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识论本体论.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01990258
  • 上传时间:2023-04-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上,与科学主义各流派不同,他们一般地不否定本体论,并在自己设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由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意志论所开创的,并先后由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属于神学人本主义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流派所承袭和发展了的新人本主义,其共同特点是以人本位来观察世界,分别以不同的概念,如“意志”,“生命”、“存在”、“人格”、“意识”等作为世界的本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一元论则主张以实践为本体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在本体论中突出主体、突出实践的作用合理地强调主体和实践在历史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但把主体和实践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就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把“人”、“实践”提高到本体的地位,借此歪曲马克思主义,并用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比如,自马克思的早年著作《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后,一些西方学者借助于《手稿》里马克思的早年思想中残留下来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企图用人本主义来代表马克思的思想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实践范畴上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这就是真正的统一;而恩格斯试图在物质范畴上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⑤;“恩格斯与马克思不同,他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界对于马克思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⑥。

      也有人说,马克思对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兴趣”而恩格斯只承认自然界的“独立存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实践如此等等西方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哲学界国内哲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在人和人的实践之外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本体论是旧的哲学观念,是“旧有的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只有废除传统的本体论”,“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超越唯物唯心的对立”,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所有这些议论,其核心意图似乎不在于取消本体论,而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用实践本体论取代之由此,似有必要澄清以下三个理论问题:① 马克思主张实践一元论,还是与恩格斯、列宁一样主张物质本体论?② 物质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它在现时代是否还有意义?③ 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能否实现“唯物唯心对立的超越”?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应当毫不怀疑地肯定,马克思是主张物质本体论的即使在马克思主义早期著作也可证明这一点当然,不容否认,早年马克思和后来的马克思,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早期《手稿》中遗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烙印,谈了许多人性、人性异化、人性复归等问题但丝毫不意味着他在哲学世界观上主张人本主义。

      同样,马克思在《手稿》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但丝毫不能表明他在哲学上主张实践本体论恰恰相反,“劳动异化”本身就宣告了不是一切实践都是合理的,不可认为实践就是一切那些反人性的、反自然规律的实践只能把人们带进文明的阴沟,破坏实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大自然在实践和大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至少讲明了三个观点:首先,自然界是人的类生活,即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⑦又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⑧他还明确指出,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也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

      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⑨其次,人的实践只能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行事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关心,也就是他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实践所造成的异化后果的关心,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生产违反大自然规律和人性对大自然和人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他对这种后果严厉地谴责说:“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种洞穴现在已被窒息人的文明瘴气所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所固有的最简单的洁癖,都不再为人的需要了”违反自然的满日疮痍,日益败坏的自然界,成了他(劳动者一一引者注)的生活要素⑩在谈到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时,正面谈到人进行生产的“两把尺度”,其中“按照任何物种尺度”,指的就是按照自然界各种物种的属性及其规律这个尺度明确指明人的实践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最后,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人自己的自然规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命物质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人作为特殊的有自己的自然规定的生命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说:“人同自然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把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为生命物质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人作为特殊的生命物质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利于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结合为一体,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建立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仅此上述几点就足以说明,马克思从一开始在哲学世界观上坚持的就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不是实践一元论,后来的思想更加明确,更加科学,说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一贯性所谓马克思对自然界从来就“不感兴趣”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把马克思同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对立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或者是说研究本体论在现时代还有没有意义?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世界观从方法论看,本体论在认识论领域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物质世界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物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作为整个人类认识的客观世界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映象,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12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3在)一定的历史时代,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实践对象领域内认识有限的客观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已知的世界来推知未知的世界迄今为止,人类的实践证明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精神现象在内都是物质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断定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非物质的世界按照实践一元论的观点,我们就会把认识对象局限于有限的实践领域之中,把人类实践未及的更加广大的对象领域排除在认识论领域之外。

      这样一来,不仅会把大片的对象领域留给神和上帝,而且实践一元论所要高扬的主体性也要被窒息在有限的对象领域之中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两三句骗人的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的”(14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人和人的实践、人的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是人脑这块特殊构造的物质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则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物质世界活生生的现象因此,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对于现实世界的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个问题,实践本体论是否实现(1“3唯)物与唯心对立的超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的论者认为,对于实践的观点,“既不能从唯心论的观点去理解它,也不能从唯物论的观点去理解它”,实践的观点是“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超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从抽象的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既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唯物的或者是唯心的正如人的行动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不可笼统地说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唯物的或唯心的一样但实践的观点在对象化在哲学理论中时,就必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实践观点,同黑格尔、实用主义者的实践观点是一样的么?黑格尔讲的实践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而是由绝对观念逻辑演化出来的,只是绝对观念逐步实现或复归于自身的一个环节;实用主义讲的实践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虽然他们公开声称自己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实践的哲学,但他们把实践与认识论分开来观察,认为实践是一回事,认识又是另一回事。

      并从唯我论出发,把“成功”当作实践中所需要的一切,最终还是把实践结果的主观效用当作真理标准因此,他们的实践观点始终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界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奠立在唯物主义这块牢固的基石上的所以我们又称它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可解释为实践的观点贯穿在唯物论哲学之中,也可解释为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无论作何种解释,都必须确认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理论原则离开这一理论原则,就没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所以,对实践只能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上去把握,才能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