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渔者》教案(共6页).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感悟诗意,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感悟诗意,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 板书“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三点水旁)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鱼”和“渔”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捕鱼,也就是打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生答(打渔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打渔的人) 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渔的人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江上渔者》(范仲淹)2.多媒体展示古诗《江上渔者》,学生自由朗读 3.简介作者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诵读古诗,探究初成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2.多媒体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注意:“没”读m,“波”读bō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4. 书写指导君”,偏旁是口,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教师指导5.检查交流情况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①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 ②但:只 ③美:鲜美 ④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⑤风波:风浪3)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6.学生熟读古诗,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2. 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
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学生朗读三、四两句三、朗读诗歌,升华情感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农民劳动很辛苦1.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试着说一说2. 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学生自选作业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江上渔者》。
2.根据诗意写诗句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3. 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默写《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2.根据诗意写诗句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3.(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课后反思】 《江上渔者》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特别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如何教、如何把握尺度值得探讨老师能把低年级古诗教学作为公开课,这种迎难而上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整个教学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研素材《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名作全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步骤为了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中所蕴涵的意境,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以诵读古诗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古诗的美。
一、识字教学生动活泼在此环节中,教师教学手段灵活,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巩固生字效果较好二、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在出示古诗以后,通过三步的朗读层层推进第一步,将古诗读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第二步,试着读出古诗的味道,也就是读出节奏美;第三步,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读了古诗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古诗的内容,感知古诗的意思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忽略了古诗教学中的解释,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通过说画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符合了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二、启发想象悟诗情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着力营造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用音乐配合诵吟,用想象再现情境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学生理解往来的客人爱吃鲈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说说客人们会怎么说,让学生感受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为体会捕鱼的艰辛奠定基础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的教学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观看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大风大浪里的一叶舟,体会渔民的危险和艰辛第二步,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与诗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不足之处及建议1、教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感觉课堂上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的感受有的牵强。
本首诗的重点应放在“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理解上,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等2、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在学生感受渔者捕鱼艰辛的基础上,通过与《悯农》的组合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任何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珍惜劳动成果方面说说今后的打算,提升课堂的教学价值3、细节上的不足时间把握上不够,出现前松后紧个人认为前面的识字教学花费时间过长,重点要放在古诗的感悟上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