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哈维的资本三循环理论(13日).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235327
  • 上传时间:2018-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2.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哈维的资本三循环理论探析——一个后现代城市地理学批判的视角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科研究院 周立斌 【摘要】哈维从后现代出发,以资本主义城市建设为分析对象,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地 理经济学分析,形成了批判性的后现代城市地理经济理论哈维认为,对资本主义社会城 市地理经济的研究应从对资本积累和循环入手,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地理经济的真 实面目资本主义为了转移在工业生产中的第一循环产生的危机,把投资转向第二循环— —城市人造环境的构造当资本积累在第二循环过程中也达到饱和时,它会进行对国民教 育等的第三循环哈维的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 化进程,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哈维;资本三循环;后现代;城市地理经济 Survey on the Three Stages of Capital Circulation Theory by Harvey ——A Critical View of Postmodern Urban Economical Geography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ism, Harvey analyzes city construction in capitlaism, and applies Marxism into economical geography. Finally,Harvey forms a critical theory of economical geography for postmodern city. Harvey holds that research on economical geography in capitalistic city should start from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irculation, and in this way, the reality can be revealed, regarding economical geography in capitalist city. Capitalism transfers the crisis in the first stage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by investing capital to the second stage——artifici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When capital accumulation reaches pregnancy in the second stage, it will turn to 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third stage. These findings by Harvey will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economical politics and enlightens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 Harvey; Three Stages in Capital Circulation, Postmodern; Urban Economical Geography 英国学者戴维·哈维(David Harvey)是现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以马克思主义 的政治经济学为批判武器,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审视了资本主义城市的地理经济,创造性地 提出了许多城市地理经济新理论 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思考城市地理经济,意味着从空间结构、关系结构中考察资本积累 和资本循环的关系,这是一种原创性的解读路径正如苏贾在《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 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一书中指出的, “将马克思主义引入现代地理学,这似乎是一项简单 而又富有价值的工作人们甚至可以将更大的认识论冲突视为这项工作领域之外的事情而 置之不理但是,一些地理学家开始另辟蹊径,公开寻求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化’ 的方法,而且将批判人文地理学植入马克思传统的解释内核,尽管这只是尝试性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城市地理经济理论 1. 马克思主义传统内部的空间理论 哈维发现,在马克思主义传统内部,对于空间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论述,但他认为, 经典马克思主义潜藏着丰富的空间理论2000年,哈维在接受《新左派评论》的记者采访 时说:“马克思是我藉以依靠的核心马克思的著作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我对应用这种2 批判乐此不疲我总是一方面发展普遍性的理论,但另一方面,理论要脚踏实地……资本 主义在美国盛行,这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方面的优势” 1 。

      哈维所说的“发展普遍性的理论” , 实际上是指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他所说的“理论要脚踏实地” ,实则 是说要从后现代状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空间的维度进行阐释,以对资本主 义城市地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循环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在其十年致力于马克思化 的历程中,也会偶尔回过头来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空间化他在早起详细地阐述资本寻 求‘空间调节’的理论时就已经作了这方面的工作(他敏锐地追溯至黑格尔和冯·屠南更 早时期的诸种空间化理论) ,这尤其体现于他对城市人造环境中保存与破坏两者之间的相互 紧张影响的描述(也就是他后来称之为‘地理景观无休止的塑造与再塑造) 哈维一直采取 模棱两可的态度,犹豫不决而又富有想象力地迈向社会-空间辩证法,但是,他似乎总要回 归到严格的马克思主义化的程式” 2 哈维认为,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空间的关注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 生产空间的关注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 ,为了生产 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3 (2)对城市空间的关注马克思认为,城市空间是资本积累的主要场所。

      生产要素的空间 聚集是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城市也因而成为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载体 “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 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人愈来愈多;由于建筑业中和机器制造业中的竞争,在这种一 切都方便的地方开办新的企业,比起不仅建筑材料和机器要预先从其他地方运来、而且建 筑工人和工厂工人也要预先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比较遥远的地方,花费比较少的钱就行了; 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 4 (3) 对区域空间的关注大城市的兴起和快速的工业化使得城市统治了乡村 “资产阶级使农村 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 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 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 西方” 5 (4)对全球空间的关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逻辑推动下,资本运行逐渐从城市 内部,到城市之间,最终扩展到全球空间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说: “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 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 的时间减到最低限度。

      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 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 间” 6 马克思对空间的思考直接启发了哈维, “我在《资本的局限》中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 建设一个解释城市化的基本理论,那就是将空间生产和空间结构整合起来,作为马克思主 义理论核心中的一个积极因素……这是关键性的理论创新,使我不再单纯从历史的角度 看待历史地理学,而是打开思路,用理论总结城市进程,把它作为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的 历史地理的一个积极部分” 7 哈维指出,空间慨念极为重要且异常复杂,时空概念并非是 先天形成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体验和反思的变化而变化的,时空观本身也不是对 生产生活的一种消极反映,而是具有构成性的力量, “在任何社会中,空间和时间的实践活 1[美]哈维:《哈维访谈录》 , 《国外理论动态》 ,2001年第3期 2[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 ,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第 89页 3[德]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上)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358页 4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01页。

      5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6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7Harey:The Urban Experience,Oxford UK:Basil Blackwell Ltd1989.p.4.3 动都充满着微妙和复杂性由于它们是那么密切地蕴涵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转变的过程 之中,所以必须找到某种方法去描述它们,对它们的用途作出概括社会变迁的历史部分 地表现在有关空间和时间之概念的历史之中,那些概念或许被附加了意识形态的用途此 外,改变社会的任何规划都必须把握住空间和时间概念及实践之转变的复杂棘手的问题” 1 他认为,凝固在物质空间中的外在过程、事件、事物等等,正是“空间”产生意义的根源 事实上,空间生产总是根植于社会过程,并在其中获得某种“社会定义”,这决定了空间 生产充满阶级斗争空间是由社会过程建构的,这一过程塑造了我们称之为“空间”及作 为空间的一种社会表达的“环境”,选择一种秩序安排也就是选择了某种时空框架,我们 通过这种框架来认知和描述世界,在这里,社会过程规定了空间的物理、历史和文化属性。

      2. 马克思主义传统内部的城市空间理论 哈维指出,资产阶级通过一系列“地理学手段采取迂回战术,从外部破坏、从内部推 翻以地方为限的封建势力通过这些手段,资产阶级还把具有军事、组织和财政力量的国 家变成自己野心的执行机构而且,资产阶级一旦掌权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凭借着内外的地 理转型来继续追求他们自己的革命使命在内部,大城市的创建和快速的城市化使农村屈 服于城市的统治(同时使前者脱离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并迫使农民成为附属的阶级) 城市化使劳动力和生产力在空间集中,把分散的人口和私有财产转变为最终在民族国家法 律和军事机构中得到工具的大规模集中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当交通和通讯系统、劳动的区 域分工和城市基础设施成为资本积累的基础时, ‘自然力’就必须服从于人的统治了” 2 为探究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特点,哈维努力在马克思著作中寻求理论的支撑点马克 思在柏林、巴黎、伦敦等大城市居住过,目睹了资本主义城市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历程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日益扩大,吸引了广大的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金融、商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市政管理等由此得到很大的发展, 城市的经济地位迅速提高,成为支配乡村的力量。

      而城市特定的空间形式,对于资本主义 的建立和扩张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熟的基本成果 和独特标志他在《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城市关系有诸多精辟的论述马克思的城市空间思想使哈维认识到,城市空间的社会构造与价值创造是难以剥离的,“空间和空间的政治组织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工业化, 曾经创造了城市化,而现在却为城市化所创造……我们使用‘城市革命’这些词语时, 我们是指各种变革的总体效果这些变革贯穿于当代整个社会,并引起了一种变化这种 变化从经济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