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古代的餐桌礼仪.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51309876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3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古代的餐桌礼仪  在古代筵席的各种礼制中,座次礼节最能表现宴饮者的高下尊卑,席置、坐法、席层等无不受到严格的礼制限定,违者就是非礼在宴饮座制的严格规范下,人们依据各自的社会地位、身份及宗族关系等就席,宴饮进程因此而井然有序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古代的餐饮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古代的餐桌礼仪  统治者正是运用这种手段来强化社会秩序详细言之,统治者对筵席座制相当看重,就是因为它具有建构一个长幼有序、君臣有别、孝亲尊老、忠君礼臣、层层隶属、等级森严之社会体系的功能  早在三代时,人们即于宴饮活动中明确了席位的尊卑问题在非宴饮场合中,古人以右为尊,如右姓右族即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右职即指要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注:秦汉以前右为上《汉书·诸侯王表序》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然日常起居(包括宴饮活动)则以左为尊,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礼记·檀弓》郑注),男子行左,女子行右(《荀子·号令》)设酒者,其左边即为尊席,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礼记·少仪》),常言所谓虚左以待,就是指空着左边位置以待来宾的意思。

      《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座次支配则颇好玩味: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依礼而论,项羽留沛公饮酒,刘邦为客,应东向位但项羽自己东向坐,傲然居于最尊之位,且项伯、范增补居尊位,刘邦、张良卑居其后,项羽之霸气跃然纸上另据《后汉书·明帝纪》载,明帝宴于桓荣府,以荣坐向,自持弟子礼,其余座次以尊卑依次为南向、北向和西向如此座制,至今犹有影迹  宴饮者的尊卑等级,除了通过坐席方位之不同而加以区分外,设置专席也是定上下明贵贱的重要标记在宴饮过程中转席之礼也是一项重要的座制内容尊者必设专席,这在三代之时未成风尚,然进入秦汉后,人们对此颇为重视,尤其是宫廷之宴,帝王、皇后皆布专席《后汉书·王常传》在叙述皇上宴请群臣之事时云: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可见王常在聚宴场合中有专席地位东汉时,为了提高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决策和监察官员的地位,自建武元年起,在包括宫宴在内的君臣聚会活动中,皆为他们设专席而坐,故京师号为三独座  唐代以前尚无桌椅,置酒筵于席上,大家盘腿或跪坐进食宴饮之时,因席地而坐,故登堂必需脱履,以免弄脏席子;非但如此,即便脱鞋之举亦不行在台阶上进行,所谓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正是此意。

      假如陪侍国君宴饮,则莫说鞋子,就连袜子也要脱公元前470年,卫侯出奔宋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可见,古筵席座制是食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明确尊卑等级的一种重要手段隋唐后,桌椅出现并快速普及,人们改席地而坐为垂足而坐但宴饮座制的朝向未变时至今日,座制礼仪的等级色调已消逝,繁杂的座制细微环节也有不少被简化但必要的礼节、礼貌在今日的宴会上仍被人们重视,如在师长和女宾面前姿态要端庄,敬酒时双方都避席互敬等此外,今日的宴会座次支配也有些改变,一般宴席用的是八仙桌或圆桌,重要客人往往都支配于面朝门的席位,主子面对客人落座,如此支配是从古时演化而来至于入室脱履,这种习俗仍在日本和朝鲜保留着  那么是谁制定了就餐时的这些礼仪和规则呢?史书上说的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指辅佐周成王管理国家的周公旦,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加强对分封诸侯的限制他从政治到文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这是把宗法制和等级制结合起来而制订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等方面的礼仪饮食既是人们一天也离不开的行为,所以《周礼》对饮食方面也规定了许多礼仪因此我们得知这些礼仪是由来已久的  殷、周时,人们崇鬼神好祭祀,所以甲骨文中有很多的祭典名称。

      像衣祭、翌祭、侑祭、御祭等等都是祭祀,得有祭品表示心愿祭品和盛祭品的礼器便随之产生古代最隆重的祭祀食品是牛、羊、猪三牲组成的太宰,其次是羊、猪组成的少宰这是祭天神和祖宗用的假如单祭田神,祈求丰收,一只猪蹄便可以了;假如单祭战神,确保成功,一只狗也就行了至于礼器,有樽、俎、笾、豆、登等每逢大祭,奏乐唱诗,非常隆重礼仪结束后,凡国祭,君主必需将祭品分赐大臣享用,凡家祭,亲属挚友就一起将祭品吃掉它已是具有肯定规格的社会交往和宴会聚餐的萌芽至于飨这种平常的宴乐并无肯定的名目,仅称飨但到了祭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的西周,周公旦就将殷人祭祀中的宴乐变更过来,订出很多为活人而设的宴会礼仪,其名目有乡饮酒礼大射礼婚礼公食大夫礼燕礼(燕礼即周王飨燕四方来宾的宴会)等等,并且立为国家的礼仪制度据说,这是周公看到殷人宴饮无时,挥霍无度,胜而无耻的弊病,想加以节制而制订的后来的各个朝代对其绝大部分都沿袭下来,被取消的不多,可见周公饮宴礼仪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周公制订的筵宴礼仪许多《周礼》记载:设筵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曰席孙诒让《周礼正义》: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笈筵席二字,起先是坐具的总称。

      因为古代没有桌子,进食的时候,大家都席地坐在筵席之上,酒食菜肴自然置于筵席之间,故《诗经》有肆筵设席之说筵席二字就是有了酒馔的含义  饮食宴会旧时简称饮宴,饮宴作为饶有风趣的一种进餐方式,是人们饮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千姿一百零一态的宴会活动,在饮食风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什么叫宴?各种辞书对宴一词的注释,除了与饮食关系不大的安逸乐两个义项外,与饮食活动挂钩的第三个义项都做以酒食款待来宾解另外还有人说:宴是以社交为目的的进餐活动上述两种说明都算抓住了饮宴的主要特征,但好像都欠完满例如我国历史上有一种家宴,指的是那些富有的大家庭,因人口众多,成员辈份、关系困难,祖孙、叔侄、兄弟、姊妹、妯娌等人,平常不在一起进餐,遇有节日或其他缘由,家长确定备办丰富的酒肴,合家团聚一堂饮宴取乐这种宴会并不肯定有外来来宾它虽然有促进全家团结和谐的作用,但不能称为社交活动另外还有一些饮宴活动,例如志同道合的文人骚客实行的文酒会等,虽然有主有宾,但其主要目的往往不在于社交,而另有其他主题  宴会与日常进餐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即具有肯定的仪式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飨来宾,仪式特别困难,后世日趋简化,但总有肯定的仪式。

      例如民间的婚宴、寿宴、接风、饯行等宴会,都有东道主或司仪简洁说明实行宴会的意义,即使家宴,家长也得说几句话,相当于致辞综上所述,宴会好像可以说是:在疗饥、味品之外,另含某种目的、意义的,具有肯定仪式的集体进餐活动  我国历史上的宴会,名目繁多除了通常所说的国宴军宴、各级官府实行的宴会统称公宴,私人举办的婚宴寿宴接风饯行等宴会统称私宴外,有的以规格凹凸、规模大小、仪式繁简,划分为正宴曲宴便宴有的以设宴场所分为殿宴府宴园亭宴船宴等秦末项羽在鸿门阪宴请刘邦,史称鸿门宴;汉武帝在柏梁台宴请群臣称柏梁宴;唐代皇帝每年在曲江园林宴请一百零一僚史称曲江宴等等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