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莎翁名剧《奥赛罗》中人物的嫉妒心理探骊(共5页).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41877755
  • 上传时间:2022-0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莎翁名剧《奥赛罗》中人物的嫉妒心理探骊中文摘要《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家庭悲剧,更是一部爱情悲剧,由于剧中人物的嫉妒心理,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伊阿古由于嫉妒奥赛罗,嫉妒凯西奥,才会污蔑陷害凯西奥和苔丝狄蒙娜,直接造成奥赛罗的悲剧奥赛罗对苔丝狄蒙娜的真爱被居心叵测的伊阿古利用,在嫉妒的驱使下,他轻信伊阿古,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最终也拔剑自刎《奥赛罗》悲剧全部源于嫉妒心理本文将对《奥赛罗》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因素——嫉妒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人物嫉妒的表现及其导致的悲剧结果关键词:莎士比亚;奥赛罗;伊阿古;嫉妒Abstract"Othello" is one of Shakespeare's four representative tragedies. It is not only a family tragedy, but also a tragedy of love. The jealousy of the characters ultimately led to the tragedy. Iago was jealous of Othello and Cassio, so he slandered Cassio and Desdemona, which directly brought about Othello’s tragedy. Othello’s true love to Desdemona was utilized by Iago who had ulterior motive. Driven by the jealousy, he readily believed Iago, and personally killed his own wife, eventually drew his sword to slay himself. "Othello", the tragedy all derives from the jealousy. This paper deeply explored the tragic factor (jealousy) of the character in "Othello" the tragic and analyzed the jealousy performance of its characters and the tragedy results. Keywords: Shakespeare; Othello; Iago; jealousy 一、 引言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范畴。

      意大利著名汉学家史华罗在他的著作《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将“嫉妒”归入“攻击性情感反应”类型,将其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辨析具体于文学创作而言,“在西方文学中嫉妒是常见的主题, 西方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嫉妒内容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嫉妒所带来的原罪色彩,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嫉妒主题通常带来都是悲剧的结局 ”而《奥赛罗》作为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其中对“嫉妒主题”的描写和渲染可以说是对这句论断的代表性反映在莎翁的四部悲剧作品中,《奥赛罗》可以说是对人物性格弱点描述得最到位的一部这部写于1604年的经典作品,内容既没有涉及国家的灭亡,也没有反映统治阶层的没落,而是以家庭为主题,通过作品人物在戏剧结构中牵引串联和情节的起承转合,活灵活现地体现了这种心理《奥赛罗》剧中人物在嫉妒的支配下,爱情,贪欲,权力和憎恨等在各种元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整个悲剧的诞生二、 《奥赛罗》诞生的社会背景与嫉妒心理的结合《奥赛罗》诞生于莎士比亚创作的巅峰时期即1601年—1608年,而这段时期正是伊利莎白一世①和詹姆士一世②交替统治的时期伊利莎白一世即位时,英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一片繁荣。

      在这样一个历史交迭时期,资本原始积累采取了圈地运动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城市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③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人性作为现实的投射也发生了“异化”,而《奥赛罗》中伊阿古强烈的“嫉妒心理”正是这一时期社会背景的文学表现与现实意义而作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的莎士比亚,他敏锐地捕捉到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大社会背景中的冷酷现实剧烈冲突下的心理产物,运用文学的手法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特殊时期提供的创作土壤,莎翁凭借自己天才的洞察力和杰出的表现力,使自己的悲剧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即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之后,诞生了《奥赛罗》从文学的现实意义角度来讲,《奥赛罗》的诞生是当时社会背景与嫉妒心理的结合的完美产物三、 《奥赛罗》人物的嫉妒心理分析神学对于西方的影响一直甚深,在六世纪之后“七宗罪”④就有了嫉妒一词,叔本华曾经说过:“没有哪一种恨意能像嫉妒那样难以消除”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嫉妒对于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和深刻,人一旦遭遇了嫉妒,产生的怨恨情绪就会难以消散,最终只能以毁灭结束尼采也说,“沉默的嫉妒在沉默中增长”⑥。

      嫉妒心理不会在沉默中沦落,反而会在沉默中增强,有嫉妒就有纷争,有纷争就有危害,所以嫉妒是人性最大的弊端之一莎士比亚正是抓住了这个点来塑造人物,搭建故事奥赛罗,一个黑色皮肤的摩尔人,他的妻子却是一位貌美的白人贵族小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搭配是算不上门当户对的,这种情况或多或少会给奥赛罗一定的压力,让奥赛罗的自卑与敏感加剧,在伊阿古的稍微挑拨下,奥赛罗就轻信了伊阿古的谗言同时,奥赛罗是一名战场的将军,他很勇敢,但是对于自己身边的小人和君子,他却没有把量的尺度,他既不知道伊阿古的奸诈,也不知道凯西奥的单纯与忠诚,而且无论是自己和苔丝狄蒙娜私自订婚被众人知道,还是凯西奥酒后的挑衅事件,在事情过去之后他都没有去认真思考过正是这样一个自卑、敏感、冲动而不爱思考的人拥有着让人嫉妒的一切却不自知,这就是悲剧的开始而奥赛罗的妻子苔丝狄蒙娜,作为故事的牺牲者,她是奥赛罗遭到嫉妒的一枚光鲜的砝码也是整个故事的串联者,她最终接受了源于奥赛罗嫉妒的裁决,她是高贵的,并且始终是光明磊落的,即使是在临死的那刻,苔丝狄蒙娜也是清白的,她对奥赛罗说,除非她对奥赛罗的爱是罪恶,她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罪恶,最终她成为了那个无辜的“嫉妒”殉葬者。

      伊阿古,作为反面男一号,他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和推动者,他既有谋划事情的智谋,又有执行计划的行动力,但他却一直看着黑人奥赛罗抢走了所有的光辉,拥有着荣誉和地位,还有漂亮的妻子和忠诚的下属这一切都使他嫉妒不已但这还不够,伊阿古的嫉妒不断增长,在《奥赛罗》第一幕第一场中,伊阿古因为凯西奥被选为奥赛罗的副将而不是自己而对凯西奥产生了嫉妒他选的是什么人呢?哼,一个算学大家,一个叫迈克尔·凯西奥的佛罗棱萨人,一个几乎因为娶了娇妻而误了终身的家伙;他从来不曾在战场上领过一队兵⑦如果说对于伊阿古来讲,嫉妒奥赛罗的同时还有奥赛罗资历与自己对比的差距,那么对于完全没带过兵的凯西奥也爬到了他的上面成为了奥赛罗的副官他的嫉妒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让奥赛罗和凯西奥都灭亡成了他的夙愿,这种日渐增强的憎恨心理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伊阿古的嫉妒之心织就的网一个个漫天撒了下来,他蓄意安排暗恋苔丝狄蒙娜的罗德利哥与酒后的凯西奥打架故意制造了凯西奥的酒后失态,而事后奥赛罗的失察让凯西奥最终失去了副将的职位而伊阿古的嫉妒心理却淤积太深,并没有因凯西奥的失权而消除,他把目标锁定在了更为嫉妒的对象——奥赛罗,伊阿古再次利用单纯的凯西奥让他去找苔丝狄蒙娜向奥赛罗求情得以官复原职,背地里他又假装担心奥赛罗而意外失言地告诉奥赛罗,苔丝狄蒙娜与凯西奥有染,他抓住奥赛罗重名誉好面子的弱点绘声绘色地煽动着奥赛罗的嫉妒之火。

      “当我感到怀疑,我就要把它证实,果然有了确实的证据,我就一了百了,让爱情和嫉妒同时毁灭”⑧奥赛罗慢慢地一步步走进卑鄙的诱惑者伊阿古的圈套中,他由于嫉妒而对自己的妻子产生了怀疑,由于怀疑而产生了憎恨,而由憎恨即将产生毁灭伊阿古仅仅是描述了一些小小的可能,奥赛罗就对自己妻子的忠诚产生怀疑,“被盗的人要是不知道偷儿盗去了他什么东西,旁人也不去让他知道,他就等于没有被盗一样”⑨他宁愿做一个无知的幸福者,也不愿做一个明白的痛苦人此刻的奥赛罗由于嫉妒已经在内心充盈了极大的痛苦,这份痛苦也成为了报复的前兆 “从今以后,永别了,宁静的心绪!永别了,平和的幸福!永别了,威武的大军、激发壮志的战争!啊,永别了!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还有你,杀人的巨炮啊,你的残暴的喉管里摹仿着天神乔武的怒吼,永别了!奥赛罗的事业已经完了⑩在伊阿古持续的煽风点火下,奥赛罗无法承受自己妻子的不忠,奥赛罗由嫉妒而产生的仇恨不断加剧,他痛苦不堪,自暴自弃,最终,被嫉妒迷了心智,他决定与妻子彻底决裂,结束和她的一切,把她推向死亡,同时,奥赛罗自己也很清楚看到自己也正在走向灭亡,由嫉妒引发的悲剧在此时进入了整部作品的高潮。

      伊阿古为了让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的“奸情”更加逼真,他通过自己的妻子得到了所谓的“证物”——手帕因为嫉妒而失控的奥赛罗,最终杀害了自己心爱的妻子,真相大白后,奥赛罗自己也殉情自杀当然,在故事中还有一些铺垫角色的嫉妒心理,比如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勃拉班修,勃拉班修和奥赛罗一样都是深爱着苔丝狄蒙娜的,当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恋情被发现,勃拉班修原以为苔丝狄蒙娜会和他站在一起,不会牺牲名誉和地位与这个异族人结合,结果苔丝狄蒙娜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奥赛罗,勃拉班修感到自己被欺骗了,养育了女儿多年,爱如至宝,给予女儿充分信任的父亲,从那刻起,这个父亲对女儿的所有感情都化成了嫉妒之火,气急之下他说出“留心看着她,摩尔人,不要忽视不见;她已经愚弄了她的父亲,她也会把你欺骗 ⑪这样恶意挑唆和重伤女儿的话,他的话有着家长的嫉妒心,被伊阿古含沙射影的利用,在伊阿古提醒奥赛罗时,在奥赛罗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他的妻子能背叛父亲是否意味着也能背叛丈夫这为悲剧的发展作了铺垫悲剧的悲并不只是误杀或者是殉情这样的结局,更是光明正大的人因为嫉妒而变成了凶手,小人利用嫉妒用阴险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光明与阴险的人都具备着嫉妒的因素戏剧的最后奥赛罗有着这样的一段懊悔的台词,“……一个不容易发生嫉妒的人,可是一旦被人煽动以后,就会糊涂到极点……”。

      ⑫这段话可以说是《奥赛罗》的点睛之笔,有人说这段话的意义在于奥赛罗所代表的正义之人智慧的觉醒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之后的奥赛罗依旧是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依旧是血气方刚,他怪自己嫉妒,怪自己轻信,怪自己一时糊涂,但他从未后悔做一个勇敢刚性的人虽然他没有深刻地觉悟到自己的识人不济,自己不能发现人性的缺点,不能控制自己的缺点,不能不受别人的蒙蔽但这样的结局才属于真正的奥赛罗的个性也才最能勾起读者内心对这个人物的怜惜,以至于让人读后觉得可悲至极,发人深省四、 结论莎士比亚不写单一线索的剧本,而是非设计两条、三条甚至更多的线索,以此来容纳更多的人物,引进更为复杂的戏剧矛盾和冲突⑬在《奥赛罗》中,呈现给读者的,除了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关系外,还有苔丝狄蒙娜和勃拉班修的父女关系,艾米利亚和伊阿古的夫妻关系,罗德利哥对苔丝狄蒙娜的暗恋,凯西奥和比恩卡的情人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不同的矛盾,在人物嫉妒心理的主导下,整部戏剧显得更加的丰满而莎翁在《奥赛罗》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剧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很鲜明而丰满:多疑的奥赛罗,善良的苔丝狄蒙娜,阴险的伊阿古,单纯的凯西奥,愚蠢的罗德利哥而这些个性鲜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