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遵义会议会址导游词现场考试3100字.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3514905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4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遵义会议会址导游词现场考试3100字    遵义会议会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国民党二十五路军(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现在我们就从大门进去参观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毛泽东于19xx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主楼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19xx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xx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作战室)、周恩来办公室兼住室、朱德与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等遵义会议会议室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周恩来办公室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 、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办公室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一床棕黄色的老式俄国毯室内一角有一对铁皮公文挑箱窗下的红漆九屈桌上有铁座马灯、军委会信 、信封、毛笔、红蓝铅笔等物件壁上挂竹斗笠、狗版手枪(康克清所用)、望远镜以及朱德和康克清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窑洞前的合影,为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所摄朱德忠通而又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英姿飒爽的风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 作战室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 、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桌然、彭德怀、杨尚昆,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xx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旧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当年在军委总司令部工作的作战局长彭雪枫的办公室兼任室以及作战局的参谋人员孔石泉、罗舜初、黄鹄显、总美等的住室,也一一按原貌复原红军宣传标语遵义会议会址楼房的房间里,留下许多当年红军写下的宣传标语——中国共 产 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不当无钱的白军,拖枪过来当红军!不发欠饷不打仗!(针对白军宣传)继续消灭王吴军阀胜利!(王指贵州军阀王家烈,吴指国民党追剿军纵队司令吴奇伟) 赤化全贵州!学湖南打土豪,士兵不打士兵,工人不找工人!红军离开遵义后,房主强迫工人将所有的红军标语铲掉,泥水工人怀着热爱红军的深厚感情,机智巧妙地用石灰水将所有的标语覆盖起来解放后,经过认真清理,多数标语仍清晰可见,重新展现在墙上跨院紧挨会址主楼的跨院,当年是军委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的地方机要室、译电室、油印室以及机要科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住室现在,会址我们参观完了,要进一步了解长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得去里边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了。

      遵义会议陈列馆于20xx年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知己落成,陈列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有2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和680米长的展线,展出文物及图片资料400余件、文字资料约2万字,分为“星火燎原”、“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突破乌江”等部分,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和雕塑、绘画、场景、以及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精心布置,系统全面的再现了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活动情况遵义红军山又叫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不过遵义人都叫红军山步出会址,路过扬柳街一侧的红军总政治部驻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人们尊称为“红军山” 贵州遵义红军山纪念碑位于遵义市小龙山上,陵园正面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 红军山烈士陵园由“红军烈士纪念碑”、“邓萍烈士之墓”、“红军坟”、“青松堂”、“翠柏园”、邓萍烈士牺牲情景雕塑、红军卫生员给穷人治病情景雕塑、钟伟剑烈士雕塑组成红军烈士纪念碑”:19xx年为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而修造整个碑高35米,碑上镌刻着19xx年11月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碑的外部由四个头像托着一个大圆环,四个头像代表老红军、青年红军、赤卫队员和女红军圆环外面有28颗星,寓意中国共 产 党二十八年的奋斗历程(1921--1949)和遵义会议永放光芒邓平将军墓修建于19xx年,墓字铭为张爱萍将军题写19xx年2月,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战斗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侦察敌情时,不幸被敌人流弹击中光荣牺牲,时年27岁,是红军在长征中牺牲职务较高的一位高级将领红军坟”:是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烈士墓,墓名是毛泽东手体集录红军一战遵义后,在遵义东南桑木垭为群众治病时牺牲,后被群众传为救苦救难的“红军菩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 产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在贵阳刻下了永恒的印记第二篇:遵义会议会址 2100字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xx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

      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19xx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从19xx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

      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 、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 、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

      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一床棕黄色的老式俄国毯室内一角有一对铁皮公文挑箱窗下的红漆九屈桌上有铁座马灯、军委会信 、信封、毛笔、红蓝铅笔等物件壁上挂竹斗笠、狗版手枪(康克清所用)、望远镜以及朱德和康克清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窑洞前的合影,为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所摄朱德忠通而又慈祥的面容配以康克清英姿飒爽的风姿,不难想见他们共同度过的艰苦曲折的革命春秋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桌然、彭德怀、杨尚昆,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xx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旧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当年在军委总司令部工作的作战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