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与信息不对称.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209339862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3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与信息不对称 劣币驱除良币 金属货币作为主货币有较长的历史由于直接使用金属做货币有不便之处,于是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带和交易,也便于计算的“钱”人们铸造的金属货币有了一个“面值”,或称为名义价值这一变化,使得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如黄金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性,如面值1克黄金的铸币,实际含金量可能并不是1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制,但它仍旧作为1克黄金进入流通领域 16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玛丽女王时代铸制了一些成色不足(即价值不足)的铸币投入流通中当时在英国很受王室看重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发觉,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是熔化或是流通到国外,最终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英国因此遭受巨大损失鉴于此,格雷欣对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恢复英国女王的信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以免良币在贸易中受到不足价值铸币的“驱除” 这就是劣币驱除良币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假如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非常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根据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因为卖方比买方把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会产生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渐渐占据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原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二手车市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这种现象 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买车人和卖车人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把握是不对称的买家只能通过车的外观、介绍和简洁的现场试验来验证汽车质量的信息,很难精确推断出车的质量好坏因此,对于买家来说,在买下二手车之前,他并不知道哪辆汽车是质量好的,他只知道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当然,买家知道市场里面的好车至少要卖6万元,坏车最低要卖2万元那么,买家在不知道车的质量的前提下,情愿出多少钱购买他所选的车呢?买家只情愿依据平均质量出价,也就是4万元但是,那些质量很好的二手车卖主就不情愿了,他们的汽车将会撤出这个二手车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车辆质量低的卖家。

      如此反复,二手车市场上的好车将会越来越少,最终陷入瓦解 传统的市场竞争机制得出来的结论是“优胜劣汰”,可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并且会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果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有关,较高的价格导致较高的质量,较低的价格导致较低的质量劣币驱除良币”使得市场上出现价格打算质量的现象,因为买者无法把握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这就出现了低价格导致低质量的现象 明代X省有3个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人特地进优质药材,根据进价确定卖出价,不虚报价格,更不过多地取得赢利另外一人进货的药材有优质的也有劣质的,售价的凹凸依据买者的需求程度来定还有一人不进优质品,只求多,卖的价钱也廉价于是人们争着到专卖劣质药的那家买药,他店铺的门槛每个月都要换一次,过了一年他就特别富有了那个兼顾优质品和次品的药商,前往他家买药的略微少些,但过了两年也富有了而那个特地进优质品的药商,不到一年时间就穷得吃了早饭就没有晚饭了 在这个故事中,卖优质药材的反倒穷得揭不开锅,卖劣质药材的反倒很快致富,这和柠檬市场上的“劣币驱除良币”现象非常相似 其实我们可以发觉,格雷欣法则无处不在。

      比如人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情愿开出的是较低的工资,这根本不能满意精英人才的需要信贷市场也有格雷欣法则发挥作用,信息不对称使贷款人只好确定一个较高的利率,结果好企业退避三舍,资金困难甚至不想还贷的企业却蜂拥而至熟悉了格雷欣法则,在许多时候可以使我们避免“劣币驱除良币”带来的危害 劣币驱除良币背后的信息不对称 有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的故事: 一个商人到教堂,跟神父忏悔道:“我……我有罪……” 神父:“说吧,我的孩子 商人:“二战开头没多久,我藏匿了一个被纳粹追捕的犹太人……” 神父:“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你觉着有罪呢?” 商人:“我把他藏在地窖里,而且……而且我让他每天交给我15法郎租金……” 神父:“你为了这件事而忏悔吗?” 商人:“是的,我现在很懊悔……我一直还没有告知他战斗已经结束了!” 这个故事中的商人与犹太人对二战的认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即商人知道战斗已经结束,而犹太人并不知道战斗结束了,犹太人为寻求庇护仍旧每天支付租金给商人假如在信息完全对称的状况下,即商人和犹太人都知道战斗结束了,犹太人在战斗结束后不可能仍每天支付租金给商人。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非常普遍,它甚至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气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安排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 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个体信息认知也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有些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类,盒装的香烟,录音,录像带等人们或是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或是看得到,却无法用肉眼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录音、录像带)明显,对于这类产品,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晰产品实际的质量状况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之下当人们没有发觉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时候,比如亚当斯密的时代,市场并没有显示出多少缺陷,斯密甚至对“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学者都宣扬市场的自由调整,反对对市场进行干预 今日,信息经济学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状况下的假设,才最终发觉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XX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正、公正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方法。

      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阶段 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别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信息投入成本,这必定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利润正是为了补偿从前付出的信息成本 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白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