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配糖公司质量管理分析【参考】.docx
39页复配糖公司质量管理分析目录第一章 公司简介 3一、 公司基本信息 3二、 公司简介 3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 5一、 行业主要特点 5第三章 质量管理 8一、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8二、 顾客 12三、 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 13四、 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14第四章 SWOT分析说明 18一、 优势分析(S) 18二、 劣势分析(W) 19三、 机会分析(O) 20四、 威胁分析(T) 21第五章 法人治理 29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29二、 董事 31三、 高级管理人员 35四、 监事 37第一章 公司简介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谭xx3、注册资本:6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2-277、营业期限:2014-2-27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 公司简介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业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业、生活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一、 行业主要特点1、技术特点赤藓糖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受生产成本经济性的影响,当前行业生产企业采用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发酵过程中菌株是基础,需要配合好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菌株的转化能力,另外发酵完成后的提取工艺也十分重要,直接决定赤藓糖醇成品的产出率和产品质量发酵菌株方面,行业生产企业主要通过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获取原始菌株,生产中根据需要不断重复扩培菌株,不同企业发酵菌株和菌株优化研究投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发酵培养基配方、发酵提取工艺是行业生产企业技术差异的主要方面,由于公开市场并无赤藓糖醇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标准发酵提取全套设备供应,生产企业主要是基于自身技术积淀,对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不断尝试改进,对生产设备和各个控制环节进行持续优化2、经营模式特点赤藓糖醇及复配糖产品作为一种甜味剂细分品类,主要是通过与其他甜味剂、添加剂组合后直接食用或添加到食品、饮料中,对于下游生产型客户,通常赤藓糖醇只是其所需的多种甜味剂或添加剂中的一种,通过专业经销商组织采购供应可节约企业大量人力、沟通、搜寻成本,因此,赤藓糖醇生产商存在向经销商销售的情况由于赤藓糖醇通常是与其他甜味剂复配或是添加到食品、饮料后销售给消费者,而在食品、饮料领域专业化且具备品牌知名度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赤藓糖醇生产企业经营重心在于产品生产。
因此,赤藓糖醇生产企业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企业而非终端消费者3、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点赤藓糖醇生产为发酵生产,主要应用领域为食品饮料添加,产品市场分布全球,总体看赤藓糖醇生产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特征不强行业内部分企业由于发酵工艺限制,在夏季高温闷热环境下无法连续稳定生产,存在阶段性停工检修情况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赤藓糖醇生产属于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下游延伸,在区位上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与玉米深加工企业呈现明显集聚特征山东省是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重要集聚地,目前国内赤藓糖醇行业主要三家企业均位于山东省从消费市场角度,由于赤藓糖醇甜价比低于蔗糖,目前主要市场是消费者控糖意愿更强、支付能力更高的海外市场,其中美国为赤藓糖醇消费第一大国,国内市场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第三章 质量管理一、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这是成功企业的共识,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长期探索的结论质量管理不再是企业的“专利”,政府及一些公共组织也开始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为便于理解,本章从企业的角度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同样适用于公共组织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使其产品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市场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管理活动的总和,是企业中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其具体实施涉及,企业内的所有职工,但必须由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
由于市场的多变性和对企业发展的导向性,企业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着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满足顾客要求相吻合的质量目标来进行,全面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并讲求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效果,使企业、顾客、社会三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ISO9000族标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这些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此,企业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来支持质量管理活动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族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下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所谓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而体系(或系统)则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企业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来付诸实施的所以,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有效开展质量管理的核心由于企业间的差异,每个企业都有其自己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因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为满足实施质量管理的需要而设计为了使质量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并充分考虑企业内外影响质量的每一个过程,企业应结合自己的生产和经营特点、产品类型、技术和设备能力、顾客需要等具体情况按ISO9001建议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为取得顾客的信任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一个企业建立后就存在质量管理活动,这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当然,其完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企业的重要任务是根据其质量目标不断地健全、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3.质量策划ISO9000族标准将质量策划定义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质量策划是企业质量管理中的筹划活动,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责之一质量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编制质量计划4.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活动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企业自身、顾客及社会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全过程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诸因素来进行控制,并排除会使产品质量受到损害而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各项原因,以减少经济损失,取得经济效益质量保证是指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的活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相互关联的。
质量保证以质量控制为基础进一步引申到提供“信任”的目的由目的出发,企业的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类在企业内部,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提供信任,即使企业最高管理者确信本企业的产品能满足质量要求为此,企业中有一部分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监督、验证和质量审核活动,以便及时发现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使质量控制能更有效地实施,从而使企业最高管理者“放心”在合同或其他外部条件下,质量保证是向顾客或第三方提供信任,即使顾客或第三方确信本企业已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合同产品有一整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案、办法,有信心相信本企业提供的产品能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因此,企业质量保证的主要工作是要促使完善质量控制活动,以便准备好客观证据,并根据顾客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提供证据的活动5.质量改进ISO—9000族标准对质量改进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产品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必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为此,企业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推动和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其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能使顾客满意,并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
所谓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效率是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有效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质量管理活动而言,是密不可分的离开效率,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换得有效性的结果;离开有效性,高效率的后果将是很可怕的另外,质量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有效性和效率外,还有可追溯性等所谓可追溯性是指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当考虑的对象为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历史(如经过的工序和场所、使用过的设备、操作者等)、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等等为此,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追求持续的质量改进企业开展质量改进应关注以下几点:①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②质量改进致力于经常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问题暴露后再去捕捉机会;③对质量损失的考虑依据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顾客满意度、过程效率(企业的直接质量损失)和社会损失二、 顾客一般认为,顾客是买卖关系中的购买方;而事实证明这仅仅是企业顾客的一个方面ISO9000族标准对顾客概念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企业的顾客应该包括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受益(害)者,包括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从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的角度来讨论顾客与质量的问题,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内部顾客(企业成员)的关注。
如果内部顾客长期处于不满意的状态,则企业就难以确保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产品,难以保证让外部顾客获得满意,这是必然的后果还必须认识到,顾客接受的不仅是预期的结果,如买卖约定中的产品,也有非预期的结果,如资源的节约或浪费、环境的净化或污染等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顾客接受产品时付出的代价是两方面的:一方面,顾客为享受预期的结果,如买卖约定中规定的产品功能而付出代价;另一方面,人类(广义的顾客)要为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即非预期的结果而付出代价于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被提出来了,并成为许多国家提高人居环境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指导思想今天所谓“低碳”的要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来,并逐步开始左右企业乃至政府行为的三、 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辅助服务。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