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第三章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鲁教版必修2)(1).doc
2页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典题欣赏】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2008年年底,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原材料价格逐渐下降,但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材料二 下面为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优势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和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3)从地理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解析:攀钢位于内陆地区,劳动力价格低,且附近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随着市场对钢铁需求量的减少,两家钢铁企业开始减产、限产,为此,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更好地提高竞争力答案:(1)附近有铁矿、煤矿,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靠近水电站,可满足企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劳动力成本低2)钢铁需求量减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3)利用“黄金水道”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利用攀钢的资源优势初炼钢,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深加工,再利用宝钢的品牌优势和接近海港的优势出口点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水源、资源等方面社会因素:经济、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
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环境客观上对工业的区位有影响,主要是有污染的工业,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对工业具体布局有客观要求例2 北部湾经济圈包括广西、广东、海南沿北部湾地区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圈后的又一沿海区域经济区读北部湾经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北部湾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位置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海南岛西部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仅从全年盛行风向的角度考虑,该钢铁厂布局的最佳区位选择应是( )(3)南宁重点规划发展铝加工产业,试分析该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近年来,广西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这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解析: (1)北部湾经济圈的位置优势,从图中可判读:临海,紧邻东南亚,是大西南出海通道,并与发达的珠三角相临交通优势:海陆交通便利,港口优良,铁路、公路、航空等与内地、珠三角、东南亚各国相通。
(2)海南岛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有严重大气污染的重工业应分布在偏西部,D最合理 (3)铝加工产业需要充足的原料;便利的交通;铝矿冶金需丰富的能源;该区域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廉价而便利;人口众多,市场消耗大,农业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副食品和原料4)广西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和广西地区都有影响,珠三角地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通过产业转移缓解压力,为它进一步产业升级提供机会,提供空间,为珠三角提供支持,提供腹地答案:(1)临近海洋,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邻近港澳,是我国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 多优良港口,海岸线长,临近印度洋—太平洋航线;有多条铁路与内地、珠三角、东南亚各国相通 (2)D (3)铝矿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等4)为珠三角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缓解了珠三角资源的紧张状况;缓解了珠三角的环境压力;为珠三角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 点评: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意义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全面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使之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框架内的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项目,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内容,拓展和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推进海上东盟建设,实现陆地合作与海上合作的结合;有利于扩大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创造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共同吸纳与更合理地运用国际资本和外部资源,促进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的国际经贸合作,推动东亚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经济合作平台,促进相关国家加强沟通,消除障碍,互利共赢,有利于区域内各国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和比较优势,互利互补,促进产业转移与分工,合力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加速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拓宽经贸合作的渠道,加速本区域经济的联系,提高相关各国的经济活力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