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画棵家庭树》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第二.doc
4页我来画棵家庭树 台门小学 贺妍凤一、 学习目标:1、 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谓2、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难点:了解大家庭中的称谓,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准备:学生,把亲人的称谓做成小卡片亲人的照片,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全家福 老师,课件一、诉说照片故事,唤起美好回忆鼠标点击一棵巨大的树,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是一棵树,一棵神奇的树!神奇是因为每棵树的每一片树叶上都藏着一个幸福的故事,想看吗?随机点击叶片,屏幕上出现老师家的合家欢,跟小朋友们讲一讲这照片的来历接下来请大家看班上小朋友的照片师:瞧!照片上的人笑得多甜呀!这是我们班的~ ~同学,请他为我们介绍这张照片的来历好吗?这些学生介绍这些照片一个学生介绍完,师问:你们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都好幸福啊,(对没有拍下照片的小朋友说,你们以后碰到有意义的事可以请人拍下照片,记录这幸福的时刻二、认识家庭(一)、介绍自己的小家庭1、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里,一定还发生了其他许许多多有趣的事下面请大家把带来的照片拿出来,在四人小组里谈谈照片里和家人一起的难忘瞬间,小组里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吧。
有的小朋友没带带照片,老师也有任务给你,你可以介绍你的家庭,比如爸爸妈妈的容貌特征、职业、兴趣爱好、生日等,也可以说说你们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出示交流内容)等会儿要请几个同学来讲一讲请各组组长组织一下,一个一个地说投影提示:可以说爸爸妈妈的容貌特征,职业,也可以说兴趣爱好、生日)2、师:看到大家的幸福都写在脸上,贺老师真不忍心打断大家谁愿意来讲讲你们家的故事?3、学生讲故事(有意识地引导两三位学生从各方面来说)(说到爸爸妈妈时,随机问问,你长得像谁啊?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你有话要对他们说吗?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品德与生活书中)师:同学们,你们想过吗?为什么我们与照片上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特别高兴呢?照片上的人与我们有什么特别关系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家人”,家人生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家”屏幕上出现一个大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最晚的一辈是“我”,长一辈的是(爸爸、妈妈)比爸妈长一辈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比他们更长一辈的是(太爷爷、太奶奶、太外公、太外婆)在我们的家庭中,长辈关心爱护晚辈,晚辈孝敬长辈,就像一棵树,树根从地下吸收营养,通过树叶,不断输送到树的枝条、叶片,使树长得很茂盛,家庭成员越来越多,从一个个的小家成为一个大家庭,大家族。
屏幕出现课题:家庭树二)、理清家庭关系1、师:你们家都有些谁啊?随机帮助学生认识家里其他的亲人课前老师请大家准备了家庭成员小卡片,和一棵茂盛的大树,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的亲人小卡片放到这棵家庭树中,完成你们家的这棵家庭树2、请大家观察学生的作品3、师:老师看看这么多的称谓写在一起了,有点混,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理一理,你能有什么好方法呢?学生自由说我也有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爸爸这边的亲戚归为一类,妈妈这边的亲戚也归作一类这样是不是很清楚 (1)、 师生共同理一理爸爸这方的亲戚,填一填家庭树2)、小组合作理一理妈妈这边的亲戚师:那好吧,请四人小组长选其中一个组员的家庭成分来组织一起理关系吧)(3)、 反馈,全班交流师和学生一起投影出示师再出示另外的一种家庭树请学生完成师:你还有什么方法来设计你的“家庭树”呢?请大家课后再动动脑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家庭树设计得最棒!(三)、对儿歌,认识亲属称谓1、刚才我们一起完成了自己家的家庭树,现在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把他们的关系搞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爸爸的爸爸叫 , 伯伯的妻子叫 ,爸爸的妈妈叫 , 伯伯的孩子叫 , 爸爸的兄弟叫 , 姑姑的丈夫叫 爸爸的姐姐叫 . 姑姑的孩子叫 . 2、对儿歌。
这个连起来还可以当儿歌来念师示范)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对儿歌游戏,由一、二组问,三、四组答交换)3、你能像刚才一样,把妈妈的这边的亲戚编入儿歌吗?同桌试一试,指名来编编儿歌妈妈的妈妈叫 , 妈妈的 叫 妈妈的爸爸叫 .妈妈的 叫 4、师: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自己编儿歌了,老师奖励大家一首配乐儿歌,请听《家族歌》可以自己拍手一起说四、歌曲渲染,升华感情1、老师带大家在这首优美的歌曲《让爱住我家》中,一起去欣赏几幅图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2、师、家是爱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怀抱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相亲相爱、一起努力、共同呵护,相信我们的家庭树一定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教学反思:《我来画棵家庭树》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是他们出生和生活的场所,使他们最熟悉,与自身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地方他们与父母和其他家人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他们是家庭的重要成员课文从画家庭树入手,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得零散感知加以整合,让他们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这堂课我去年也上了,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也明白了许多,今年再上时我作了适当的修改,感觉还昌错在极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完成了《我来话棵家庭树》一课的学习回顾整堂课,我觉得有几点可取之处,但也有不足一、导入1、联系学生与家人的照片,并介绍照片的背景,这样导入,给学生以亲切感2、活动前明确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很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故事,其他小朋友非常羡慕3、教师参与活动,使学生更为投入教师的旁白使得学生更自豪了,其他学生也回忆了与家长在一起的幸福二、画“家庭树”1、事先请每一位学生画了一棵家庭树,并写了家中的成员,这样贴,摆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理清家庭关系并画一画家庭树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最难以理清的环节,在上课时我先请学生摆上自己家的亲人称呼,问“这样你看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打乱出示卡片,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父母双方的关系理清家庭树,明确了家庭的简单构成,再来画自己家的家庭树,学生明显清楚了,这样阶梯设计学生接受难度降低,自认为这样的设计确实灵活机动, 2、充分利用书本,画家庭树时,理清关系后直接用书本表格完成填空,这一点在后面的编写童谣时也有体现三、明确亲人称呼1、编写童谣时采用分解式,先编写爸爸这边的亲人称呼,再编写妈妈这方的。
2、《家族歌》出示恰到好处,让学生听听唱唱中再次巩固知识课后,我进行了思考,我觉得我出示的称呼有点简单了,这些称呼可能学生已会了,只是作了梳理,但有的称呼,比如:侄女、外甥、婶婶等学生还是有点陌生,应该加以延伸的;其次,我觉得这堂课缺乏一种爱的渲染,情感激发还不够在不断地尝试中,在反思中,我们才会进步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