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茵河航运精编版.docx
3页莱茵河航运莱茵河全年水量充沛,自瑞士巴塞尔起,两岸的许多支流,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多瑙河罗讷河等水系连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为了改善航运和生产水电,法国根据《凡尔赛和约》有权在巴塞尔下方将莱茵河水分流至一条运河 -- 后命名为亚尔萨斯大运河, 然后运河在斯特拉斯堡注入莱茵河 1932 年在康斯 (Kembs) 筑水坝,这就完成了大运河的第一阶段 ( 计画可由 1,500 吨船通过 ) ,大大改善了航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设又重新开始 ; 但根据 1956 年一项条约的规定,西德同意将摩泽尔河运河化,法国则以同意将大运河修到新布赖萨赫作回报1945 年以后运输方式有所发展, 起先采用自力推进的驳船,随后又采用推顶船,这样一艘推顶船便可推动多艘驳船1 组成的单位莱茵河 ( 特别是中段和鹿特丹至巴塞尔之间的一段 ) 夏季还有定期的客运,不过这种业务多是专为观光客而设的内卡河远至斯图加特、美因河远至班贝格 (Bamberg) 皆已运河化业已修完的美因 - 多瑙运河北部从班贝格向南流至纽伦堡,纽伦堡现已成为很重要的港口。
1956 年西德、法国和卢森堡签订条约,规定将摩泽尔河从科布伦茨到蒂永维尔 (Thionville)一段 274 公里 (170 哩 ) 运河化,此工程已于1964 年完成兰河中有 68 公里 (42 哩 ) 的一段已运河化,适于 200 吨的小船航行在鲁尔区域内,鲁尔河本身 ( 除最后 11 公里〔 7 哩〕长的一段外 ) 和利珀 (Lippe) 河现未用作航运水道莱茵 - 黑尔讷运河,还有重要性较小的韦瑟尔 - 达特尔恩 - 哈姆运河(Wesel-Datteln-HamnCanal,1930) ,现已代替它们发挥效用2 莱茵 - 黑尔讷运河 1916 年完成杜易斯堡与黑尔讷之间的一段,它通过多特蒙德 - 埃姆运河 (Dortmund-EmsCanal) 将莱茵河与德国北海沿岸连接起来,通过中部运河将莱茵河与德国中部、东部及东欧各航运水道连接起来韦瑟尔 -达特尔恩 -哈姆运河的走向,与利珀河下游的河道平行莱茵 - 黑尔讷运河适航能量为 1,350 吨船,它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造运河的最小能量的标准,也是建造驳船的标准再靠近莱茵河口,阿姆斯特丹以南的梅尔韦德运河 (1952 年已扩大 ) 为排水量大至 4,300 吨的船只提供了另一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