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棉及棉型白坯织物设计(共8页).doc
8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棉织物设计第一节 棉及棉型白坯织物设计 凡由本色纱线织成、未经漂染、印花的织物统称为本色织物(或白坯织物)它包括本色棉布、棉型化纤混纺、纯纺、交织布及中长白坯织物等主要品种有平布、府绸、斜纹布、华达呢、哔叽、卡其、贡缎、麻纱、绒布坯九类一、白坯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计(一)原料的选配 棉纤维对棉纱及织物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纤维愈细,长度愈长,则成纱条干愈均匀,光泽愈佳可纺纱线愈细;纤维强力愈高,则成纱强力愈高,织物的牢度也愈高;纤维的弹性好,利于纺纱;纤维的整齐度高,则成纱强力与条干均匀度均提高 目前,棉型织物中应用的化纤主要有涤纶、维纶、丙纶及粘胶纤维等在设计织物时,应根据用途合理采用混纺或交织,以发挥各种纤维的优良性能二)纱线设计1.纱线的线密度 纱线线密度的确定是织物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应根据织物不同的特点与用途,选用适宜的纱线线密度如一般平布主要用作加工色布或以本色坯布出售,要求柔软舒适、坚牢耐用,所以多采用29 tex左右的中号纱细布、府绸等织物要求细薄光洁,布身柔软,一般采用20tex以下的细号纱卡其、灯芯绒等外衣织物,要求厚实、经穿、耐磨,应选用21~30 tex或32~192 tex的纱或股线织制。
2.纱线的捻度 捻度的大小与织物外观、坚牢度都有关系应根据织物风格、服用性能、原料品质、用作经纱或纬纱等合理地选择捻度一般薄型织物捻度大于中厚型织物;紧密织物大于松软织物;纱、线线密度小的织物大于纱线线密度大的织物;纤维长度短的织物大于纤维长度长的织物;经纱捻度大于纬纱捻度3.纱线的捻向 织物中经、纬纱线捻向的配合对织物的手感、厚度、表面纹路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不同捻向的经、纬纱交织的织物,纹路清晰,手感较松厚而柔软,且在印染过程中吸色较好,染色均匀当经、纬纱捻向相同时织物的手感、染色效果等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三)织物组织设计 白坯织物的组织一般较简单,有平纹、斜纹、缎纹、变化重平、变化方平和素地小提花等设计时既要考虑市场流行的需要又要考虑工厂的设备情况一般采用12页以内的综片数,经、纬组织循环数要求成双或为4的倍数,以便于穿筘与节约纹板设计组织如是小提花组织,则提花部分和地组织的配合不但与组织有关,而且与所用经纱原料、机械性能亦有关四)织物密度与紧度的确定 织物经、纬密度的大小和经、纬密度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影响织物结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织物的风格、物理机械性能。
显然,经、纬密度大,织物就显得紧密、厚实、硬挺、耐磨、坚牢密度小,则织物稀薄、松软、透通性好而经密与纬密之比值对织物性能影响也很大,经纬密的比值不同,则织物风格也不同如平布与府绸;斜纹布、哔叽与华达呢等织物的不同,主要区别于经纬密度比值的不同 确定织物密度与紧度的方法有理论设计法、经验法和参照法等几种详见第八章二、白坯织物的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一)织物匹长与幅宽的确定 织物匹长以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匹长有公称匹长和规定匹长之分公称匹长即工厂设计的标准匹长,规定匹长即叠布后成包匹长,其等于公称匹长加上加放布长加放布长是为了保证棉布成包后不短于公称匹长长度,加放长度一般放在折幅和布端折幅加放长度一般平纹细布加放0.5%~1%左右,粗特织物与卡其类织物加放1%~1.5%左右,布端加放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织物匹长一般在25~40 m之间,并用联匹形式,一般厚织物采用2~3联匹,中等厚织物采用3~4联匹,薄织物采用4~6联匹 织物幅宽以cm为单位,以0.5 cm的整数倍确定公称幅宽即工艺设计的标准幅宽幅宽与织物的产量、织机最大穿筘幅度及织物的用途有关,服用织物的幅宽与服装款式、裁剪方法等有关。
幅宽还可根据内、外销要求而变化本色棉布常用的幅宽系列有: 中幅/cm:81.5,86.5,89,91.5,94,96.5,98,99,101.5,104,106.5,122 宽幅/cm:127,132,137,142,150,162.5,167.5二)织物织缩率的确定1、定义 织缩率是指织物中纱线原长与织物长度的差异对织物中纱线原长的比值,即 式中 a——织缩率,%; L1——织物中纱线原长; L2——织物长度由于织物中有经、纬两个方向的纱线,故织缩率有织造长缩率和织造幅缩率之分织物中经、纬纱的缩率对织物的结构、强力、厚度、伸长、外观及原料的耗用等均有很大影响,亦为织物设计的重要项目之一2、织物织缩率的计算与测定方法织物织缩率的计算与测定方法有实际试测法、几何结构原理测算法、经验法、经验公式计算法等1)实际试测法 工厂中通常采用此法其计算公式为上式中,实际墨印间成布长度是指测量的折幅长度乘以折幅数再加上织物头尾两端的实测长度具体设计时,可参照类似产品的资料,先确定一个近似的数值,然后经过少量试织作进一步修正,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
2)几何结构原理测算法 主要根据织物中经纬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从几何结构上分析,算出缩率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假设织物中纱线的截面是圆形、椭圆形、跑道形等不同形状,再根据不同形状进行理论计算,推求织物的缩率由于计算比较繁复,实际上很少采用不讲)(3)参照法由于影响织造缩率及染整缩率的因素很多,目前还未建立准确的计算公式,故在开发新产品时,可参考类似的品种,确定经纬缩率,然后通过试织加以修正 表1 常见织物的织造缩率及染整缩率参考值 单位:%织物品种织造长度缩率织造幅缩率染整长度缩率染整幅缩率市布(棉)7.5~10.06.0~9.08.07.3~12.0府绸(棉)9.0~14.01.5~5.05.06.5~8.5麻纱(棉)2.0~3.05.0~6.02.0~3.0卡其(棉)10.0~12.02.0~4.03.0~5.06.5~11.0直贡(棉)4.0~9.02.0~5.0横贡(棉)3.0~5.06.0~7.0(三)总经根数的确定 在计算总经根数时,小数不计取整数,如穿筘穿不尽时应增添根数直至穿尽为止如尾数为单数者,每筘穿两根的则加一根,尾数为一根或两根而每筘穿四根的则加三根或两根。
四)筘号的确定 当计算得到的筘号不是整数时,应进行修正,选用最接近的标准筘号当算出的筘号与标准筘号相差0.4号以内,可不必修改总经根数,只修改筘幅即可一般筘幅相差在6 mm以内可不修正五)筘幅与纬纱缩率 计算值精确到两位小数公式中筘号的计算涉及纬缩率,故应计算出正确的筘号后再调整计算筘幅使用筘幅一般应小于织机最大穿筘幅度,其关系见表2所示表2 最大穿筘幅宽经纱最大穿筘幅宽cm100105120125133150147*180177*公称筘幅cm(in)106.7(42)111.8(44)127.0(50)132.1(52)142.2(56)160.0(63)190.6(75)注:*代表多臂机最大穿幅度纬纱织缩率、筘号以及筘幅三者之间需经常进行反复修正六)一平方米织物无浆干重l m2织物无浆干重=1 m2经纱成布干重+l m2纬纱成布干重式中, 标准干重计算到三位小数l rn2经(纬)纱成布干重取两位小数1 rn2织物无浆干重取一位小数总伸长率标准见表3所示总飞花率标准见表4所示表3 总伸长率标准上浆单纱(%)上浆股线(%)(102tex以上)上浆股线(%)(102tex以下)不上浆股线(%)筒经0.5000浆纱0.70.30.70合计1.20.30.70表4 总飞花率标准品种纯棉(%)涤棉(%)32tex以上粗特织物1.20.621~32tex中特平纹0.60.311~20tex以上细特织物0.80.3中特斜纹、缎纹织物0.9线织物0.6中长织物0.3(七)织物断裂强力计算织物拉伸断裂时的主要指标有: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断裂比功等。
织物拉伸断裂的结果与试条宽度和长度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织物的工作尺寸为5 cm20 cm毛,毛型化纤织物的工作尺寸为5 cm10 cm针织物的工作尺寸也为5 cm10 cm断裂强力即在上述工作尺寸下,将布条拉伸至断裂时所受的力(N)它是评定织物内在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用它来评定织物经日晒,洗涤,磨损以及各种整理后对织物内在质量的影响根据GB/T 406-93棉本色布规定,棉布断裂强力计算公式式中,Q——织物断裂强力,N;(计算的小数不计,取整数)P0——单根纱线一等品断裂强度,cN/tex;(查GB/T 398-1993棉本色纱)N——织物中纱线标准密度,根/10cm;K——织物中纱线强力的利用系数;(查GB/T 406-1993棉本色布)t——纱线特数,tex八)浆纱墨印长度的计算浆纱墨印长度表示织成一匹布所需要的经纱长度 (九)用纱量的计算用纱量是考核技术和管理的综合指标,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成本计算用纱量时,必须正确处理好用纱龟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用纱量定额以生产百米织物所耗用经纬纱的千克数来表示 (1) (2)计算用纱量有关的各项数据规定如下: 经纱伸长率:单纱1%,股线0.1%,直接纬纱无伸长。
回丝率:经纱0.4%,纬纱1% 自然缩率及放码损失率:1.456%将上述数据代人式(1)和式(2)可得到下面的式(3)和式(4)(3) (3)(4) (4) 各种化纤纯纺、混纺织物较纯棉织物用纱量系数的增加率规定如下: 含合成纤维100%者,增加率为2.31% 含合成纤维大于55%者,增加率为1.8% 含合成纤维为45%~55%者,增加率为1.62% 含合成纤维低于45%者,增加率为1.47% 注:合成纤维系指涤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锦纶等再生纤维指粘胶、富强纤维等视同原棉5)各种线密度经纱(线)用纱量系数=各经纱(线)线密度经纱(线)常数化纤纯纺、混纺经纱常数:含合成纤维100%者为0.000 100 8551.023 1=0.000 103 185含合成纤维大于55%者为0.000 100 8551.018=0.000 102 6。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