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初探.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6235568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节奏源于生活,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节奏练习不是死板地敲击节奏,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玩转节奏,进而通过节奏训练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节奏训练;节奏;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音乐课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大量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是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唱歌课听不到声音,欣赏课神色游离,好不容易教会了学生一些知识,但一周一节课的间隔,又让学生在下节课把学得的东西全都还了回来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初中音乐课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尴尬时期首先表现在嗓音方面,初中生正处在嗓音变化的时期,一般变声期开始的年龄,男孩为12至14岁,平均13岁;女孩为11至13岁,平均12岁变声期长短不一,有的仅几个月,有的则较长,平均约一年变声期发高音困难,持久力差,声音粗哑,音准不易控制,有时会发出怪音变声期以男孩为重,女孩较轻男孩发高音不稳,女孩发低音不稳其次,初中阶段是身体成长的高峰时期,第二特征的出现和羞怯感导致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乐于表现而且,学生心理上的羞怯与感知能力的高度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处理好了这对矛盾,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因此我开始了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的研究。

        说到“节奏”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生活的节奏、运动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等等,对于音乐课来说,节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则更高了然而旧的音乐课堂上的节奏学习往往死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里我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节奏练习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才有律动,殊不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也同样需要当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律动形式和小学的律动形式截然不同我认为,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上最好的律动形式   我们学校由于扩大招生,有很多学生都是从周边农村小学毕业的,这些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更不要说有什么音乐基础了由于个体差异大,在给这部分孩子上音乐课时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一首歌曲要教两节课,学生才能学会但是我发现他们对节奏训练非常感兴趣,当我在课堂上让他们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声响,并把它模仿出来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纷纷举手发言我把他们模仿的声响变成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并告诉他们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写成一定的节奏型,将这些节奏有规律地组织起来,便成了动听的旋律。

        节奏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因为这些声响平时就在学生的生活周围,因此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而且在练习节奏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歌曲中难点节奏的把握,降低了歌曲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节奏训练是一种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却不能够利用兴趣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学生都非常喜欢Rap(说唱)这种说唱的音乐形式Rap是黑人俚语中的一个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源自于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而这种音乐形式我们也能应用于节奏训练当中   击鼓传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人们根据古典的节奏迅速地把花传到别人手中,并不断往下传其实,节奏也可以这样传递下去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做了一个节奏传递游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第一个学生将我给的节奏打两遍后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然后更换新的节奏,以此类推,看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好学生的兴趣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采用适合学生的节奏训练形式,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节奏训练的内容要和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   节奏训练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节奏训练的内容要从教材中挖掘,跟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节奏训练才有意义,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从节奏开始这是汉斯?冯?比洛在谈到节奏时创造的一个著名的句子节奏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捕捉能力,让学生在播放的旋律中迅速捕捉到有特点的节奏型,为下一步音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曹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8.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十九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