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3页《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H标:1、 能够利用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屯性能,在做出预测的基础上检验自己的预 测;2、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3、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点:固体及液体导电性的探究实验教学难点:液体、人体、大地的导电性探究器材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1、 材料袋一共6只(内装钢尺等待检测导电性的物晶)2、 材料袋二共6只(内装检验装置)3、 由“水槽、烧杯、各种液体”组成的“液体导电性探究材料” 6组 教师演示实验等材料:1、 电路演示模板1套2、 “液休导电性探究材料” 1纽3、 材料袋1只(内装钢尺等待检测导电性的物品)4、 常见电工材料和电工工具若干5、 人体验电球1只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呈现贺卡工作的简单电路,通过创设线路断开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你们猜猜看,哪些物詁容易导电?哪些物詁不容易导 电?半线路断开后,把“钢尺、锯条、玻璃、铁钉、木头”等材料接入电路能否 把电路接通?)二、 固体材料导电性探究1、预测“钢尺、锯条、玻璃、铁钉、木头”等材料的导电性并填写“探究卡”实验探究卡用“ J ”表示容易导电用“ X ”表示不容易导电研究的物体预测实验研究的物体预测实验2、从身边寻找更多的材料,并预测它们的导电性。
3>实验检验实验要求:(1) 小组协作(2) 及吋记录4、汇报、概括并揭示课题 板书:导体和绝缘体三、液体导电性探究谈话:学科学就是要不断探索,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固态物体,让我们进一步深 入研究,看看液态物体的导电性如何呢?1、预测并填写“探究卡”实验探究卡用“ J ”表示容易导电 用“ X ”表示不容易导电研究的物体预测实验研究的物体预测实验2、 演示液体探究法边演示边强调分纽实验要求:(1) 夹上锯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在夹子上分别夹上一段锯条以增大接触面);(2) 不可把两段锯条靠在一起浸入液体中;(3) 提醒擦干前一种液体再做下一种液体导电性实验3、 分组实验4、 汇报实验结果5、 用验电球做“自来水、纯净水、河水、井水的导电性实验1) 验电球介绍并试验2) 教师演示实验3) 指出学生不成功的原因——装置简陋6、 液体导电性小结——口然界中的水都是能导电的,只有真正的纯净水才是绝 缘体——比如医院里的蒸倔水四、 人体导电性的探究1、 猜想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2、 验电球检验(请一个小纽同学上台,手牵手连起来并举过头顶,边丄两个同学各按住一•个触 点)3、 结论:人体是导体电流从这几个同学的身体中流过。
4、 安全用电教育(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V,相当于10节这样的一号干电池;通过的安 全电流是10MAo超过这个范I韦I就是不安全的!所以,我们平吋一定要注意用电 安全5、 行为判断并指出错误所在(书上35页的3幅图)6、 认识“小心触电”图标7、 由人体导电推知大地也是导体8、 顺势理解空气是绝缘体五、 联系生活,拓展巩固找常见屯工材料,及电工工具上的导体与绝缘体部分懂得绝缘体有防漏电、保 安全的作用六、 了解导体、绝缘体的相对性导体、绝缘体不是绝对的,为环境变化以后,绝缘体也可能成为导体比如,干 木头是绝缘体,但潮湿后就可能会导电课本第35页多个电器同吋接在同-•个 插座上的图)像右下角的这幅图这样“把许多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电器 连续使用吋间过长,都有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七、总结读——安全用电的顺口溜:水和人体都导电,安全用电记心间 电线不能晾衣衫,风筝远离高用线 湿布不能擦灯泡,修理电器要断电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方方而而,我反思如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严格遵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针对提出的问题,逐渐深入的开展探究活动从导入新课内容开始,激发学生的 兴趣,让学生主动说出导线的导电部分和不导电部分,再让学生猜一猜生活中一 些常见物体的导电性如何,并设计实验予以检验。
通过实验检验的方法总结出物 体的导电性能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Z后拓展思维,扩展到液体的 导电性和人体的导电性,最后用生活中的实例告诉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整个 过程完整,思路清晰,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H标在介绍“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的环节中,因为考虑不是很周到,没有给学生 补充有关半导体方面的知识,这样容易使学生认为生活中的物体只有导体和绝缘 体,容易让学生产生认识上的误区此外,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的调动不够成功,气氛不是很活跃, 这些都是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