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90576398
  • 上传时间:2024-09-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6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 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浮云:飘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浮云:飘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 望眼:远望的视线望眼:远望的视线 缘:因为缘:因为 身:自身,自己身:自身,自己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请同学们大声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人用诗人用“千寻千寻”这一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巧妙地虚写出在点之高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诗的的后后两两句句承承接接前前两两句句写写景景议议论论抒抒情情,,使使诗诗歌歌既既有有生生动动的的形形象象又又有有深深刻刻的的哲哲理理古古人人常常有有浮浮云云蔽蔽日日、、邪邪臣臣蔽蔽贤贤的的忧忧虑虑,,而而诗诗人人却却加加上上“不不畏畏”二二字字表表现现了了诗诗人人在在政政治治上上高高瞻瞻远远瞩瞩,,不不畏畏奸奸邪邪的的勇勇气气和和决决心心这这两两句句是是全全诗诗的的精精华华,,蕴蕴含含着着深深刻刻的的哲哲理理::人人不不能能只只为为眼眼前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

      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前两句侧重于描写景物,后两句则侧重于抒发情怀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请同学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齐请同学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齐读这首诗读这首诗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 2、、《《登飞来峰登飞来峰》》中蕴含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深刻哲理的句子是1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一句采用 手法,点明飞来峰,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千寻塔的高峻陡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