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市汽配产业的调查与思考报告.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n
  • 文档编号:46028978
  • 上传时间:2018-06-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培育发展我市汽配产业的调查与思考——体制改革科汽配工业是一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重要产业,当前正是大好发展的有利时机我市汽配产业基础较好把握机遇,积极培育和发展汽配产业集群,对促进我市工业转型、提升全市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市汽配一、我市汽配产业发产业发展的形展的形势势分析分析当前, 我市培育发展汽配产业内部条件成熟、外部环境有利,既有天时、地利之便,又是汽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一)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市培育发展汽配产业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一是全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发展,带动汽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产业发展正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时期,汽车产销量持续保持 30%以上的增长2009 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 1350 万辆,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全国汽车消费增量占当年全球增量的50%以上受汽车业快速发展的拉动,汽车零配件产业也将强劲增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据业内人士测算,一部汽车的零配件需要 17000 多种,汽车行业整车产值与配件产值的比例可达到 1:1.7 左右,汽车零配件产值与上游产业的产值比例能达到 1:5 左右目前,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不足 50 辆,与世界平均水平 140 辆相差很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车消费将会进一步增长专家估计:未来 10 年,我国汽车需求仍将保持 15%左右年均增长显然二是我市依托长三角发展汽配制造业的地缘优势明显,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基地,必将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交通十分方便,汽车消费、出口的能力和需求十分巨大同时,随着长三角经济的日益崛起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需要就近采购和配套,这就给周边地区发展汽配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宁波吉利汽车在兼并瑞士沃尔沃公司以后,计划将该车全球生产基地建在杭州湾地区,给我市发展汽配产业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三是我市周边汽配专业市场发达,汽配产品流通十分通畅近年来,杭州、上海、宁波等城市纷纷建立汽配交易专业市场,市场规模和交易额不断扩大,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发展汽配产业,完全可以依托这些市场平台,使汽配产品到达世界各地二)从内部自身条件来看,我市汽配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种类齐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企业和产品,形成了地域相对集中、优势相对明显的产业集群,是我市重点扶持的四大块状经济之一。

      一是全市汽配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据统计,全市共有汽配企业 155 家,全市汽配行业固定资产总额为 33248 万元,注册资金总额 3.45 亿元,从业人员约3.5 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60 家5 家企业年产值过亿元2009 年规模以上汽配企业完成工业产值 16 亿元,实现利润5938 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 3.8 亿元二是我市汽配生产面广量大、产品丰富,为拓展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汽配生产企业产品涵盖汽车整车、汽车用紧固件、轴承、齿轮箱、密封件、空压机、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减震器、刹车片、铸铁、汽车音响和线缆、汽车修理工具等多个产品和领域方面三是汽配生产自然集聚形成了相对集中和特色的分布格局我市汽配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尚田、锦屏街道和岳林街道上述三镇(街道)拥有规模以上企业 60家,汽配企业数、产值分别占全市汽配生产企业的 86%和产值的 90%,形成了综合实力较强的汽配生产核心区块四是拥有了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神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实施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自主研发的系列电动城市客车已经通过国家定性实验,其中 2 款已开始示范经营;锐泰机械生产多个系列和规格的底盘悬挂系统,在同行业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市企业生产的汽车空压机年产量达到 50 万台,占国内同产品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已为潍柴、上柴等 6 家发动机重点企业配套。

      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压千斤顶成为中国驰名品牌,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此外,新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空调、波音公司生产的汽车音响、卡西可公司生产的减震器、圆合公司生产的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等企业和产品在同行业中一定的知名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必须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时机,做大做强汽配产业,推动我市汽配产业大发展、大提升,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转型提升步伐二、制约我市汽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制约我市汽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抓住机遇培育发展我市汽配产业,既要认清发展上的优势和前景,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和估计其中的困难和不足当前,我市汽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一)汽车生产日益集中化、标准化,我市产业融入上游整车生产企业的产业链面临着更强竞争近年来,国内企业生产企业兼并、扩产愈演愈烈,汽车生产日益集中;同时,汽车也是居民重要的消费品,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较高,就零配件与整车配套而言,国内一些知名的规模型汽车生产企业都有其固定的与之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加之,国内一些地区相继扶持发展汽配产业,导致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因此,纳入上游整车生产企业产业链的难度较大越来越大,但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具备与之相符合的条件,是否有能力、有技术、有吸引力。

      二)产业创新能力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市汽车配件企业的产品大多数与卡车配套,与轿车配套的企业不多,在以家用型轿车生产增长为主当前,制约着我市汽配产业迅速发展能力从产品技术来看,我市零部件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是简单地机械性加工,精密加工等自产化程度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大多数汽配企业因本厂内没有建立自己的锻压车间,生产所使用的主料需要靠购进专用的毛坯或半成品,造成购进成本过大,所生产的产品利润空间过小三)产业链条较短,企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带动和集群效应比较弱从全市整个汽配企业队伍来看,我市汽配生产企业规模过小,产值 500 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占全部汽配生产企业的比例不足 50%,年产值和销售过亿元的只有 5 家,缺乏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发动机”从产业链来看,我市处在上游整车生产、大型零部件企业的龙头企业不多我市一些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的都是分散零部件,还未涉及部件和整机的生产装配制造,未能分享整车企业高速增长的经济效益此外,企业之间专业化配套协作不强,产品产业链前后延伸较短,除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外,其余的基本上是相互独自运作,缺少产业链条的上下、左右连接,依托优势产业开发配套产品的企业还不多,未能做到围绕产业分工合作,实行专业化生产,没有形成有序的上下游产品的生产协作关系。

      因此,无法实现对市场资源和采购资源的共享,以及对市场开发费用、研发费用和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产业聚集优势未能真正形成四)要素制约加剧汽配行业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对资金、人才的要求很高如何破解这些要素的制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一是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挑战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宏观货币政策逐步由宽松型向稳健型转变,中小汽配企业融资贷款成本和难度将加大;加之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少,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不足的现象将会加剧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的挑战我市属于长三角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在信息交流、生活、文化娱乐、收入待遇等方面难以和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相比,对于吸收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一定的困难三是土地要素制约要做大做强汽配产业,无论是引进企业还是本地现有汽配企业生产扩大,都面临着大量的土地需求但目前我市全市土地利用指标总量较少,能支持汽配产业的土地已非常有限,因此影响引进企业的落户和现有汽配企业扩建三、培育发展汽配产业的目标三、培育发展汽配产业的目标根据汽配产业竞争需要,结合我市汽配行业发展实际,我市汽配产业培育和发展必须达到以下目标:(一)(一)产业综产业综合合实实力大幅提高。

      力大幅提高着力扩大企业队伍,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产业综合实力强、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集群力争到 2015 年, 全市汽配制造企业数达到 350 家以上,产值达到 50 亿元、利税 12 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汽配生产企业 100 家以上,全市汽配总产值年增长实现 35%以上,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达到 15%以上,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二)区域(二)区域产业竞产业竞争力争力显显著增著增强强全面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扶持相对比较优势的龙头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着力提升附加值高的汽配产品的比重,汽车空压机、汽车空调等产量占同类产品市场的 30%以上,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占同全国销量 1/10 以上积极推进行业内产品创新,研发和引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企业技术改造 30 亿元,开发实施专利 300 项、新产品 500 项以上,增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60 项,引导汽配生产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体系 10 家以上;培育 3-5个产品市场份额大、知名度较高、能与国内整车企业配套的集群产业三)(三)发发展展环环境境进进一步完善一步完善发挥政府、企业各自积极性,完善产品技术创新平台,大力培育汽配产品流通的专业交易市场,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能力,完善有助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营造我市汽配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培育发展我市汽配产业的思路与建议四、培育发展我市汽配产业的思路与建议(一)(一)坚坚持持“差异差异发发展,特色展,特色竞竞争争”战战略,以略,以规规划划计计划划为为抓抓手,全面手,全面谋谋划和划和实实施汽配施汽配产业产业培育培育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展的重点和方向一是一是选选准和突出汽配准和突出汽配产业产业培育培育发发展的重点及方向展的重点及方向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着眼点,着力发展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量大易损耗(更换)的零部件,重点发展减震器、刹车片、汽车泵阀、密封件等产品;要调整汽配产品结构,在保持载重车、卡车配件优势的同时,突破性发展轿车零部件,整合载重车零部件资源并向轻重两极延伸要以产业带动为前提,更加注重汽配与传统优势产业的融合,着力扶持发展与服装融合的汽车装饰业、与气动元器件融合的汽车电子和泵阀,进一步促进优势发挥要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的方向,以神马新能源客车项目为依托培育形成产业集群,在同一起点的汽配产业新竞争领域中取得一席之位二是全面制定和落二是全面制定和落实实汽汽车车零配件零配件产业产业培育培育发发展展专项规专项规划规划是行动的纲领要从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优化的高度,组织专业力量科学制定《奉化市汽配产业五年(或十年)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制造业发展规划,从我市汽配产业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突出体现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明确汽车零配件产业的近期及远期发展目标,确定汽配产业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特色汽配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系统谋划产业发展的措施,制定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用 5~10 年时间,做大做强全市汽车零部件重点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助推器。

      要把扶持发展汽配产业作为政府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汽配产业规划分解落实体系,切实抓好特色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和其他工作使规划目标、规划措施得到有力、有序、有效地执行二)坚坚持持“借借势势借力、做大做借力、做大做强强”战战略,以招商引略,以招商引资资和破和破解要素制解要素制约为约为抓手,全面壮大和提升汽配抓手,全面壮大和提升汽配产业产业集群集群实实力一是在招商引资做大产业上借势借力抓住国际汽车零部件资本向我国转移和上海成为国际汽车重要制造基地的机遇,坚持外引内联,把汽配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汽配产业招商引资要实施“靠大联强”发展战略,注重对著名、知名汽配业企业的项目引进,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的合资合作,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国内外名牌汽车零部件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