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办高校面向国际学生的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创新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4591803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2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办高校面向国际学生的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创新研究    【Summary】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我国民办高校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逐渐从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补给部分变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许多民办高校计划通过招收国际留学生来扩大影响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诸多民办高校发现自身存在课程设置匮乏等问题因此文章建议,民办高校应当首先解决面向来华学生的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问题:深入研究教学改革、创新国际学生课程体系、增设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双语师资队伍、加强校际校企协作,为留学生招生工作做好铺垫Key】民办高校  来华学生  课程建设创新G647.38;G641   A 2095-3089(2021)20-0179-02一、民办高校招收留学生背景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民办高校增加至771所,比上年增加15所,在校生比上年增加82.51万人这一数据说明民办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我国学历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助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虽然仍与公办高校存在差距,但可以通过争取优质教育资源,让自身办学能力得以提升,招收留学生就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举措。

      这一举措丰富了学校办学类型、拓展了办学空间,对于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有益于形成校内浓厚的国际化氛围2016年9月,武昌理工学院开启了民办高校招收国际学生的先河,该校招收了来自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二、民办高校招收留学生现状据《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显示,共有397,635名各类外国人员来华留学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提出,至2018年人数更是突破49万[1]在民办高校实力飞速发展和来华留学趋势稳步提升的双重作用下,民办高校的留学生市场发展却仍然停滞不前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内有800余所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留学生教育,而参与的民办高校极少一)与公办高校的比较在招收海外留学生领域,我国公办高校更早进入市场,优先得到国家政府的鼓励与经济支持,享有更优质的办学资源,在教育资源、教学水平等“硬实力”方面比民办高校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于民办高等教育中较为特殊的存在——独立学院来说,在转设的新政策和趋势推动下,在“转设后”脱离母体高校,还可能面临资金短缺、品牌形象下跌、实验实训设施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给招收留学生增加了更多难度[2]二)与自身发展的比较民办高校对于留学生招生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性的设计,没有将招收留学生这一举措纳入学校办学主流体系。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民办高校面对国际学生的教学方案与课程设置还处于摸索阶段,加之招收学生的学业基础薄弱,语言基础参差不齐,难以进行统一监督与评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对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影响的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学习管理等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规模小,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包括专业设置方面,能够对于市场风向的变化而进行及时调整校内管理体制灵活,内部管理架构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可以迅速贯通校内各相关单位进行整体联动此外,民办高校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民间力量组成的教育形式,以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就业规划因此,民办高校可以着重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寻找独特的创新型路径三、民办高校面向国际学生的教学改革路径(一)混合互补的培养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提倡将“共享”这一理念融入进高校的课程中,他提到课程应当注重校际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跨地域的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3]为将这一理念融入课程改革,民办学校应当运用灵活的办学特点,对面向国际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创新大一阶段设置汉语言课程,解决留学生的语言障碍;大二到大四采取“中文大型公共课+英文小型课+碎片式网课”的混合方式开展专业课程学习。

      教师通过中文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用英文在课上对重难点集中解惑,并辅以海内外一流高校的优质线上公开课程,作为“碎片化时间”的补充学习针对单独的国际学生课程方案,由校领导班子、教学单位牵头,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部门协同完成制定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授课水准,学校需要打造国际化的专业师资团队,广泛聘请高水平企业及行业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在网络开放平台上吸纳优秀外籍教师,提供远程授课,从而发展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与国内外姊妹高校在科研成果、教学研究等方面互通共享,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并为每门专业课配备教师,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与学习管理工作三)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1.增加课程广度与深度为创新课程设置,民办高校可推出差异化特色课程,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与地域特色,对授课方式、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建设例如增加热门专业,如与“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相关的设施建设类专业与交通运输类专业为发扬地域特色,还可设立媒体新闻类专业,培养掌握新闻采编、媒介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承载传播华夏文明与地域文化的重要使命除增加专业广度外,还应当增加课程的深度,筛选出1~2门特色学科作为自己的“明星产品”来进行针对性强化。

      全方位打造精品课堂,对授课内容的数据、案例、观点进行反复打磨推敲,通过教研会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技水平;对授课形式进行多元化改革,主动走出去寻求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国际学生课程评价体系与信息反馈机制;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巧妙应用,加强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结合新办的传媒类专业,与当地宣傳部门共同打造具有独具特色的课堂内容2.加强课程实践性为了让特色专业进一步加大专业度与实践性,学校应当与其他民办姊妹高校在专业深度、科研成果、专家引智等方面互帮互助;与当地优质企业、特色产业进行有机协调,通过重大项目、双创平台进行校企合作的协调,将留学生的课程学习与项目经验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合作培养机制,为留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以及创新教育改革做好基础铺垫[4]四)配套类语言课程根据《留学生来华留学意向调查结果》显示,有17%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汉语类项目与课程[5],该数据体现了设置语言类课程的重要性然而由于部分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弱,无法独立承担招收留学生的全部工作在此情况下,可以选择与公办高校合作运营,大一阶段,学生就读于民办高校集中进行语言培训,一年后进行语言审核,审核通过者后可以降低其入学门槛,转到排名更高、资源更优的公办学校进行后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语言类课程枯燥,在民办高校实施过程中难以推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坚持以专业类课程为主要学习内容[6]五)建立监督管理机制除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国际课程设置外,课程的监督管理同样重要校内应当专设教学质量督查小组,将评估机制划分为专家评课、学生听课、教务处验课三部分,定期召开讨论会议,從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质量进行“硬性”监管明确课程目标,强化培养标准与考核体系,确保学生达到在华或是回国工作岗位的就业门槛,最大效能地发挥出课程创新的优势此外,选派本校优秀学生代表作为留学生的“一对一帮扶伙伴”,在日常学习中对他们提供“软性”督促与关怀,不仅加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还能对监管制度作出进一步完善六)规划就业前景为扩大高校在课程与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优势,民办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办学的优势,为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教育据数据显示,来华留学生中有明确意向在华工作的人数占比近20%,然而对于就业信息“十分了解”的留学生仅占2.2%,这一对比数据凸显了高校对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就业宣传的重要意义民办高校可以发挥地域优势,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7],为学生提供可靠便利的就业途径。

      此外,加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与就业素养的提升,开设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类课程;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访问,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建立校内国际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为留学生安排就业咨询与指导;开设宣讲会,促进各界用人单位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对国际学生就业前景的规划,从而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进一步创新性改革Reference:[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EB/OL].(2016-04-14)[2]张琦英,朱跃.独立学院的发展特征与方向[J].教育评论,2021(6):73-78.[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工作思路[EB/OL].(2015-12-04)[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EB/OL].(2017-12-21)[5]宋玉霞,兰雪萍,张华.留学生来华学习意愿调查及对策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3.[6]谷万红.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策略研究——以汉口学院来华留学管理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87-88.[7]陈宇.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163-18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