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药剂量换算.ppt
25页药理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药理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给药剂量换算给药剂量换算v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v二、体表面积法v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v四、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v五、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v六、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 目前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X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 =X mg/kg×70kg×0.018/0.2kg =6.3 X mg/kg.即: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即: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6.3倍 依次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v小鼠的剂量=Xmg/kg×70kg×0.0026/0.02kg=9.1X9.1X mg/kg.v豚鼠的剂量=Xmg/kg×70kg×0.031/0.4kg=5.42X5.42X mg/kg.v兔的剂量=Xmg/kg×70kg×0.07/1.5kg =3.27X3.27X mg/kg.v猫的剂量=Xmg/kg×70kg×0.078/2.0kg=2.73X2.73X mg/kg.v猴的剂量=Xmg/kg×70kg×0.06/4.0kg=1.05X1.05X mg/kg.v狗的剂量=Xmg/kg×70kg×0.32/12kg =1.87X1.87X mg/kg.v注意:人的临床剂量通常以×mg/d来表示,这时我们要把它转化成×mg/kg才能以上式来折算。
如:某药,成人15mg/次,3次/d计算大鼠的等效剂量大鼠的等效剂量=45mg/70kg×6.3=4.05mg/kg.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来编制这样一个简表 说明1.这个表虽然是以体重的比来计算剂量,但实际上计算的是体表面积这个折算系数实际上就是已经把体重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折算过来了的如:一个70kg的人平均体表面积是1.73m2, 一只200g大鼠的体表面积约305cm2. 按体表面积来算,那就是要算于它们单位体重所占的体表面积的比值,也就相当于它们的剂量比人:1.73m2/70kg=0.02471 大鼠:305cm2/200g=305×10-4/0.2=0.1525大鼠剂量/人的剂量=大鼠比表面积/人比表面积=0.1525/0.02471=6.17说明2:这种换算关系的前提是: 各种动物对某药的敏感程度是一样的在上述的折算关系中,我们是没有考虑到种属差异的我们理想地认为,对任何药物,各种动物和人的敏感程度是完全一样的这是我们折算等效剂量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例如:Ø犬对发汗药不敏感,而对流涎药比较敏感;Ø大鼠无胆囊,对利胆药及有明显肝肠循环的药物与其他 动物差别较大;Ø鼠和兔对催吐药不敏感,而犬、猫则较为敏感;Ø抗凝血药(毒鼠强等)对小鼠特别敏感,中毒剂量可以 比其他动物小数百倍;Ø抗胆碱类药物(阿托品,莨菪碱等),家兔有明显耐受性 (黑色家兔,特别不敏感,但新西兰家兔除外);注: 这个换算方法只是一个重要参考而已。
遇到有很大种属差异的药物或化合物,上述换算关系就相差很大了体型系数: 体型系数是人们根据不同动物的体重与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来的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体型系数不少动物(包括人)的体型系数在0.09-0.1 体表面积=体型系数×体重2/3 二、体表面积法 各种动物之间的体表面积比 如:一个70kg的人与一只200g的大鼠的体表面积: 人的体表面积=0.1×(70)2/3=1.722 大鼠的体表面积=0.09×(0.2)2/3=0.0306 体表面积比(大鼠/人)=0.0306/1.722=0.0177≌0.018 体重为20g 的小鼠的: 小鼠的体表面积=0.06×(0.02)2/3=0.00436体表面积比(小鼠/人)=0.00436/1.722=0.00256≌0.0026v为什么说,当实验动物体重不在标准体重的附近的话,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剂量就不那么准了呢? 我们用这个折算系数,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关系就是说,70kg的人对200g的大鼠,那么这个剂量完全准确的但如果大鼠不是200g,那么就会有偏差了。
这个偏差来源于体型系数的公式体表面积=体型系数×(体重)2/3注意,体表面积是与体重的2/3次方成正比的而我们按折算系数计算的时候,是直接按体重给药的也就是说,剂量是与体重成正比的,而不是与体重的2/3次方v以大鼠为例以大鼠为例v设人的剂量为设人的剂量为X mg/kgX mg/kg,体重,体重70kg.70kg.体重为体重为150g150g时: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剂量= 6.3 X mg/kg , 1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0.15× 6.3 X mg/kg=0.945X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体表面积=0.09 ×(0.15)2/3=0.02525人的体表面积=1.722体表面积比(大鼠/人)=0.02525/1.722=0.01466150g大鼠的总给药量为:X mg/kg×70×0.01466=1.0262Xmg/kg体重为18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总给药量=1.134 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总给药量为=1.162 X mg/kg体重为25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总给药量=1.575 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总给药量=1.4445 X mg/kg体重为300g时:按折算系数算:大鼠的总给药量=1.89 X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大鼠的总给药量=1.6331 X mg/kg 当大鼠体重小于200g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小;而大鼠体重大于200g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大。
当实验动物体重小于标准体重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小;而当实验动物体重大于标准体重时,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结果比按体表面积的结果要偏大 哪一种计算结果更准确呢?按实际的体表面积来算 哪一种计算方法更方便呢?按折算系数来计算尤其是对非药理、实验动物专业方面的研究来说 《药理实验方法学》所编的等效剂量折算表,按体重给药,只要大鼠体重(180-220g),则相对误差﹤5%,是可以接受的 四、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 五、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 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吸收的速度与药物的达峰时间相关联 吸收的程度与发挥作用的药量是相关的 绝对生物利用度F=药物吸收量/静脉给药的量我们谈到不同给药途径之间的换算,要用到绝对生物利用度通常我们以静脉为参照,来比较其它途径给药能达到静脉的百分之几来衡量 除此之外,在动物实验中,还有腹腔注射除了有吸收不太规则的缺点之外,其余方面很不错而且吸收一般可达静注的80~85% 第一:给药剂量可参照经验,最好亲自实验因为每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不一样的上述只是一种多数情况下的估计。
第二:能够不改给药途径时,尽量不改实验药量足够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改给药途径尤其是口服和静注之间有时按上述折算给药时,血药浓度相差太大第三:有时实验操作熟悉程度影响很大尤其是静注而口服途径一般来说,较易实现相对准确 六、LD50与药效学实验剂量的换算: 面对一个全新的化合物,无任何资料可参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设置剂量?急性毒性实验 LD50或者是最大耐受量(MTD)那么,如何根据LD50或MTD来选择剂量呢? 测出药物或化合物的LD50以后,取其1/10,1/20,1/30的剂量作为药效学的高、中、低剂量药效学的高剂量甚至可以取到LD50的1/5 常常以MTD的几分之一来定药效学剂量1/2或1/3是常用的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