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六年高考荟萃-生态系统及人与生物圈.doc
30页生态系统及人与生物圈2010年高考题生态工程(10全国卷1)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C(10海南卷)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10全国卷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选 C解析: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的多,这与南方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及温度等因素有关(10全国卷2)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 1:2 C. 2:1 D. 3:1选择A解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即:(p+q)2=p2+2pq+q2=1来计算:由题意可知: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 1/3和Aa:2/3所以:A(p)的基因频率为1/3+1/22/3=2/3 a(q)的基因频率为1/22/3=1/3故:子一代中AA的个体为(p2)=2/32/3=4/9 Aa的个体为(2pq)=22/31/3=4/9即AA:Aa =4/9: 4/9=1:1 (10重庆卷)31.II.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 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 似的种间关系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 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类似 解析:(1)组1中,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为曲线A,表现为S型增长,因食物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所以此时乙种数量变化也应表现为S型增长,应是曲线C、D、E之一,此时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因食物相同,所以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竞争关系,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增长都应比在组1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中乙种生物数量增长要比组2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D、E比F在前面增长慢),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数量为600只,而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 mL(600只/20 mL)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因组1中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为A、C,所以此时乙种与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应为D、E这样一来在组2中甲种生物数量变化为曲线就是B注此时的数量变化曲线对应物种和环境分析非常重要,是下面解题关键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注意了类似两个字非常重要,是解此小题的突破口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实验中的组3中的乙种和丙种生物相似,由于是种间关系是两种生物,应是两条曲线D和E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实验中的组2中的甲种和乙种生物相似,由于是种间关系是两种生物,应是两条曲线B和F。
分析;此题考查了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的知识,同时又是一个曲线识图题,三种生物数量不多但对应三种不同环境,这样分析起来就比较复杂和因难了,如对于这六条曲线分析不清楚,此题就不能正确解答解此题的关键就是要读好题,审清题,抓条件,找关键,求对应,进类推此题属理解、应用类,为难题10新课标)31.(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答案】⑴竞争;⑵c、a;⑶降低;⑷恢复力稳定性、低;(5)400【解析】a与b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最初a、b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b的数量开始减少,说明在a、b竞争的过程中,a最终胜利。
如果d的数量大量减少,即c的天敌数量减少,导致c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a被大量捕食,使得a的数量锐减而如果干旱导致a即生产者大量减少,必将使得c和d的种群密度都会相应的减少生态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而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营养结构负责程度等都很低,因此抵抗力,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评析】;“你死我活”的竞争曲线,而对于食物链中某一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种群数量改变的较易解答最后一空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也是应该识记的,生物公式不多,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2010山东高考理综)8.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因此C正确。
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10安徽理综)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身长14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甲类群[高考资源网]样本155100[高考资源网]1512042[K]0[高考资源网]2110样本252300231304102212样本344200201503902011乙类群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样本23560104101230142721样本333501835011251216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物种丰富度定义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成为丰富度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批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较小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所以C选项正确10天津卷)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树/平米)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答案D思路分析: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不清楚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情况,无法比较2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旱生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