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25530148
  • 上传时间:2022-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它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成为华夏文明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宋代不仅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更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葛金芳认为,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葛金芳 《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学术界成功颇多有关论文、著作数量十分丰富有关的论文如《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 王世英 《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 徐志新 《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 《现代财经》 2005年第11期、《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 易彪 《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 《生产力研究》 2009年第13期等,相关著作有漆侠的《宋代经济史》 漆侠 《宋代经济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以及和邓广铭合编的《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漆侠、邓广铭 《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知识出版社 1988年版等。

      另外,在古人留下的文章和著作中,亦能对宋代经济状况有个直观了解例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四库全书本 、洪迈的《夷坚志》 洪迈 《夷坚志》 中华书局 2006年版,除此之外,日本人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斯波义信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等都可做参考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下面我将从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三个方面对宋代经济发展做简要介绍一、 宋代的农业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耕地面积是经济实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宋代农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商品化程度提高厉文君在《宋代的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一文中将宋代农业与唐代做了一系列的比较,介绍到:“宋代国土小于唐代,但由于围田、圩田、湖田和梯田的大量兴修,耕地面积反而还要大于唐代 厉文君 《宋代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转型考略》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而且在粮食产量上,“天宝中岁入粮食数为 2506 万石,天禧五年(1021 年)岁入粮食数为 3278.2 万石宋代耕地面积只比唐代多 5%,而租税中的粮食收入却多 46%,说明宋代粮食平均单产较唐代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厉文君 《宋代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转型考略》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商品化程度提高方面,厉文君认为宋代农业有对应的四个特点:“其一,经济作物种类增加;其二,种植面积扩大并形成专业化生产;其三,商品率的提高;其四,园艺类著作大量涌现 厉文君 《宋代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转型考略》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而在郭旭的《宋代农产品商品化初探》一文中,作者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等在郭旭看来,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之所以提高,原因有以下几点官府消费......城市居民的增多,使粮食消费市场迅速增大少数经济专业区的形成,是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的新因素 郭旭 《宋代农产品商品化初探》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对于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赵亚凡和刘金岗归纳有四点一. 人口的增长和垦田的增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和必要的前提;二. 积极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三. 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四. 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及其商品化倾向 赵亚凡、刘金岗 《试析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 《农业考古》 2011年第4期二、 商业的兴盛商业发展到宋代,迎来了兴盛的时期。

      郭学信和张素英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大都市的形成,草市、墟市的繁盛与经济型市镇的崛起,商业活动的活跃......” 郭学信、张素英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和原因析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除此之外,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还包括有 初德维所说的 “......工商业者有组织的行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且宋代的对外贸易加强 初德维 《宋代的商业活动及特点》 《价格与市场》 1999年第11期任仲书、于海生认为宋代商业的繁荣,还得益于一个特殊的群体——“牙人”牙人是指在工商贸易活动中沟通双方买卖、收取一定佣金的群体在任仲书、于海生的《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影响》一文中,作者为我们指明了牙人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时在京城设市易务,“许召在京诸行铛牙人充本务行人、牙人内行人,令供通己所有或借他人产业金银充抵挡,五人以上充一保,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官者,许至务中投卖,句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如愿折博入官物者亦听,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请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送纳价钱。

      若半年纳,既出息一分” 马端临 《文献通考》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任仲书、于海生 《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 《史学集刊》 2003年第3期,另外,在宋金对峙时期,缘边榷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积极努力,宋代边贸活动呈现出兴旺与扩大之势同时也推动了内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任仲书、于海生 《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 《史学集刊》 2003年第3期所以,在他们看来,在推动两宋经济发展繁荣的诸多因素中,牙人群体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市场的发展上,出现了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其中农村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肖建乐在《浅论宋代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一文中就详尽说明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稗贩”,“市井繁阜商贾辐辏” 徐松 《宋会要辑稿.食货17之13》 中华书局 1957年版 ” 肖建乐 《浅论宋代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刘宰为镇江府丹阳县丁桥乡太霄观所撰的记中指出:“今夫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 《丁桥太霄观记》 刘宰 《漫塘文集 卷23》十家之聚的小村,亦有米盐之市,说明了当时农村草市的繁荣。

      三、 手工业的发展关于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王世英在《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中指出宋代手工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生产规模大这在矿冶业体现尤为显著第二,产量不断增长.这方面尚缺乏全面详实的史料不过产品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根据《文献通考·征榷考五》所记载的北宋一代矿产税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从宋初到神宗元丰年间,就有大福度增长,一般增长八、九倍,最多的是铅税,增长将近十二倍第三,生产技术的进步.由于把一些新技术运用于生产之中,使产品的质量大为提高第四,工匠数量空前增多据估计宋神宗时全国的手工业者可达八十万户左右,约占全国总户数的百分之五—一七 王世英 《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刘锡涛、肖云岭则以江西为例,详细说明了宋代江西手工业的发展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尤其在瓷器、矿业、纺织、木材、造纸、制茶等方面表现突出以景德镇为主的宋代江西制瓷业已成为当时江西重要的手工业之一它使江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日益突出 刘锡涛、肖云岭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概述》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江西的矿冶、造船、纺织、铜器制造等业在宋代也有发展。

      杨建宏则以潭州为例,介绍了宋代潭州酿酒、造船、矿冶和印刷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潭州手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的原因,一是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商贾往来频繁;商业经营突破市坊的限制” 杨建宏 《论宋代潭州区域的社会变迁——以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为视域》 《长沙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是十分关注的,学术界有关的论文、著作数量是很丰富的学者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要远远超过以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