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监管金融市场俄罗斯央行_大权在握_.docx
2页BANK OF RUSSIA CENTRALIZES FINANCIAL REGULATORY CONTROL统一监管金融市场俄罗斯央行“大权在握”本刊记者谭润石混业监管还是分业监管?这是个问题但在俄罗斯有了答案 坐落于莫斯科涅格里大街的俄罗斯央行近日迎来一次重大的金融监管体制 变革9 月 1 日,俄罗斯有关组建隶属 于中央银行的统一大金融市场监管机构 的新法案行将实施根据法案 , 中央银 行将取代联邦金融市场局对证券商、保 险公司、小金融组织、交易所投资和 养老基金等所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实 行全权统一监管新法案的实施标志着 原来的多家管理机构并存的模式宣告终 结 , 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综合的大金 融监管模式俄官方机构认为,这是俄罗斯政府 做出的顺应全球金融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的决策但也有人评价说,此番俄罗斯 彻底结束多头监管格局的改革举措十分 激进,其后续监管效果需要持续关注 在国际金融界,俄罗斯央行全权执掌监 管大权的做法引发新一轮围绕监管模式 和监管主体的讨论高潮一位行人经过俄罗斯央行大楼门前企业集团创建的 ,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存款这十分容易产生“银行的活动 要服从企业的利益 , 参股企业在取得贷 款方面有优先权”的情况。
对于这些银 行大量的内部贷款 , 监管部门完全失去 监控同时,商业银行很多资金没有用 于生产性贷款,而用来从事金融投机 , 即主要从事股票和政府债券等货币交 易金融市场出现大量违法与犯罪问题 ,秩序十分混乱而俄罗斯金融监管体制从无到有 , 几经调整后大体实行的是分业、多头管 理模式 , 难以形成统一的金融政策在 这种形势下,俄罗斯构建独立、统一的 监管机构有如箭在弦上为提高金融市 场运作的稳定性和监督效率,消除各类 联邦法律机构职能重复、政出多门的现 象,俄财政部提议,将众多监管职能交大金融监管模式能否不辱使命?俄罗斯经济转轨 20 多年来的实践 表明 , 该国金融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效 率偏低,是制约金融支持俄经济成长的 瓶颈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 , 一半是由企业或CHINA FINANCIALYST由俄罗斯央行一家机构承担俄官方机构表示,实行大金融监管 模式使得俄罗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确 立了权威地位 , 从而将金融政策的制定 和监督执行两项职能同时归属于央行一 家机构 , 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金融政 策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 便于金融政策的 制定和执行 , 也增强了防范危机和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此举也能加强 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监管 , 提高其信 贷业务透明度 , 降低俄罗斯银行体系系 统性风险为优化央行职能,立法草案建议, 将部分目前由央行执行的监管职能转交 给在金融市场运行的所谓“自我监管” 组织,即设立相关标准,赋予符合条件 的机构承担所谓“自我监管”职责,后 者有义务比照相关监管法案和条款进行 合规监督此外,俄央行将接管俄联邦 财政部和俄政府有关金融市场监管标准 制定的部分权力,参与政府起草相关法 律和监管规定的过程同时,央行还将 负责批准会计标准,并有权管理银行及 非信贷金融机构的证券发行登记管理工 作为配合俄央行即将扮演的新角色, 该行董事会成员将由目前的 13 人增至15 人,央行行长和董事任期也将由目前 的四年延长至五年今年 6 月刚刚担任俄央行行长的埃 莉维拉 . 纳比乌林娜认为,创建统一金 融监管主体对于俄罗斯经济来说至关重 要,特别是有助于将莫斯科打造成有影 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推进俄总统普京 在国情咨文中专门强调的“去离岸化” 进程埃莉维拉 . 纳比乌林娜表示 :“创 建一个超大规模的监管机构无疑是项极 具挑战的工作,但从金融体系全局着眼, 俄罗斯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和监督 原则。
长久以来 , 俄罗斯金融资源布局畸形 , 超过 80% 的金融资源集中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大城市 , 其他地区很难得 到国家的金融支持分析人士认为,摆 脱行政束缚之后 , 俄罗斯央行将有条件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 , 合理调配金融资 源 , 最终惠及各地实体经济与混业监管相对应的是,分业监管更为专业,更能有效隔离风险的传染 美国采用的就是综合经营、分业监管 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分业监管不足 之处也日益凸显,监管交叉重叠 ;金融 法律不统一,冲突严重,影响权威 ;监 管效率由于协调机制的不完善而日益低 下 ;监管的分散容易产生“真空”地带, 金融高危性增加对此,不得不提到第三种监管模 式——双峰监管这种“左眼”监管安全、 “右眼”监管服务的监管模式可以避免 监管交叉、真空,同时降低监管机构之 间的摩擦成本与协调难度双峰监管模式根据金融监管的两大 主要职能——审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 确立两类监管机构分别负责,采用这种 监管模式的典型国家为澳大利亚该国 成立了两个跨部门的监管机构 :针对金 融领域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监管的“金 融稳定委员会” 和针对金融机构商业行 为规范进行监管的“消费者保护委员会”。
双峰监管模式的先进之处在于能够 保证在各自的监管领域内的监管目标一 致,但同样也有天生不足的弊端,就是 容易在两个监管领域之间产生“灰色区 域”,不能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不同金 融机构的特色进行监控无论是哪种监管模式都各有优劣, 还须从各国现实条件的差异来决策正 如有专家表示,现在尚难判断哪一种模 式成为大势所趋,需要结合本国的金融、 法律和监管环境,加以分析和论证从 金融实践来看,目前各国所采用的监管 机制均为彼此提供了观察借鉴的样本 世界各国如何确立适合各自国情的金融 监管机制将任重道远而俄罗斯央行统 一监管金融市场 , 能否在促进俄金融支 持经济发展、维护俄金融稳定方面发挥 更大的作用,最终还须拭目以待混业、分业还是双峰监管?爆 发 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过 后,世界各国对金融体系运行及监管现状开 始集中反思从全球范围来看 , 各国金 融监管体制千差万别目前有代表性的 监管模式主要有混业监管、分业监管还 有双峰监管英国是“混业监管”的代表2010 年 6 月 16 日 ,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 . 奥 斯本宣布对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彻 底改革 , 英国央行开始履行英国大金融 监管的职能。
而在两年后,欧盟也开始着手推动 欧元区建立统一的银行监管机构,强化 欧央行的监管 权2012 年 12 月 13 日 , 欧盟财长会议最终批准由欧洲央行统一 监管欧元区域内 150 家大银行 , 并且在 必要时对区域内小型银行实施干预会 议同意设立一个仲裁委员会 , 以便在两 个监管机构意见出现分歧时介入调解 , 以形成共识,同时成立一个欧洲央行执 委会领导下的指导委员会 , 对监管机构 的工作实施指导混业监管确有诸多好处,有利于对 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系数进行把握和控 制,能够降低监管不统一所产生的摩擦 成本,减少监管真空和重叠,能够对整 个金融集团进行风险评估,并作出有效 监管随着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发展方 向日益明朗化 , 建立统一的大金融监管 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有业内 人士则判断,未来 , 还会有更多的国家 和地区将金融监管权更多地赋予央行812013 年第 9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