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论文.doc
12页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题目: 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 院 (系) 政府管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1月15日论 文 评 定成绩: 目录内容摘要 2引 言 31 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基本理论 41.1 行政决策的基本内涵 41.2 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 42 我国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其缺陷 52.1 我国现行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由来与现状 52.2 我国现行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缺陷 73 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具体对策 93.1 扩大公民参与的主体范围 93.2 扩大公民参与的客体范围 93.3 丰富公民参与的权利类型 10结论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1内容摘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也离不开公民的参与。
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进程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不断加强,公民的参政意识、法律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程度还比较低,方式还不够多,渠道也不够畅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围绕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这一课题,结合行政管理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从叙述公民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解释了行政决策和公民参与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程度不高的原因,并从行政主体、客体和参与的权利类型多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对策关键词:行政决策;公民参与;行政主体;参与形式引 言 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行政决策的根本目标,行政决策都是来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会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来对社会进行管理,对社会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不同的行政决策对公民的切身利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结果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民主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象征 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先进国家公共行政部门实现了从“等级为中心”到“公民为中心”变革,这体现了政府与公民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吉登斯曾经提出“新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公民参与”少些政治,多些治理”已经成为在英、美等国家领导人的政治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问题是从20世纪末开始得到了重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为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提供了的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热情空前高涨,使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程度不断提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决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公众意见但是,在现实的改革中,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既阻碍了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进程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叙述了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第一部分是对公民参与行政决策作了理论性的分析,主要是行政决策的概念、公民参与的概念及对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深入探讨了我国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缺陷等主要是从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实际参与水平、参与渠道及公民获得信息的途径等几个方面来论述第三部分,主要是如何改善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现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让公民更好的参与行政决策,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具体对策本文从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相关概念入手,分别介绍了行政决策和公民参与的理论概念,展示其理论基础,阐述了公民参与的各种形式,然后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现状、缺陷及存在的原因,最后分别从行政主体、行政客体和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权利类型三方面总结出了改善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它有助于深入了解公民的真实想法及要求,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公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认识理解,便于推动决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水平及能力,增强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只有处理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和行政决策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重要作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1 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基本理论1.1 行政决策的基本内涵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事务时,为了完成既定目标,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主客观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在取得大量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国家行政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作为决策的一种,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有:行政决策具有明确的行政目标,特定的行政决策主体,决策主体必须是具有行政权的组织或个人;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广泛的,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也是广泛的;行政决策具有一定权威性,既定的行政决策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对行政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行政目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它指引着行政管理活动的方向行政计划则是实现行政目标的具体步骤、方法,关系着行政管理的能否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因此,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计划三者紧密相联,构成了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1.2 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公民参与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核心概念,其理论先驱安斯坦分析道:“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它使目前在政治、经济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加以考虑[1]有学者认为,公民参与是指行政主体提供机会,让公民或其代表对行政决策发表意见或施加影响的程序机制还有的学者认为,公民参与是指在现代行政过程中,公民与行政机关进行无障碍、无缝隙的接触,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见,形成互动、对话、协商的程序和制度,并以合法的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
我认为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是指当行政机关做出关系人民群众具体利害的决定、政策时,广大人民群众有权参与行政决策过程,有权对行政机关的具体决策提出意见,而行政机关应努力听取和尊重公民的意见与建议,并赋予公民以申请发布、修改或废除某项决策的权利正如亨廷顿所说“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的,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地位[2]“真正的民主不能单靠数年度一次的选举制,而需要透过公民不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汇和建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3] 公民参与有多种形式,如投票、竞选、结社、集会、请愿、抗议、游行、示威、对话、反抗、动员、宣传、串联、协商、辩论、检举、游说、听证、公决、信访等等[4]随着网络媒体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参与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如短信、电视辩论、网络论坛等公民参与对于发展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公民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第一,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些法定权利也不会自动实现,它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公民的个人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所以说,广泛的公民参与,特别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第二,公民参与可以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如果对权力没有进行制约,就会出现权力的滥用,既会导致官员本身的腐败,也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有效地制约公共权力既需要权力体系自身内部的相互制衡,如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也需要权力体系之外的制约,即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制约如果公众对政治漠不关心,不参加选举、讨论、听证、申诉、请愿等,公共权力就有失控的危险第三,公民参与可以使公共政策更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参与的直接后果通常就是影响公共决策和公共生活,迫使决策者倾听公民的意见,并且按照公民的意见来制定有关政策,从而使相关的政策变得更加符合公民的利益,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决策中的偏差和失误,从而达到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第四,公民参与能够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如果一种制度或一项政策导致了利益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不公正,那么利益相关者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利益受损的群体对公共政策就会产生抵触,从而损害公共权威的合法性,威胁社会的公共秩序如果公民能够广泛地参与决策过程,通过有效的公民参与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这样的政策就容易被公民接受,才能实现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和睦共处。
第五,公民参与是公民的价值和美德公民参与有着明确的目标,例如,影响政府决策,制约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益等但是,即使公众在政治参与或社会参与中没有达到预定的这些目标,也不能说这些参与是没有意义的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公民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参与可以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可以培养公民的合作精神,可以增进公民的政治认同,可以使公民学会适应公共生活,提高参与的技巧,积累参与的经验,发展参与的能力2 我国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其缺陷2.1 我国现行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由来与现状 官僚主义在我国存在了上千年,使我国长期持续着国家社会一体化结构,缺乏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传统,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有了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正从主体一体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发展,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恢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制的驱动自然而然地导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二元化,从而更强有力地推进中国社会的成长壮大[5]与此同时,社会阶级的多元化决定行政权的行使社会化、多元化,当前,纷繁复杂的利益团体已经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体表达着不同的诉求,仅仅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样不能充分反映民意。
这直接推动了行政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断发展,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参与行政决策的的水平还不算高,我国公民参与的现状是:第一,行政决策过程排斥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系统不完善行政决策的组织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因素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有机系统科学的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建立,必须能够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公民的各自决策范围,合理划分职责权限,使决策中枢系统提供多种决策方案和分析评估意见,以及对各种方案进行政治或技术指导的服务系统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党政不分导致行政中枢系统行政决策权大受牵制;职责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