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docx
4页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戴春凤摘 要:“零起点”教学是基于教育教学规律的理性诉求,更是全社会追求教育起点公平的价值选择但是,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面临来自家庭、择校、课堂的现实挑战,因此教师必须探寻恰当的策略来应对关键词: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共同体;分层教学;个体差异随着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零起点教学”这一改革意见的提出,“零起点”教学立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成为热议的焦点究竟何谓“零起点”教学?它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本文拟从小学数学学科的视角切入讨论一、何为数学“零起点”教学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就是指学习对象是零基础,教学之前没有接触过以数学运算等为代表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则要科学地编制数学课程计划,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零起点”教学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规律,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习惯二、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之困与挑战1.“起跑线”上的竞争引起的家庭之困【案例一】我咋老记不住前不久,一段父母让4岁女儿背“5的乘法口诀”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
整整一上午,父母二人轮番检查女儿“5的乘法口诀”的背诵情况,女儿屡背屡错,屡错屡背,哭诉着:“我永远都记不住35,这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评选出“儿童给成人的忠告”,一共10句,其中第一句就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而我们的现状是不仅放得“多”,而且放得“快”揠苗助长式的提前开发,除了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外,也极有可能因为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儿童厌学情绪的产生,为儿童将来的成长埋下隐患2.“择优录取”导致的学校之困【案例二】河边共有几只鸭市区某知名小学一年级招生面试时,让孩子独自一人面对好几位“如狼似虎”的教师你能从20数到40吗?倒过来呢?”“你会做数学题吗?6+7=?15-7=?河边有8只鸭子在玩游戏,又游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优质学校无奈地选择了“择优录取”,为了“择”出优来,面试题就这样变本加厉,越出越深有的变成了智力测验、脑筋急转弯,甚至出现了形形色色所谓的“变态题”三、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应对策略1.“幼小”形成共同体,顺利度过衔接期为了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要积极向对方靠拢,彼此沟通、相互衔接,形成教育的共同体,通过双方的合力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2.科学编排课程,旨在培养“全人”“零起点”教学,要想凸显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敢于对现有的数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使之适于孩子们在轻松的玩乐中主动建构如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教材是由校长、老师亲自参与编写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绘本、游戏、操作……因为孩子在概念化之前,要通过运动和体验来学习,来确认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并找到自我3.直面“零起点”,共享“零起点”的快乐数学“零起点”教学,遭遇“非零起点”的生源,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很多孩子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不同程度的实践收获我们要小心呵护孩子对校园的新鲜感,竭力做到课堂对于每个孩子都是“零起点”也许有些数学知识不需要教学,他们已对答案了然于心,但是这样的答案是怎么获得的,有多少思维训练的过程,往往常被我们忽略,而恰恰这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数学“零起点”教学更要关注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实施分层教学,重视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零起点”的“起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零起点”教学并不等于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而是在不同的起点上同时展开正如毕淑敏所说,每个人都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教师要寻找到每个孩子成长的密码。
首先,目标设定要分层次,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学习过程的指导要分层次对学困生要直观形象,对优等生可抽象思维再次,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学困生能掌握基础知识,中等生能灵活运用,优等生则重在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最后,评价标准也要分层次针对各自目标的达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促进共同发展健康成长是儿童生命成长本来应有的状态倡导“零起点”教学,实现真正“减负”,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成长规律,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性追求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儿童能从这样的地方出发,成长为一个有尊严、有能力、有创造力的栋梁之才参考文献: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编辑 李建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