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化学:习 题-前四章.ppt
27页LOGO习习习习 题题题题前 四 章 部 分选选 择择 题题10g 1.0 mol kg-1的的HCl溶液与溶液与10g 2.0 mol kg-1的的NH3•H2O溶液混合即可作溶液混合即可作为缓冲溶液为缓冲溶液 2.已知反应已知反应 2N2O5 = 4NO2+O2是一级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也是基元反应则该反应也是基元反应 3.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渗透压下降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渗透压下降 √××用金属用金属Cu为电极电解为电极电解CuSO4水溶液,水溶液,阳极产物是阳极产物是Cu2+,阴极产物是,阴极产物是Cu\03第三章第三章\030第三章第三章(2).ppt4.5.5.6.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平衡常数一样,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平衡常数一样,都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都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8.7.9.在一定温度下,由于纯水、稀酸和稀碱中在一定温度下,由于纯水、稀酸和稀碱中的的b(H+)不同,所以水的离子积不同,所以水的离子积Kw⊖ ⊖也不同。
也不同 质量作用定律是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质量作用定律是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的普遍规律 相同结构的非极性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相同结构的非极性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 ××√10.11.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这是由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这是由于于C采用不等性采用不等性sp3杂化轨道成键所决定的杂化轨道成键所决定的12.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也增加,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也增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的主要原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的主要原因sp3杂化轨道是由杂化轨道是由1s轨道和轨道和3p轨道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四个混合起来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杂化轨道 ×××选选 择择 题题1、质量相同的下列化合物作为防冻剂,其防冻效果、质量相同的下列化合物作为防冻剂,其防冻效果最好的是最好的是……………( )(A) 乙醇(乙醇(M=46)) (B) 甘油(甘油(M=92))(C) 葡萄糖(葡萄糖(M=180)) (D)蔗糖(蔗糖(M=342))2、已知、已知 反应反应Fe(s)+CO2(g) FeO(s)+CO(g) 平常数为平常数为 K1⊖⊖ Fe (s)+H2O(g) 平衡常数为平衡常数为 K2⊖ ⊖反应反应FeO (s)+ H2(g) 反应反应 CO2(g) + H2(g) CO(g)+H2O(g) 平衡常数为平衡常数为 K3⊖ ⊖则平衡常数则平衡常数K1⊖ ⊖、、K2⊖ ⊖、、K3⊖ ⊖之间的关系是之间的关系是……(( ))(A) K1⊖ ⊖=K2⊖ ⊖=K3⊖ ⊖ (B) K3⊖ ⊖=K1⊖ ⊖·K2⊖ ⊖ (C) K3⊖ ⊖=K1⊖ ⊖/K2⊖ ⊖ (D) K3⊖ ⊖=K1⊖ ⊖-K2⊖ ⊖ AB3、升高温度一般能使反应速率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温度一般能使反应速率增大,这是因为温度 升高能升高能………………(( )) (A) 使活化分子分数增加使活化分子分数增加 (B)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D) 使公式使公式k=Aexp(-Ea/RT)中中A值增大值增大4、下列各套量子数(、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s)中,能量最高的是)中,能量最高的是…( )(A) 3,,2,,1,,+ (B) 3,,2,,0,,- (C) 2,,1,,1,,- (D) 2,,0,,0,,-ACAB5、 升高温度一般能使反应速率提高,这是由于升高温度一般能使反应速率提高,这是由于温度升高能(温度升高能( ))(A) 使活化分子分数增加使活化分子分数增加 (B) 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 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D) 使阿仑尼乌斯公式中的指前因子增大使阿仑尼乌斯公式中的指前因子增大AC时,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A、一定是基元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一定是非基元反应、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对、对A来说是零级反应来说是零级反应C6、当反应、当反应 A2 + B22AB 的速率方程为的速率方程为 v = kc (A2) c(B2)7、今有、今有C12H22O11、、NaCl、、Na2SO4三种溶液,它们的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浓度均为0.1 mol·kg-1,其渗透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其渗透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A)) Na2SO4 对此反应的逆反应来说,对此反应的逆反应来说, A12、欲使、欲使NH3﹒H2O解离度减小,且解离度减小,且pH值升高,值升高, 应在应在NH3﹒H2O溶液加入溶液加入……(( )) (A)少量少量HCl (B) 少量少量NH4Cl (C)少量少量 NaOH (D)少量少量KCl固体固体C13、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是:、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是:…(( ))(A)NH3和和NH2- (B) NaOH和和Na+ (B)(C) HS-和和 S2- (D) H3O+ 和和OH -BD14、下列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不为、下列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不为4的是(的是( ))(A)[Cr(SCN)2(en)2] (B) [Cu(NH3)4]SO4 (B)(C) [Ni(CO)4] (D) K[Co(en)(C2O4)2]AD15、下列分子中,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型的是(、下列分子中,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型的是( ))(A)ClF3 (B) NCl3 (B)(C) SO3 (D) BCl3DC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r元素在元素在K2Cr2O7中的氧化数为中的氧化数为+6(B)(B)凡凡ΔG⊖ ⊖大于零的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大于零的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C) p电子与电子与p电子间配对形成的键一定是电子间配对形成的键一定是π键。 键D)CH4分子的电偶极矩为零分子的电偶极矩为零AD填填 空空 题题1、、HCl和和He分子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 ____________ 诱导力、色散力诱导力、色散力 2、、SO42-的几何构型为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 SO2的几何构型为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四面体四面体V形形3、已知、已知E⊖ ⊖(Cu2+/Cu)>>E⊖ ⊖(Zn2+/Zn),在铜,在铜-锌标准锌标准电池中,若向锌电极中加入氨水,电池电动势将电池中,若向锌电极中加入氨水,电池电动势将 ;;若向铜电极中加入氨水,电池电动势将若向铜电极中加入氨水,电池电动势将 增大增大减小减小4、已知、已知HCl和和HAc((Ka⊖ ⊖=1.8×10-5)的浓度均为)的浓度均为0.20 mol·kg-1,两溶液的,两溶液的pH值分别为值分别为 和和 0.702.725、已知某二元弱酸、已知某二元弱酸H2A的的Ka1⊖ ⊖=1.0×10-7,, Ka2⊖ ⊖=1.0×10-14,,H2A浓度为浓度为1.0×10-11 mol·kg-1,, 则平衡时则平衡时H2A溶液中溶液中b(A2-)为为 mol·kg-1。 1.0×10-146、配合物、配合物[Cr(OH)3(H2O)(en)]的系统名称为:的系统名称为: 配位原子为配位原子为_______ ;;配位数是配位数是 三羟基三羟基·一水一水·一乙二胺合铬一乙二胺合铬((ⅢⅢ))O、、O、、N 6 7、某金属位于周期表、某金属位于周期表36号之前,其三价阳离子的号之前,其三价阳离子的3d轨道轨道上有上有3个电子,该金属原子外层电子构型是个电子,该金属原子外层电子构型是 位位于于 周期,周期, 族;族;+3价离子的电子层构型属价离子的电子层构型属 于于 电子构型电子构型3d54s1 四四ⅥB 9~~17 8、在、在COCl2((∠∠ClCCl =120º,,∠∠OCCl =120º)分子中,)分子中,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该分子中该分子中σ键有键有 个,个,π键有键有 个。 个sp2 31计算解答下列各题计算解答下列各题 v1、、 反应反应NO2+CO→NO+CO2是基元反应是基元反应((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指出反应级数)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指出反应级数((2)在)在303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为时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1.50×10-2 L·mol-1·s-1,, 313K时速率常数为时速率常数为3.50×10-2 L·mol-1·s-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已知,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已知R =8.314 J·mol-1·K-1)) 解:(1)该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NO2)·c(CO), 反应级数:2级 (2)据公式 得 =6.68×104((J·mol-1))=66.8((kJ·mol-1)) v2、、v有人提出利用反应有人提出利用反应CO(g) + NO(g) = N2(g) + CO2(g) 净化净化汽车尾气中汽车尾气中CO和和NO气体,试通过计算说明:气体,试通过计算说明:v(1) 在在298.15 K和标准条件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和标准条件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v(2) 在标准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 在标准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已知已知物物 质质CO (g)NO(g)CO2(g)ΔfGm⊖ ⊖B(298.15 K)/ kJ·mol-1-137.1586.57 -394.36ΔfHm⊖ ⊖B(298.15 K)/ kJ·mol-1-110.5290.25-393.51v 解: CO(g) + NO(g) = N2(g) + CO2(g)((1))ΔrGm⊖ ⊖ (298.15 K) =∑νΔfGm⊖ ⊖ (298.15 K)= -394.36-((-137.15))-86.57 = -343.78((kJ·mol-1)<)< 0 由于所以在由于所以在298.15 K和标准条件下,反应能自发和标准条件下,反应能自发 ((2))ΔrHm⊖ ⊖ (298.15 K) =∑νΔfHm⊖ ⊖ (298.15 K) = -393.51+0-((-110.52))-90.25 = -373.24((kJ·mol-1 )) 由由ΔrGm⊖ ⊖ =ΔrHm⊖ ⊖ −TΔrSm⊖ ⊖ 得得: ΔrSm⊖ ⊖ =((ΔrHm⊖ ⊖ −ΔrGm⊖ ⊖ ))/T = ((-373.24+343.78))/298.15= -98.9 ((J·mol-1·K-1)) 是(是(−,,−)型反应、低温自发、高温非自发反应,所以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型反应、低温自发、高温非自发反应,所以自发进行的温度范 围为:围为: 此反应的此反应的ΔrGm⊖ ⊖有较大的负值,从热力学看在有较大的负值,从热力学看在T(转)的温度以(转)的温度以内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反应都可自发进行T(转)=(转)=ΔrHm⊖ ⊖ / ΔrSm⊖ ⊖==v3、、v若溶液中若溶液中Cr3+和和Ni2+离子浓度均为离子浓度均为0.10 mol·kg-1,,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利用控制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利用控制pH值的方法将它值的方法将它们分离?们分离?(已知已知Ks⊖ ⊖[Cr(OH)3]=7.0×10-31,,v Ks⊖ ⊖[Ni(OH)2]=5.5×10-16 ) v3. 解:首先分别计算解:首先分别计算Cr(OH)3和和Ni(OH)2开始沉淀时的所需开始沉淀时的所需b((OH-):): Cr(OH)3 Cr3+ + 3OH–vKsӨ[Cr(OH)3]= b(Cr 3+)·b3(OH-)=0.1×b3(OH-)=7.0×10-31 v ∴∴ b(OH-)= 1.9×10-10((mol·kg-1))vNi2+开始沉淀时,开始沉淀时, Ni(OH)2 Ni2+ +2OH–vKӨs [Ni(OH)2]= b(Ni 2+)·b2(OH-)= 0.1×b2(OH-)=5.5×10-16 v ∴∴ b(OH-)=7.4×10-8 ((mol·kg-1),),pH = 6.87 v 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表明Cr(OH)3先沉淀。 当先沉淀当Cr(OH)3沉淀完全时所需沉淀完全时所需要要b((OH-):):v ((mol·kg-1))v pH = 5.62 v即溶液的即溶液的pH控制在控制在5.62至至6.87之间,就可以使之间,就可以使Cr3+和和Ni2+分离 v4、、298K时,时,E ⊖ ⊖(Fe3+/Fe2+)=0.77V,,E⊖ ⊖(Cu2+/Cu)=0.34V,当,当b(Fe3+)=0.010 mol·kg-1vb (Fe2+)=b (Cu2+)=1.0 mol·kg-1时,将以上两电对组成时,将以上两电对组成原电池原电池v((1)求原电池的电动势)求原电池的电动势v((2)写出该原电池的符号)写出该原电池的符号v((3)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式)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式v((4)计算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v4. 解:解: Fe3+ +e - Fe 2+ vE(Fe3+/ Fe2+)==E ⊖ ⊖ (Fe3+/ Fe2+)+v =0.77 +0.0592 lg ( )=0.77- 0.118 = 0.652 (V ) ((1)原电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的电动势: 因为因为E(Fe3+/ Fe2+)>> E⊖ ⊖(Cu2+/Cu)∴∴E池池 ==E+ E -=E(Fe3+/ Fe2+)-E⊖ ⊖(Cu2+/Cu) = 0.652- 0.34 =0.31 (V ) ((2)该反应组成原电池的符号)该反应组成原电池的符号: ( )Cu | Cu2+(b⊖ ⊖)‖Fe3+(0.01 mol·kg-1),,Fe2+(b⊖ ⊖)| Pt(+) v((3)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式:)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式: v 正极:正极: Fe3+ +e - Fe 2+ v 负极:负极: Cu -2e - Cu2+v电池反应式:电池反应式:2Fe3+ + Cu 2Fe 2+ + Cu2+ v v((4)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值: v v v =14.55v v K⊖ ⊖ = 3.55×1014 LO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