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ppt
84页出口退(免)税出口退(免)税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 出口货物退(免)税,一般是指对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二、出口货物退(免)税方法二、出口货物退(免)税方法 (一)“免、抵、退”税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这种方法主要是适用于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没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也适用这种方法(二)“免、退”税 即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进项税额退税。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外贸企业 (三)出口环节免税不退税 即只免征增值税,其耗用的国内原材料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转入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等 三、出口货物退(免)税要素三、出口货物退(免)税要素 出口货物退(免)税要素主要包括:企业范围、货物范围、税种、税率、计税依据、申报期限等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业范围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是指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 第一类:生产性出口企业,具体包括: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自营生产企业以及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 第二类:外贸型出口企业,是指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流通企业(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是指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
已出口的凡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货物,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外,都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均应退还已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一般应具备一下四个条件: 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 凡是报关不离境的货物,不论出口企业以外汇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即使企业在财务上是否已做外销处理,也不能视改货物已出口同样不能享受退税 3、必须在财务上做销售处理的货物 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只能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向国税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 对于生产企业还必须满足第四个条件,即该货物必须是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 1.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的工具、零部件、配件 2.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货物组合成成套设备的货物。
视同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视同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种(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种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种仅限于增值税和消费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税为征税对象的一种间接税 消费税是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税(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率即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 它体现了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现行增值税退税率主要有17%、16%、15%、13%、11%、9%、5%等七档 现行消费税退税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税的税率 (五)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五)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 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是具体计算应退(免) 税额的依据和标准。
1、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的来源一般有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收购、委托加工收回等 在计算出口货物退(免)税时,以外贸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 2、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免、抵、退””税税的计税依据的计税依据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主要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FOB)为计税依据出口货物离岸价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CFR,CIF),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生产企业应采用当月1日(也可以是第一个工作日)或者当日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期限(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期限 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
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抵退税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 (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 外贸公司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凭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增值税专用发票、加工费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按规定办理退税,退税额应按原材料的退税率和加工费的退税率分别计算 外贸公司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出口,一律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有关凭证办理退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向出口企业销售产品的,可以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外贸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在委托方退税 (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算1、购进货物直接出口应退增值税计算: 外贸公司购进货物直接出口,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计税金额及适用退税率计算应退增值税 应退增值税=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计税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计算: 按原材料的退税率和加工费的退税率分别计算应退增值税。
应退增值税=原材料金额×原材料退税率+加工费金额×退税率 外贸公司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低于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的,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计算退税;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高于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的,则按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计算退税(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当月出口)×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3、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齐全)×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4、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①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六、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主要涉税科目设置(一)出口货物退(免)税主要涉税科目设置 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借方项目: ①进项税额 ②已交税金 ③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后,按规定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借:本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④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方项目: ①销项税额 ②出口退税 记载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 ③进项税额转出 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予抵扣税额的部分,借记:营业业务成本,贷记本科目 2、“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3、“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4、费用科目 与企业出口相关的费用包括国内费用和国外费用 ①国内费用 国内费用一般包括:内陆运费、报检费、保管费、核销费、快递费等国内费用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②国外费用 国外费用一般包括:海运费、国外保险费、佣金等国外费用的核算因企业出口收入计价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当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到岸价(CIF价)入账时,支付的国外费用应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当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离岸价(FOB价)入账时,支付的国外费用在往来账中记账 5、其他应收款科目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的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税的税款申报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期末未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款(二)出口货物退(免)税会计处理(二)出口货物退(免)税会计处理 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1、收购出口商品的核算与会计处理①送货制(货和票都到)②提货制(票到货未到)③货到票未到 【例题】某进出口公司从当地某服装加工企业购进出口用服装一批,共计2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以银行存款付讫会计处理:① 、送货制 借:库存商品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② 、提货制 借:在途物资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③ 、货到票未到 借:库存商品 20000 贷:应付账款 20000 2、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出口收汇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 财务费用 —手续费 贷:应收账款 5、结汇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银行存款—外币6、申报退税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7、对于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计算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例题1】某进出口公司2011年5月购入男士服装1500件,产品当月全部出口,工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计税金额为180000元,税额30600元,FOB出口额总价换算人民币为220000元。
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16%,报关单等退税单据已经收齐完毕,并且审核通过,已取得退税款 【例题2】某进出口公司6月购入一批原料,委托某有限公司加工玩具出口购入原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税金额为180000元,税额30600元取得加工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为56000元,税额9520元假设当时玩具的退税率为13%,购入的原料退税率为11% 【例题3】2011年6月,某市进出口有限公司从一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玩具出口,取得当地国税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5000元,进项税额为1950元,货款已由银行存款支付,当月该批玩具已全部出口,出口FOB价折算人民币72000元,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按规定从小规模企业购进的税率为3%,假设当时玩具的退税率为13%) 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会计处理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会计处理 【例题4】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性企业,2011年6月出口销售额110万美元(包括CIF价和FOB价两种成交方式的业务),其中40万美元为FOB价未在当月收齐出口报关单,70万美元为CIF价并在当月全部收齐出口报关单,运保费10万美元。
该企业当月的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为200万元人民币,销项税额34万元,购进原材料4805882元,进项税80万元,销售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6%上期无留抵税额当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8 【接上题】若该企业2011年7月出口销售额(FOB价)80万美元,其中,当月出口有30万美元为收齐出口报关单,当月收到2011年6月出口货物的报关单20万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为200万元人民币,销项税额34万元,购进原材料4705882元,进项税额80万元,当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8退税率为16% 【接上两题】若该企业2011年8月出口销售额(FOB价)30万美元,由于当月的业务量少,出口货物单证全部收齐并且,当月又收齐了6月份剩下出口未收齐的报关单20万元以及7月份出口未收齐的报关单30万元,本月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为200万元人民币,销项税额34万元,当月采购材料100万元,当期进项税额17万元该企业销售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6%当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8出口货物视同内销的会计处理出口货物视同内销的会计处理 出口视同内销货物征税是指税务机关对某些不符合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条件的出口货物,视同国内销售予以征税。
出口视同内销货物的会计核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先冲减外销收入,同时确认内销收入,并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确定销项税额的确定 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 ( 1+17% ) ×17% (一一)外贸公司视同内销的会计处理外贸公司视同内销的会计处理 1、冲减外销收入,增加内销收入并计提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2、冲减退税额之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贷:主营业务成本—外销 3、冲减计提的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4、计算应纳税额,申报交纳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例题5】某进出口有限公司2011年3月20日购入玩具2000件,并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金额150000元,税额25500元,当月办理了发票认证。
该货物于25日全部报关出口,FOB价出口额人民币180000元,其出口退税率为16%,月底均作了相应的财务处理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7月15日之前进行了出口退税申报,退税机关在审核时发现该笔出口业务不符合退税条件,做出不予退税的处理企业在7月底按视同内销做了财务处理(二二)生产企业视同内销的会计处理生产企业视同内销的会计处理 1、冲减外销收入,增加内销收入并计提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2、冲减退税额之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贷:主营业务成本—外销 3、按视同内销货物的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冲减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例题6】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份,因未在规定过期限内补齐前期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核销单,当期按出口视同内销货物自行计提了销项税额。
该批货物的出口额为2340000元,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6%,假设6月份无出口业务发生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 出口企业在发生外币业务时,由于外汇汇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就导致同一外币数额在不同时点会对应不同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两者间相互换算时就会产生汇兑损益产生汇兑损益的几种情况产生汇兑损益的几种情况 1、购汇 2、结汇 3、期末调整汇率 【例子】某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7月收到6月份出口货物货款200万美元,收汇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47,而出口记账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48 借:银行存款 1294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0000 贷:应收账款 12960000对外索赔的会计处理对外索赔的会计处理 当由于某种原因在货物出口后发生了对外索赔或者理赔时间,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财务处理通过“应收账款—出口索赔”及“应付账款—出口理赔”,对应“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例子】某市进出口有限公司按期生产了一批服装出口给国外客户,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冲击,国外客户因经营不利未按期支付货款,毁约不履行合约,该进出口公司根据规定向国外客户提出索赔,索赔金额为5000美元,按当日即期汇率1美元=6.46元,折合人民币为32300元,并经双方确认后做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出口索赔 32300 贷:营业外收入 32300出口货物样品的会计处理出口货物样品的会计处理 1、出口企业向组织单位提供出口的样展品作内销处理,向组织单位收取销货价款 【例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发送给外经贸局经办组织到国外展览的样展品,成本为8000元,作为内销,计价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借:应收账款 1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 贷:库存商品 8000 2、如果企业出售样品给国外客户,应确认出口商品销售收入 【例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样品给外商,库存成本为7500元,收到外汇1600美元,并存入中国银行,其当日即期汇率1美元=人民币6.48元。
借:银行存款 10368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368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0 贷:库存商品 7500 3、如果无偿提供给外商的样品,应计入销售费用 【例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样品给外商,库存成本为1000元借:销售费用 1170 贷:库存商品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出口货物退关退运的会计处理出口货物退关退运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收账款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税费的计算:其他税费的计算: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免抵税额)*相关税率 印花税=(内销收入*80%+外销收入*120%)*3/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