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技术规范标准)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管****问
  • 文档编号:125638638
  • 上传时间:2020-03-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0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1 总则 1.0.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1.0.2 本规范适用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1.0.3 范围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2 施工准备2.0.1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桨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织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2.0.4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2.0.5 重要或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2.0.8 倒桨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2.0.9 临时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并应确保雨季施工的可靠性3. 造孔 3.0.1 防渗墙的中心线及高程,应依照设计文件,根据测量基准点进行控制3.0.2 划分槽段时,应综合考虑地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部位、造孔方法、机具性能、造孔历时、混凝土供应强度、墙体预留孔的位置、浇筑导管布置原则以及墙体平面形状等因素合拢段的槽孔长度以短槽孔为宜,应尽量安排在槽深较浅、条件较好的地方3.0.3 确定孔口高程,需考虑:(1)施工期的最高水位;(2)能顺畅排除废桨、废水、废渣;(3)尽量减少施工平台的地下水位2.0m 。

      4)孔口应高出地下水位2.0m3.0.4防渗墙造孔工艺应根据地层情况、钻机类型和其它施工条件选择钻劈法、两钻一抓法或抓取法等3.0.5 使用钻劈法造槽孔,应注意:(1)开孔钻头直径必须大于终孔钻头直径,磨损后应及时补焊;(2)选择合理的副孔长度;(3)一、二期槽孔同时虽造孔,其间应留有足够的长度3.0.6两钻一抓法应先钻完主孔,后用抓斗抓取副孔土体,两侧主孔的中心距宜等于抓斗的有效抓取长度3.0.7抓取法施工应分主孔和副孔,主、副孔长度均应小于抓斗的有效抓取长度3.0.8 造孔中,孔内泥浆面应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30~50cm3.0.9地层中的孤石在保证孔壁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小钻孔爆破或定向聚能爆破的方法处理3.0.10 漏失地层,应采取预防措施发现泥浆漏失,应立即堵漏和补桨3.0.11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时排除槽孔周围的废水、废桨、废渣3.0.12 槽孔孔壁应平整垂直;不应有梅花孔、小墙等孔位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cm;孔斜率不得大于0.4%,含孤石、漂石地层以及基石面倾斜度较大等特 情况,孔斜率应控制在0.6%以内;一、二期槽孔接头套接孔的两次孔位中心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不得大于设计墙厚的1/3,并应采取措施保证设计墙厚。

      3.0.13槽孔嵌入基岩的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岩面需按下列方法确定:(1)依照防渗墙中心线地质剖面图,当孔深接近预计基岩面时,即应开始取样,然后根据岩样的性质确定基岩面;(2)对照邻孔基岩面高程,并参考钻进情况确定基岩面;(3)当上述方法难以确定基岩面,或对基岩面发生怀疑时,应采取岩芯钻机取样,加以确定和验证基岩岩样是槽孔嵌入基岩的主要依据,必须真实可靠,并按顺序、深度、位置编号,填好标签,装箱,妥善保管3.0.14 造孔结束后,应对造孔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清孔换桨3.0.15 清孔换桨宜选用泵吸法或气举法 3.0.16清孔换桨结束后1h,应达到下列清孔标准:(1)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2)当使用粘土泥浆时,孔内泥浆的密度不大于1.30g/cm3,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10%;当使用膨润土泥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清孔换桨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0.17 二期槽孔清孔换桨结束前,应清除接头混凝土孔壁上的泥皮宜用钢丝刷子钻头进行分段刷洗,刷洗的合格标准是:刷子钻头上基本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 3.0.18 清孔合格后,应于4h内开浇混凝土,如因下设钢筋笼或其它埋设件,不能按时浇筑,则应由监理或设计单位与承包单位协商,另行提出补充规定。

      4 泥浆 4.0.1 建造槽孔是泥浆的功用是支承孔壁,悬浮、携带钻渣和冷却钻具泥浆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流变性能、稳定性以及抗水泥污染的能力4.0.2 应根据施工条件、造孔工艺、经济技术指标等因素选择拌制泥浆的土料选择土料时宜优先选用膨润土4.0.3 商品膨润土的质量标准可采取原石油工业部部颁标准《钻井液用膨润土》(SY5060—85)4.0.4 拌制泥浆的粘土,应进行物理试验、化学分析和矿物鉴定,以选择粘粒含量大于50%,塑性指标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比值为3~4的粘土为宜4.0.5泥浆的性能指标和配合比,必须根据地层特性、造孔方法、泥浆用途,通过实验加以选定 4.0.6 膨润土泥浆新制浆液性能以满足表4.0.6指标为宜 表4.0.6新制膨润土泥浆性能指标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试验用仪器 备注 浓度 % >4.5 指100㎏水所用膨润土重量 密度 g/cm3 <1.1 泥浆比重秤 漏斗粘度 30~90 946/1500mL马氏漏斗 塑性粘度 CP <20 旋转粘度计 10分钟静切力 N/m2 1.4~10 静切力计 PH值 9.5~12 pH试纸或电子pH计 4.0.7 粘土泥浆新制浆液性能以满足表4.0.7所列指标为宜。

      4.0.8 测定泥浆性能指标的项目,可根据不同情况按表4.0.8所列项目确定表4.0.7新制粘土泥浆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试验用仪器 备注 密度 g/cm3 1.1~1.2 泥浆比重秤 漏斗粘度 S 18~25 500/700mL漏斗 含砂量 % ≥5 含砂量测量器 胶体率 % ≤96 量筒 稳定性 0.03 量筒、泥浆比重秤 失水量 ml/30min <30 失水量仪 又称为滤失量 泥饼厚 mm 2~4 失水量仪 1分钟静切力 N/m2 2.0~5.0 静切力计 PH 7~9 试纸或电子pH计 表4.0.8不同阶段泥浆性能测定项目 土料种类/阶段 膨润土 粘土 鉴定土料造桨性能时 密度、漏斗粘度计、失水量、静切力、塑性粘度 密度、漏斗粘度、含砂量、胶体率、稳定性 确定泥浆配合比时 密度、漏斗粘度、失水量、泥饼厚、动切力、pH值 密度、漏斗粘度、含砂量、胶体率、稳定性、失水量、泥饼厚、静切力、pH值 施工过程中 密度、漏斗粘度、含砂量 密度、漏斗粘度、含砂量 4.0.9 应选用新鲜洁净的淡水配制泥浆必要时可进行水质分析,判别标准可参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4.0.10 泥浆处理剂的品种和掺加率应通过试验确定。

      4.0.11拌制泥浆的方法及时间均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按规定配合比配制泥浆,加量误差值不得大于5%拌制膨润土泥浆应用高速搅拌机,新桨经24h水化溶胀后方能使用储桨池内泥浆应经常搅动,保持泥浆性能指标均一4.0.12 海水或地下水可能对泥浆产生污染的情况下,应进行水质分析并采取保证泥浆质量的措施5 墙体材料及其施工5.1 一般规定5.1.1防渗墙的墙体材料可采取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固化灰桨等5.1.2 墙体材料应达到下列要求:(1)设计提出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及弹性模量等指标;(2)墙体材料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5.1.3配制墙体材料的水泥、骨料、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配合比及配制方法应通过试验决定5.1.4 浇筑槽孔前,必须拟定浇筑方案,其主要内容有:(1)绘制槽孔纵剖面图;(2)计划浇筑方量、供应强度、浇筑高程;(3)混凝土导管等浇筑器具及埋设件的布置、组合;(4)浇筑方法、开浇顺序、主要技术措施;(5)墙体材料配合比、原材料品种及用量5.1.5 防渗墙体应均匀完整,不得有混桨、夹桨、断墙、孔洞等5.1.6墙体施工的质量事故,承包单位除应按规定及时处理和补救外,并应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位置、原因、补救措施、处理经过等资料。

      5.2 墙体材料5.2.1 混凝土墙体材料,入孔坍落度应为18~22cm,扩散度应为34~40cm,坍落度保持15cm以上的时间应不小于1h;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h,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h;混凝土的密度不宜小于2100㎏/m3当采用钻凿法施工接头孔时,一期槽段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宜过高5.2.2 普通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不宜少于350㎏/m3水胶比不宜大于0.65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号5.2.3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宜优先选用天然卵石、砾石和中、粗砂;最大骨粒径应不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钢筋净间距的1/45.2.4 墙体采用固化灰桨,需遵守下列规定:(1)配制固化灰浆的泥浆,漏斗粘度宜为25~45s,密度应根据固化灰浆的配合比控制;(2)新拌合浆液失去流动性的时间不宜小于5h,固化时间不宜大于24h; (3)原位搅拌法施工时固化灰浆的密度宜为1.3~1.5g/cm5.3 混凝土拌和及运输5.3.1 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能力应不小于最大计划浇筑强度的1.5倍5.3.2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应保证浇筑能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时间不宜超过40min5.3.3 应保证运至孔口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5.4泥浆下混凝土浇筑5.4.1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应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内径以200~250mm为宜。

      5.4.2 槽孔内使用二套以上导管时,间距不得大于3.5m,一期槽端的导管距孔端或接头管宜为1.0~1.5m二期槽端的导管距孔端宜为1.0m.当槽底高差大于25cm时,导管应布置在其控制范围的最低处5.4.3导管的连续和密封必须可靠应在每套导管的顶部和底节管以上设置数节长度为0.3~1.0m的短管导管底口距槽底应控制在15~25cm范围内5.4.4 开浇前,导管内应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