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书目.doc
6页完满)适合七年级学生阅念书目适合七年级学生的阅念书目一、阅念书目文学类:可参照“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所列书单详细以下: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家》《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文的《边城》;余华的《活着》、阿城的《棋王》、杨绛的《洗浴》、古华的《芙蓉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琼瑶的《窗外》、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朱天文的《世纪末华美》、白先勇的《台北人》;海子的《海子诗选》、雷平阳的《雷平阳诗选》;高阳的《胡雪岩》、二月河的《雍正皇帝》;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古龙的《楚留香》对于初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文学经典作品,有一个总的原则,即要从“童话世界”的内容走向“现实人生”的内容;要从“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阅读走向“纯文字”的阅读——初中一年级就能够开始做这件事这里选入三本武侠小说,涉猎一下并进一步商议也何尝不可以)至于作品中的爱情等,与其回避或任凭学生经过看一些不健康的低俗读物去认识,还不如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虑进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对延伸出去的阅读,如读完余华的《活着》连续读他的《许三观卖血记》等,则应该把这看作是一件好事,不用紧张和阻挡。
人物列传类:人物列传也不用然非要读《名人传》不可以,《韩愈传》、《苏东坡传》、《海瑞传》、《鲁迅传》、《孙中山传》、《闻一多传》、《爱因斯坦传》、《华盛顿传》、《丘吉尔传》、《海明威传》、《甘地传》、《特蕾莎修女传》等均可注:这些人物列传的书名可能不同样样,上网查查,选讨论最好的)/读人物列传要点在于选择好的读本,如初一孩子读《苏东坡传》选林语堂的读本就比选王水照、崔明的读本要好;另,读人物列传还要读一读(看一看)“这个人”的一些作品,但不用太多,如读《苏东坡传》就读一读他的诗词等,或者看一看与苏东坡相关的电影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中讲苏东坡的讲座等科普类:这一类作品男生比较喜欢阅读能够读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量大》、珍妮·古尔多的《黑猩猩在呼喊》、马丁·加德纳的《啊哈!灵光一闪》、刘易斯·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的礼赞》、爱德华·欧·威尔逊的《生命的多样性》、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詹姆斯·格莱克的《混沌:开创新科学》、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和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计》据我的察看,初一的男生读一读马丁·加德纳的《啊哈!灵光一闪》、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量大》、珍妮·古尔多的《黑猩猩在呼喊》是没有问题的。
哲学类:对于哲学类作品,初中三年我从前介绍有周国平的《人文演讲录》、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蒙田的《蒙田漫笔》、培根的《培根漫笔》、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等初一年级能够先读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周国平的《人文演讲录》读《苏菲的世界》一书能够结合看同名的电影一同来读,这样会饶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所选书目中对详细的孩子而言,有的会比较“深”——这也没什么关系,能跑五千米的孩子,跑个一百米必然没问题再说不懂就问就查资料,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嘛!有的问题将来会懂,有的问题或许一生都弄不懂呢!自然,以上所选的各样书目中都还会有很好的选本,若是读这篇博文的读者不弃,能够在下面网友“讨论”栏中增加,不胜感恩二、阅读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在语文教师“缺席”的情况下的“亲子阅读”法把这种方法加上两个字,合在一同就是“亲子专题阅读”法这种方法做起来其实一点都不难,就是家人,最好是父亲或许母亲和孩子一同阅读、思虑、讨论,如一同阅读,一同在阅读时或许在阅读后说说互相的发现、心得、感觉、感想等亲子阅读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一般以一个月一个专题为宜自然中心是父亲或许母亲,必然要有一个人是“爱阅读”的建议也搞一点“形式主义”——或成立一个“家庭念书俱乐部”,叫“共同体”也行;或成立一个“念书室”,设有书厨、书桌,有电脑、有资料收集整理的“抽屉”等,或一两周举办一个念书报告会,由家庭成员中的一人主讲等。
所谓“专题阅读”,其实就是以一本书或一个人为基点而“生发开来”借用一个比喻,就是在一个地方深深地挖出一个洞来,而不是各处乱挖很多的浅浅的洞例如和孩子一同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把与萧红相关的书籍一同买来,像萧红的列传啦,对这位女作家的讨论、讨论的文章或文集啦,反正与萧红相关的资料都一并收来(包括网络上的文字、图片等——互联网时代真好!),一同阅读、思虑、比较、分析、研究等等这样的阅读就必然会有深度,也必然会有广度,而要孩子说起这位女作家来,孩子也必然会如数家珍,滔滔不断到“那个时候”,你只要略教一下应试能力或技巧,还用担忧孩子考不好语文?(注意:考好不等于学好)再说,那张不知道有多少信度的语文试卷是不是就能完满测试出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修养,还不知道呢?!对于语文学习,不读教科书;或许只用一小部分时间去读教科书,用大量时间读经典作品的做法和说法,在互联网上我们能够收集到很多(这里就不说我在高中阶段专题学习的做法了)——山东的小学语文老师韩兴娥在讲堂里的“读整本书”的做法、北京传媒大学唐晓敏教授在博文说的中小学生要读“闲书”的说法,以及我刚刚上传到博客上的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的“主题学习”的说法等等——这些说法和做法,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道”。
有时在想,什么时候,这些经典作品真实进入我们语文授课的讲堂,成为我们讲堂授课的“主旋律”,那时候,那样的讲堂会是怎样的勃勃活力?附: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书目1《呼叫》鲁迅51《我城》西西2《边城》沈从文52《受戒》汪曾祺3《骆驼祥子》老舍53《铁浆》朱西宁4《传奇》张爱玲54《世纪末华美》朱天文5《围城》钱锺书55《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6《子夜》茅盾56《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於梨华7《台北人》白先勇57《烦躁》贾平凹8《家》巴金58《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王蒙9《呼兰河传》萧红59《玉梨魂》徐枕亚10《老残游记》刘鹗60《香港叁部曲》施叔青11《寒夜》巴金61《京华烟云》林语堂12《彷徨》鲁迅62《倪焕之》叶圣陶13《政界现形记》李伯元63《春桃》许地山14《财主底儿女们》路翎64《桑青与桃红》聂华苓15《将军族》陈映真65《蓝与黑》王蓝16《堕落》郁达夫66《二月》柔石17《死水微澜》李劼人67《风萧萧》徐言于18《红高粱》莫言68《芙蓉镇》古华19《小二黑成婚》赵树理69《地之子》台静农20《棋王》阿城70《城南旧事》林海音21《家变》王文兴71《古船》张炜22《马桥字典》韩少功72《酒徒》刘以鬯23《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73《未央歌》鹿桥24《半生缘》张爱玲74《深重的翅膀》张洁25《四世同堂》老舍75《果园城记》师陀26《胡雪岩》高阳76《人啊,人!》戴厚英27《啼笑因缘》张恨水77《黄金时代》王小波28《儿子的大玩偶》黄春明78《狗日的粮食》刘恒29《射雕英雄传》金庸79《棋王》张系国30《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80《赖索》黄凡31《鹿鼎记》金庸81《妻妾成群》苏童32《孽海花》曾朴82《霸王别姬》李碧华33《生事》赖和83《杀夫》李昂34《嫁妆一牛车》王祯和84《楚留香》古龙35《异域》邓克保(柏扬)85《窗外》琼瑶36《曾国藩》唐浩明86《默然之岛》苏伟贞37《原村夫》锺理和87《鹤发魔女传》梁羽生38《白鹿原》陈忠实88《古都》朱天心39《长恨歌》王安忆89《尹县长》陈若曦40《吉陵春秋》李永平90《四喜忧国》张大春41《黄祸》保密(王力雄)91《喜宝》亦舒42《狂风沙》司马中原92《男人一半是女人》张贤亮43《艳阳天》浩然93《将军底头》施蛰存44《公墓》穆时英94《蓝血人》倪匡45《旧址》李锐95《二十年目击之怪现状》吴趼人46《星星·月亮·太阳》徐速96《活着》余华47《台湾人叁部曲》锺肇政97《冈底斯的迷惑》马原48《洗浴》杨绛98《十年十意》林斤澜49《旋风》姜贵99《北极风情画》无名氏50《荷花淀》孙犁100《雍正皇帝》二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