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卷.doc
3页平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半月考(二)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4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脑髓(suǐ) 花圃(pǔ) 骊歌(lí) 倜傥(tì tǎnɡ)B.沮丧(jǔ) 讪笑(sàn) 菜畦(qí) 鸡毛掸子(dǎn)C.嫉妒(jì) 丑陋(lòu) 蝉蜕(tuì) 弥漫(mí) D.书塾(shú) 环谒(yè) 瞬息(shùn) 收敛(lián)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4分)A.相宜 伫立 栅栏 人迹罕至B.确凿 绅士 肿胀 荒草萋萋C.戒尺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D.木屐 盔甲 叮嘱 骇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4.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出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4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朝花夕拾》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普希金诗集》C.《丑小鸭》——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D.《伤仲永》——王安石——南宋——《临川先生文集》5.诗句默写8分)(1)山际见来烟,______ ______吴均《山中杂诗》)(2)_____ 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6、下面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4分)A、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B、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C、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D、“他实在太大!”大家都说那只雄吐绶鸡一生下来脚上就有距,因此他就以为自己是一个皇帝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4分)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的追求B、“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的天资D、“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里,诗人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8、下列各句和课文中的原句不完全一样的是( )4分)A、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甜又酸,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多C、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9、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快迟到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直奔学校而去B、这次选“三好生”,他因平时喜欢自吹自擂而落选了C、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实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D、学习型社会的特点是:全员学习,共同学习,终身学习,学会学习;人人见异思迁,学习做事,学习共处,学习生存和发展10、有一位同学借了你的语文复习资料,可能是忘记了,都一个多月了,他也没有要还给你的意思,而你又急需这本书,你有礼貌地暗示他还书,应该说:_________ ____4分)二、阅读理解(56分)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学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1、《伤仲永》选自《____ ____》,作者王安石,_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4分)1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8分)①环谒于邑人( )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泯然众人矣( ) ④贤于材人远矣( )1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6分)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择:(8分)⑴“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一 句的意思是( )。
A、王子模样的人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老天赐予的B、王子模样的人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C、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D、王先生说:仲永所有的悟性,都是后天得来的⑵“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的意思是 ( )A、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B、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那么即使一些受教育的人也有赶不上他的C、士兵是众多人中的一员,他们也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D、士兵最终成为平凡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1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这一句的意思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 ,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是:(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珠与蚌 莫洛(1)珍珠!⑵它原来就是一粒沙──你是知道的。
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像: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⑶哦,一颗珍珠完成了⑷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⑸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⑹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⑺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⑻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⑼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它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
一颗世间罕见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⑽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⑾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⑿于是我想起你来了⒀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⒁……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17、第⑵段中有一个画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结合上下文,说明“砂”改变了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第⑽段写“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蚌得到了哪些安慰?(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⑿段中“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结合第⒁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半月考(二)参考答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A(解析:B项“讪”应读shàn;C项“嫉”应读jí;D项“敛”应读liǎn。
) 2.C(解析:C项中的“搏学”应为“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