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句: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docx
13页宋词名句: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译文]四周的看客折手笑我狂放不羁,狂放不羁又碍谁什么事! [出典]刘克庄《一剪梅》 注: 1、《一剪梅》刘克庄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2、解释: 余赴广东:这一次刘克庄是到广东潮州去做通判(州府行政长官的助理) 实之:王迈,字实之,和刘克庄唱和之作许多 束缊(音同“运”):用乱麻搓成火把 诗囊:装诗书的袋子 元:为首的 王郎:指王迈 刘郎:指自己 胡床:坐具,即交椅,可以转缩,便于携带 3、译文1: 举着捆麻火把在夜里走了十里有余,只顾得挑着诗囊赶路却丢掉了衣囊天气严寒道路湿滑马蹄都冻得发僵,原来是王先生实之来送刘先生克庄。
酒喝到半酣耳根子发热谈论着文章,论说声惊倒了邻居的墙推倒了胡床旁观的人拍手笑这两人太粗梳狂放,我们回应说粗疏又怎样狂放又怎样! 译文2: 举着用乱麻束成的火把,在天亮之前,我赶了十多里路,挑走我的诗书文章,扔下诸多衣服与行囊,预备赴广东潮州做通判天气严寒,道路很滑,连马蹄都冻得僵硬了,我们行动极为困难前来送行的一帮人中以好友实之这个姓王的为首,他们一伙人远道而来,亲送我这个姓刘的郎君浓浓夜色里,他们一群人聚在风亭之中,为我饯行我们高举酒杯,痛饮离别之酒,直喝得耳根子发热,腮帮子发烧兴致一来,不由得高谈阔论,诵诗吟词,说文道章,豪言频发,壮辞迭出,语惊临座,言震四周大家越说越兴奋,越兴奋越喝酒,越喝酒越兴奋,循环往复,以至酒醉人狂,手舞足蹈,推倒了屏风,掀翻了交椅临座的食客都被我们吸引住了,纷纷拍手取笑我们的放纵无羁与疏放傲慢岂不知,人生在世,难得知音相遇,疏放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傲慢一点又有什么阻碍呢! 4、刘克庄的生平见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5、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辞词,它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忧愤肤浅、豪情激越,表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
词的上片写连夜起程,王迈为其送行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地描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枝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束缊”,是乱麻捆起来,做成照明的火把,“宵行”,由《诗经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转化而来,示意远行劳累之意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书生本色,诗囊里都是他的心血结晶,那肯轻易抛掉呢!诗囊里装着他的诗篇,也装着他的一腔豪情满腹抑郁 “天寒路滑马蹄僵”,一个“僵”字,写尽了艰难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下句的“王郎”即王实之刘克庄赞扬他:“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满江红·送王实之》)反映出对他的敬重、赏识 在刘克庄奔赴广东之际,他夜半相送情意之真挚,已然可知刘克庄自称“刘禹锡”,是以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刘禹锡曾因挖苦朝中新贵被贬刘克庄则因《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见”之句,被人指为“讪谤当国”而被罢官 在此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职他在《病后访梅九绝》中有一首诗说:“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其愤慨怅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现得特别清晰,与唐代的诗豪刘禹锡相比,亦觉无愧。
此时到广东做路一级的官,他“不以入岭犯难”,然内心如刘禹锡式的不平之气,是不会遽然消逝的 过片“酒酣耳热说文章”,从构造上说,是上片情节的结局又是可作为下片的开端,顺势翻出新的情节,安排颇显匠心酒酣耳热”表现了酒逢知己的欢快,同时又是词人热忱奋勉,兴会正浓的时刻 词人避开朋友间碰杯换盏的次要情节,而径直写出“说文章”的一幕,可谓擅长剪裁说文章”极含蓄地示意他们对时事的评论、抱负的抒发,以及对忧愤的倾泄 王实之秉性刚直,豪气干云人称子昂、太白刘克庄也是言谈雄豪,刚直无畏惊倒邻墙,推倒胡床”两句,正是他们这种英豪气质的形象表现前句写客观反响,后句写人物举动两个狂士捋袖豁拳,乘着酒兴教导江山,语惊四座,全无顾忌,邻座惊傻观者竖发,全与我无关这种形象的夸饰淋漓尽致地张扬了二人的豪气 “旁观拍手笑疏狂”,设想,若有旁观者在此,必定拍手笑我二人疏狂疏狂”,意为不受拘束,尽情任性拍手笑”是一种不被他人理解的表现,对狂者来说缺乏惧,倒起着反衬作用刘克庄与王实之在志士受压、报国无门的时代,将心头的积郁,化为剧烈的言词、不寻常的行动,自然会被称为“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态度明确坚决,可谓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动人。
有此一句,通篇振起 这首词把一次友人的饯别,被词人装饰地很像一出动人的独幕剧在形象描写中,着重写人物的动态,从中表现感情的进展变化,始而愁苦,继而激愤,最终是大方奔放,以“风霆惊座”、冲决邻墙之势,将剧情推向高潮,避开了谈论在刘克庄的词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6、这是一首描写友人送别的词,原来离人心上秋,总是会带点愁绪的但是这首词却是节奏明快,豪放疏朗 上阙开篇点题,词人整理行李,连夜预备上路束缊,是把乱麻捆在一起,做成照明的火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顾此失彼,不知如何整理,几经取舍,打算携精神食粮上路,颇有手忙脚乱的书生本色三句话,词人秉火落拓夜行的形象如在眼前天寒路滑马蹄僵,引出天气与路况的恶劣,连马匹都冻僵,何况是立刻之人?束缊宵行的凄楚和困难感同身受偏偏如此孤独凄清的晚上,竟然有朋自远方来送行,情感自冷而转暖,友人间的深情厚意,虽不明言,却渲染十足短短六句词,时间、地点、人物、天气、动作、情节俱备,是典型的大写意画笔法,用笔寥寥,却进得深山藏古寺的意趣友人送行如此简洁的一件事情,词人却写得一波三折,生动逼真,刘克庄的功力可见一斑上阙尾段友人的消失,为下阙的开端埋下伏笔。
下阙承接上文,既是送行,必不能无酒,是以两人对饮对谈启幕,情境自室外转入室内,连接自然友人不畏寒冷,亲来送行,其情其义不言自明如此挚友送行,自然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酒酣耳热之际,教导江山,激扬文字,顺理成章之事或许你我皆有如此之经受,好友对座,漫谈终生快意事,得意处拊掌大笑,全然不顾旁人侧目词中二人皆是性情中人,彼此惺惺相惜,纵论天下,得意也好,失意也好,彼此心领神会如何表达此等酣畅淋漓?一连两个动作——“惊倒邻墙,推倒胡床”,一惊一推,二人豪迈不拘小节,相知相得的情态,表露得淋漓尽致,全词的高潮顺势掀起这里词人的描写仿如有移动之镜头,先以二人对酒当歌为特写,然后镜头渐渐移动至旁观者,以旁观者的反响衬托二人的与众不同旁观者未必都是透彻的,看到他们放浪形骸,不免要取笑他们既疏且狂此时词人大呼“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说明心迹,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态度明确坚决,雄放恣肆,通篇气概由此振起,却又于此潮处嘎然收笔,只留下不绝余响,任人细细回味与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别离送行的诗词总是借物言情居多,本词独辟蹊径,全篇就如一出戏剧,场景、人物、动作各得其妙,高潮迭起,镜头感剧烈,声乐感十足,全篇不用一字言情,而送别之情、知己之情却又全透在字里行间,小题材现大境地,堪称送行词的佳作。
词是内心感悟的文字传达,每首词,不同人读,便会勾起不同的故事《一剪梅》于我,是青葱岁月的印记,当年喜爱读“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喜爱吟诵“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都是些离愁别绪的诗词,但是自我们的口中读出,也不过是少年不识愁味道的强说愁罢了,以当时的阅历,怎能明白其中的味道?正如自从我乱翻书时惊艳于《一剪梅》后,我们又每天“疏又何妨,狂又何妨”了,那时正是当得起既疏且狂的年纪现在的我们,即使有“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心,也已经没有“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气力了少年不识愁味道的年月最终远去了只是当时已惘然 7、词人刘克庄被贬赴广东任提举常平官,连夜起程,好友王实之星夜前来送别,一起饮酒这首词绘声绘色地描绘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王实之秉性刚直,具英雄气质,刘克庄也是言谈雄豪,刚直无畏,两狂士乘酒酣耳热,高谈阔论,言词激越,所以“惊倒邻墙”,也引来“旁观拍手笑蔬狂”刘克庄与王实之在志士受压、报国无门的时代,把心头的积郁化为剧烈的言词,不寻常的行动,自然会被称为“蔬狂”,而词人反以“蔬狂”自傲,所以洪亮地答复“蔬又何妨,狂又何妨!”是如此的明朗坚决,雄放恣肆,豪情动人。
确实,人生有的时候不妨疏狂一下,何必总是压抑自己委屈求全,又何必把自己包得那么紧!! 8、这首《一剪梅》词刻画了共性鲜亮的词人刘克庄自己的形象他性情豪放不羁,珍重友情,醉心于诗词文章请看,这位词人擎着火把,夜里长途跋涉,把衣囊都丢掉了,却单单挑着诗囊这不是一般的马虎,在他的心里,精神生活远远重于物质生活词人和来饯行的朋友在风亭团聚,尽情豪饮,酒酣耳热,纵谈文章,喊声山响,把胡床都推倒了当旁观的人笑他俩疏狂的时候,它更是和朋友一起高呼:“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真是醉态可掬,到达了忘我的境地这不是一般的疏狂,与其说词人是醉于酒,莫若说是沉醉于臧否文章的忘情谈论——这真是一幅鲜亮得意的自画像 这首《一剪梅》词还刻画了共性鲜亮的友人王实之的形象他性情珍重友情,豪放不羁,醉心于诗词文章请看,这位友人不顾“天寒路滑马蹄僵”,在寒夜赶来为朋友在风亭置酒饯行在他心里,朋友情分万分宝贵见到朋友后,没有半点歧路沾巾的悲切,而是尽情豪饮,酒酣耳热,纵谈文章,喊声山响,把胡床都推倒了当旁观的人笑他俩疏狂的时候,它更是和朋友一起高呼:“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真是醉态可掬,到达了忘我的境地。
这不是一般的友情,而是建立在诗文投合根底上的高雅深情与其说这位友人是醉于酒,莫若说是醉于情——这真是一幅鲜亮得意的友人画像 9、古人说了的,“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我既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所以也就走不进“乐水”、“乐山”的境地,倒是古人的“破钵芒鞋自可乐”这句话,我喜爱,并且总于似梦非梦中,想见一个游僧或者远古的文人,着一双草鞋,携一只边沿残缺的碗钵云游天下,其情其境,逍遥拘束,最是满意 逍遥归逍遥,满意归满意,那究竟只是一种对现实心虚的躲避这种心虚的躲避,经常是由于世间的苦恼,而这世间的苦恼,多半出自人事的纷争、利益的冲突、夹缝中的委屈……这样,就有了远古的文人们“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豪迈,就有了“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寒山酌白云”的闲适 10、宋朝的诗人和词人酒量和兴致一点也不亚于唐朝的诗人们先看一首南宋最出色的词人辛弃疾(据《全宋词》统计,辛弃疾存词629首,是宋人词集中最丰富的一家)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乐,要愁那得工夫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还有《木兰花慢》:“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带酒只依旧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不过大诗人陆游关于酒的诗词远远多于辛弃疾且看《醉歌》:“我饮江楼上,阑干四周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宫方我吸酒。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