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x
6页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Summary:目的 分析评估针对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选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医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资料共计68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水平和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Keys:人文关怀护理;恶性血液病;焦虑;抑郁恶性血液病是一种血液系统中的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都是其具体的体现,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恶化程度,较长的治疗周期以及较弱的预后临床医学方面通常借助于化疗的方式对肿瘤生长进行控制,让患者的生存周期延长,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胃肠道反应问题以及神经毒素等一些副作用,让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与此同时,疾病本身就是一个应激源,对患者造成的压力让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愈发严重临床方面在治疗时通常更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以及生存时间的延长,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变化以及生存质量的水平,而制定针对于患者个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的焦虑度下降,这对于临床医学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1]本文探索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实际应用成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医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资料共计68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女分别23例、11例,年龄20岁至57岁,平均年龄(41.27±5.87)岁;观察组男女分别22例、12例,年龄19岁至59岁,平均年龄(42.33±4.19)岁组间患者的常规资料相近,可以对比(P>0.05)1.2 方法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用常规护理方式,针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基于此前提上配合人文护理第一是加强基础性护理工作,在护理中构建护士岗位责任制度,要求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辖的患者进行全过程并且连续性的责任护理模式,提供更加具体且具有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在患者入院之后,责任护士需要第一时间接待患者,为患者介绍病区的具体环境以及护理人员,还有作息时间,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内容,让患者产生了解,帮助患者评估病情,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监督患者的心理状态,确定护理的级别,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和指导,保障生活方面的护理成效。
每天在晨间随医生查房问候患者,提供针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服务第二是要加大针对于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针对患者除了每周每月的定期健康教育宣传之外,也需要加强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按照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健康需求还有文化层次讲解恶性血液病的相关知识内容,治疗方法和康复途径,帮助患者更为客观的掌握自己的疾病,提供多样化的指导,让患者获得更有益的帮助[2]在患者的床头可以贴上提示性的卡片,注明口服药物要求,并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将各项检查结果告知给患者,使其了解,帮助患者稳定心态,让患者了解病情,配合治疗,提高康复性效果第三是要提供营养支持护理,要结合患者的营养水平以及体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食谱,饮食方面遵循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的原则,少食多餐,科学搭配,严禁食用生冷,辛辣,刺激等不良的食物如果患者存在进食困难的情况,则可以提供肠外营养知识,让患者的蛋白质消耗减少,让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更强1.3观察指标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分数差异,对比组间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差异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2.1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差异分组SASSDS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n=34)56.53±5.7242.41±5.0357.83±6.2541.46±3.81对照组(n=34)57.24±5.8750.69±5.3457.39±6.0850.79±4.84t0.5056.5810.2948.832P>0.05<0.05>0.05<0.052.2对比组间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对比组间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分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观察组(n=34)32(94.12%)33(97.06%)对照组(n=34)25(73.53%)24(70.09%)X25.3148.785P<0.05<0.053 讨论人文关怀护理从强化基础护理,增强健康教育以及个性化护理等多个方面着手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多元不良情绪表示感同身受和理解支持,让患者了解这些负面情绪,对自己的疾病发展具有的消极影响,安排患者的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帮助疏导患者的情绪,调节患者的不两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加关键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还可以用一些正面积极的案例来鼓励患者,让患者更愿意配合到医疗工作中,消除心理上的隔阂,保持稳定的情绪,让治疗工作更顺利的推进实践。
研究表明[3]良好的心态在免疫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展现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促进肿瘤的自限甚至被消灭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Reference:[1]任敏育. 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4,11(09):112-114.[2] 雷鑫,赵静,闫立秋. 人文关怀在恶性血液病初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2):1599-1600.[3] 方舒,陈兰,林丽清. 人文关怀式路径护理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与上肢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8):136-13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