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项目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doc
9页3 , . s, , , 国家能源应用技术探讨及工程示范项目 “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应对全球气候改变及电网面临的重大挑战,依据《“十二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能源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领导在“关于建设坚毅智能电网的报告”上的重要批示,建设智能电网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必定需求为了提升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设计和制造实力,推动我国输配电制造业向节能、降耗、环保、高效的智能化方向转变,以推动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支撑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化应用和工程建设,能源局启动能源行业科技装备研制与产业化示范 “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 重大项目,重点攻克关键技术、完成关键设备研制、建立试验检测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标准体系、进行工程应用示范依据该项目实施方案支配支配,发布“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综合考虑本项目的特点,确定托付“国家能源输配电设备研发(试验)中心”作为项目的组织单位,编写项目申报书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可申请本项目的课题,对于具备三个以上优势单位的课题,通过专家论证确定课题的担当单位项目论证和课题论证同时进行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称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2、项目总体目标本项目总体目标是从智能电网的输、配、用电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为动身点,分别对智能配电网系统技术、智能变电站爱护限制系统关键技术、超高压开关设备传感技术、智能变压器设备及智能组件、智能配网开关设备、智能化低压配电装置关键设备开展技术探讨并进行设备研制,依据条件进行工程应用示范,进行试验技术探讨并建立智能化输配电设备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并并在以上探讨基础上形成输配用电产品标准及试验标准3、项目的课题设置课题1:智能配电网系统技术探讨与设备研制探讨内容:(1)智能配电开关研制,具备对馈线的电量及非电量信息的监控和故障信息上传、处理功能2)智能配电终端实现智能限制终端的自组织、自管理,实现针对智能配电网的爱护、测量、限制、计量、通信一体化方案,提高电网的可观测性3)智能集中抄表终端可收集、处理存储智能电表信息数据,能与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4)高级配网监控与管理系统包括:基于MAS的智能配电网快速诊断“自愈”系统、智能配电网快速仿真和建模系统(D-FSM)、高级配电网管理系统、停电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网预警专家系统、智能电网生产管理系统PMS六个系统考核指标:研制微网综合限制管理系统,可实现微网综合监视与统计,全面的分布式电源、负荷监控,有效的间歇性电源发电预料、负荷预料,电压/无功及功率限制,微网经济调度国拨经费:100万元课题2:智能变电站爱护与限制系统关键技术探讨及设备研制探讨内容:(1)智能变电站中继电爱护的整体架构探讨爱护和其他功能(比如测控、合并器、智能终端)如何集成,装置就地化实现的可行性探讨采样值及GOOSE组网是否存在优点,对爱护装置的影响,以及目前爱护的配置原则的适应性2)智能电网中稳定限制与继电爱护的结合探讨智能变电站内广域爱护接线、探讨站内广域爱护性能3)变电站集中式及自适应继电爱护探讨探讨爱护优化、集中式爱护以及自适应爱护4)不同形式互感器爱护的适应性分析探讨电子式互感器的特点、多种互感器混用对不同爱护的影响以及通信环节对爱护的影响考核指标:完成就地化爱护、测控、合并器、智能终端四合一装置,智能变电站内稳控装置,自适应爱护成果的爱护装置,能适应多种互感器混用的爱护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国拨经费:200万元课题3:超高压开关设备传感技术探讨及其装置开发探讨内容:(1)超高压开关设备机械特性监测技术探讨及其装置开发包括:新型机械特性传感器技术的探讨,机械特性监测技术的探讨,机械特性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及机构故障预料技术,综合推断技术2)超高压开关设备局放监测技术探讨及其装置开发包括:高信噪比、高带宽、抗电磁干扰性能优异的内置式GIS局部放电信号测量传感器的研制,高频局放信号的放大电路、高速采样电路的研制,GIS典型局放信号特征库的建立,海量数据实时传输、存储技术的探讨3)纯光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研制包括全光纤电流传感头的研制,温度补偿技术及数字闭环限制技术的开发考核指标:完成定位专家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纯光学电流互感器;完成机械特性监装置的研制和机械性能专家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完成局放监装置的研制国拨经费: 410万元课题4:智能变压器设备及智能组件研制探讨内容:变压器运行关键特征参量、传感器、埋设方法及信号传输方法、接口探讨;特征参量数字化、信息化探讨,有效、牢靠的状态监测、限制体系关键技术探讨;智能变压器中智能组件的主IED的综合评估系统的探讨;测量IED、限制IED、监测功能组之间通信探讨;智能组件中监测功能组一般包括油气及微水监测IED、局放监测IED等。
考核指标:完成变压器监测、限制新技术的探讨与评估,筛选关键特征量,建立合理牢靠的状态监测与限制体系,实现变压器运行状态的数字化、信息化监测、限制建立智能变压器运行和状态评估模型,建立相应的评估算法和标准,实现智能变压器对自身状态精确评估;建立完善的智能变压器通信接口,实现状态修理建立智能变压器与智能电网及其他职能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及协调限制数学模型及限制算法国拨经费:210万元课题5:智能化输配电设备试验方法探讨及试验检测平台的建立探讨内容:(1)智能开关设备及智能组件研制对各部分IED相应的参数进行监测、实时显示监测数值、进行故障报警,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主IED进行分析主IED通过汇总分析各个IED的数据,对开关的综合状态给出评估及故障预警从而完成智能开关设备的功能实现可以测量数字化、限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的智能开关设备,实现能自我状态评估、自诊断的智能开关设备,并在智能电网中得到试点应用2)智能化输变电设备试验技术探讨通过对智能化隔离开关开合母线充电电流试验方式1试验过程中的VFTO、TEV试验及测量技术探讨,高电场强磁场下智能输变电设备影响技术探讨,智能输变电设备试验测控技术探讨,负载条件下的智能输变电设备功能试验技术探讨,智能输变电设备动态模拟试验技术探讨,智能输变电设备局部放电检测及其他关键检测系统校验技术探讨等,建立智能输变电设备的容量、绝缘、功能、校准、电磁兼容、动态模拟试验等关键检测试验条件。
最终满意智能输变电设备的型式试验条件,形成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试验检测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考核指标:(1)开关本体的主IED(开关综合状态评估所须要的专家系统,包括开关机械特性监测功能);局部放电监测IED;SF6气体密度及水分含量监测IED;避雷器监测IED;开关本体智能终端、开关本体合并单元2)建立评价VFTO、TEV对智能输变电设备影响的试验系统,并能对智能输变电设备开展相关试验;建立智能输变电设备的电磁兼容试验系统,开展电磁兼容相关探讨工作;建立智能输变电设备的关键检测系统的校验系统,开展相关探讨工作;建立智能输变电设备的动态模拟试验和功能测试系统,开展相关探讨工作;建立智能输变电设备的容量和绝缘试验系统,开展相关探讨工作;对一台智能输变电设备进行型式试验国拨经费:1750万元课题6:智能化配网开关设备研制探讨内容:(1)研制环保型柱上开关设备包括:探讨新型SF6混合气体绝缘介质或N2绝缘介质;探讨配永磁操作机构具备数字化测控技术的柱上开关 (2)探讨、开发风电场杆塔内用40.5kV气体绝缘负荷开关灭弧室;探讨、开发风电场杆塔内用40.5kV气体绝缘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熔断器安装筒;探讨、开发风电场杆塔内气体绝缘负荷开关柜、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完成风电场杆塔内气体绝缘负荷开关柜配用的接地开关设计;解决绝缘、密封、传动问题。
考核指标:完成环保型柱上开关设备设计、样机加工、型式试验及技术鉴定完成负荷开关柜、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的样机加工、型式试验及技术鉴定国拨经费: 180万元课题7:智能化低压配电装置关键设备研制与产业化示范探讨内容:探讨具有智能限制、双向通信、区域联锁、负载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的智能化低压配电装置的关键技术及典型智能化开关电器产品开发考核指标:完成智能化万能式断路器,额定电流3200A、6300A;智能化塑壳式断路器,额定电流160A、250A、630A和1250A;智能化转换开关电器,额定电流1600A;高性能小型断路器,额定电流125A的研发工作,以及相应的智能化低压配电装置系统集成,具有智能限制、双向通信、区域联锁、负载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国拨经费:400万元课题8:智能化输配电设备关键技术标准项目探讨探讨内容:建立我国智能化输配电设备标准体系,完成智能化变压器、智能化电抗器、智能化罐式断路器、智能化GIS、高压开关设备和限制设备数字接口、智能型爱护测控设备、输变电设备智能化监测装置、微电网爱护智能设备、特高压输配电户外专用绝缘系统、智能开关电器牢靠性等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满意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要求。
考核指标:完成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标准体系;依托专业标委会完成15项目左右智能电网输配电关键设备技术标准国拨经费:250万元三、留意事项1. 课题申报者应依据本项目申报指南编写《课题申报书》、《课题概算书》2. 课题必需由法人(单位)提出申请,法人是课题依托单位,且必需指定一名自然人担当课题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申报只能有一个课题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课题的协作单位不能超过5家3. 课题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担当国家科技支配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 4. 课题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龄在55岁(含)以下(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3)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5)过去三年内在申报和担当国家能源科技支配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5. 申请者提出的国拨经费申请不得高于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国拨经费限制额,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应低于1:1,否则不予受理 6. 课题申报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1月15日(周一)17时。
课题担当单位于截止日期前,将打印版申报书和电子版光盘报送至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7.询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卢琛钰 孙嘉弥联系:010-68505659 6850569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邮编:10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