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吗?.docx
13页技术进步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吗? 苏剑,陈阳[Summary] 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替代效应又有补偿效应根据新古典的劳动力需求理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技术弹性美国的历史数据表明,技术进步以后总体就业人数是增加的短期看,技术进步率对需求的影响可能较小,长期内总需求的技术弹性可能会比较大因此,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可能降低就业,在长期内可能增加就业[Key] 技术进步 需求 就业[] F01 [] A [] 1004-6623(2018)03-0028-05[作者简介] 苏剑(1966 — ),陕西武功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陈阳(1990 — ),山东泰安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再次产生了对于“机器替代人”的担忧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具有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一方面,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投入减少,降低了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扩大产品需求,提高企业预期投资回报率,刺激企业投资,从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Vivarelli,1995;Ebersberger和Pyka,2010)。
本文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增加就业的劳动力需求决定于其边际产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因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另外,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就业总量跟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同步增长的技术进步在替代一部分劳动力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长期来看,其补偿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升级,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未来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从历史发展和已有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即补偿效应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总效应取决于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的相对大小一)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机制分析1. 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力投入降低,在产出给定的情况下,减少了就业量(龚玉泉、袁志刚,2002;姚战琪、夏杰长,2005)2. 技术进步通过缩短工作岗位生命周期影响就业总量Aghion和Howitt(1994)认为,失业率由劳动力与空缺岗位的比例和岗位的生命周期共同决定如果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工作岗位的生命周期也比较短,这会造成失业人数的增多,同时,由于人力资本价格随技术进步而增长,企业利润也会下降,这就减少了企业进入市场的激励,缺乏创造工作岗位的动机。
3. 技术进步引起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周期性失业或技术性失业熊彼特认为,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造成了经济的波动,而“技术失业是周期性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不景气时的失业只是暂时的,一旦企业利润被用于投资,“对劳动的实际需求便会开始增加”只有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改变了土地和劳动的边际产出比时,对于劳动的实际需求才会“永久地降低”弗里曼和佩雷斯的技术范式理论认为,在新技术扩散导致社会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时期,会出现失业率上升的现象,当社会经济制度逐渐适应新技术经济模式以后,经济会再次繁荣,伴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失业率也会下降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机制分析1. 产品价格下降的补偿机制技术进步尤其是工艺创新往往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一方面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增加消费需求,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Ebersberger和Pyka,2010)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价格降低带来的产品需求量的增幅有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作用就比较小如果价格下降以后产品需求量增加幅度很大,企业需求的劳动力数量也会增多,因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也较大另一方面,如果将货币考虑进来,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的下降会使真实货币余额增加,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引发利率下降,促进企业投资。
2. 产品创新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使得企业雇佣更多工人(Ebersberger和Pyka,2010)Harrison等(2014)发现产品创新引致的新产品需求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就业由产品创新带来的就业中,至多有1/3来自同行的工人的转移,最少有1/3来自于新产品的生产带来的市场扩张,而产品创新对就业量的补偿大于工艺创新减少的就业量产品创新促进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技术进步导致一部分传统产业的衰退,但是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壮大,产业门类越来越丰富,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产规模日益庞大新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吸纳了来自传统行业的劳动力,就业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3. 技术扩散的补偿机制正如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一方面,技术进步不仅在其产生的部门创造了就业,也在应用新技术的部门创造了就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相关设计软件的发展,装修设计行业的服务更为便捷,客户可以利用软件进行个性化定制,设计师在后台为顾客提供意见,节省了沟通时间,提高了生产服务效率,人们对设计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再如,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法律、教育、职业等咨询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使得咨询人员可以更迅速地对大量数据进行捕捉和处理,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扩散到上下游产业,促进了关联产业的发展网络支付手段的便捷化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拉动了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也为物流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我国物流行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投入,目前我国物流专业技能人员较为匮乏,物流行业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4. 收入增加的补偿机制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居民收入的提升,刺激了消费需求技术进步后,由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因而真实工资上升,消费者购买力提升,消费需求增加;居民储蓄的增加也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更多资金,刺激了投资需求,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供给曲线最终是向上弯曲的,随着收入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也会发生变化财富增加以后,人们对于闲暇的需求会增加,这将减少每个人的劳动供给时间因此,技术进步以后,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与之相伴随的将是每个岗位工作时间的缩短5. 新投资的补偿机制技术进步带来了优质的投资机会优质投资是能够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率的投资一方面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品创新,新产品的出现刺激了优质需求,增加了企业经营利润,提高了企业的预期投资回报率,从而吸引市场对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对旧产品的工艺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扩大了市场需求量,也增加了企业利润,吸引企业进行投资6. 资本化效应Pissarides(1990)运用资本化效应解释了非物化型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的增长率较高时,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增加,从而失业率下降;当技术进步的增长率较低时,雇佣成本低,企业不急于雇佣工人,因而市场上的空闲工作岗位数量减少,失业率上升这些结果取决于技术进步率对企业有效折现率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技术增长率较高时,未来收入的净现值较低,企业可以提前开始雇佣工人,使未来的雇佣成本(或创造新工作岗位的成本)以较低的折现率转移到现在,因此,较低的折现率促进企业创造工作岗位,从而降低了失业率,此即技术进步的“资本化效应”7. 技术的研发、应用过程创造就业岗位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本身就需要高技能劳动力的大量投入Daron Acemoglu(2002)认为在过去的60年中,技术进步呈现出技能偏好型的特点计算机的使用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导致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人工智能在对程式化的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劳动力需求。
根据智联招聘《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比2016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79%,是2016年第一季度人才需求量的近3倍 而根据德勤的研究报告,在过去的35年里,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增加了6.5倍,编程和软件开发人员增加了将近3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全球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在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劳动技能转化需要的时间较长,难免存在结构性失业但是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长期来看,会有越来越多满足岗位需求的劳动者8. 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开辟了新的生产空间目前全球约有21%的陆地面积是沙漠,如果将沙漠改变成可以储水的土壤,人类的生产活动范围将被极大地拓展大量的生产活动会在沙漠地区展开,拉动当地和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二、新古典的劳动力需求模型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途径是多样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从新古典的劳动力需求理论来看,劳动力需求决定于其边际产出企业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劳动力的需求在短期内,假定只有劳动可变,当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即w=MR×MPL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因此w=P×MPL假定产品价格不变,名义工资不变,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MPL,这样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产品,企业会继续雇佣劳动直至等式成立长期来看,资本水平也会改变如果假定企业生产的目标是在给定产量Y0下的成本最小化,那么用较少的劳动力投入就可以达到原来的产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假定生产函数为Y=AKɑL(1-ɑ)那么,劳动力的需求函数为技术进步时,A增加,在給定产量Y0不变的假设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但是,如果放松产量固定的限制,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生产成本会下降,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扩大了消费需求,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扩大生产规模,继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随着技术进步,总需求也会增加;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就决定于技术进步率及其引发的总需求增长率的相对大小,也就是总需求的技术弹性,如果这个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就是增加就业的,如果小于1,技术进步就是减少就业的,如果等于1,技术进步对于就业就是中性的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三、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增加了就业总量如上所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取决于总需求的技术弹性短期看,技术进步率对需求的影响可能较小,长期内总需求的技术弹性可能会比较大。
因此,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可能降低就业,在长期内可能增加就业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美国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虽然目前较难获得关于技术进步率的数据,但是从图1来看,美国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其一,自1959年以来,美国的就业人数和总人口是同步增长的1959年1月美国总人口为1.76亿人,2017年12月总人口增长至3.27亿人,在此期间,美国就业人数从6386.8万增长到1.54亿其二,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失业率没有显著变化虽然就业率存在短期波动,但失业率并没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当前美国的失业率为3.9%,低于历史上大多数时期从美国的历史数据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目前并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失业这就表明技术进步总体上是增加就业的,不是降低就业的技术可以替代一些程式化的工作(routine jobs),例如收银员、搬运工人等的工作,但技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仍然有一些人类所具备的能力是很难被技术实现的,例如决策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创造力等Autor(2003)等学者认为计算机与从事程式化工作的劳动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