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
22页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熨(yùn)帖 慰藉(jiè) 遏(è)制 拜谒(jié) B.遒(qiú)劲 隽(jùn)永 绮(qí)丽 横亘(gèn) C.绽(zhàn)开 邂(xiè)逅 佛龛(kān) 迥(jiǒng)异 D.发酵(xiào) 静谧(mì) 恪(kè)守 雾霭(ái)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矫揉造作 白璧无瑕 目不暇接 全神贯注 B.好高鹜远 声名狼藉 恼羞成怒 明珠暗投 C.虚无缥缈 趋之若骛 风烛残年 仓皇失措 D.扑塑迷离 淋漓尽致 不绝如缕 谈笑风声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备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生物芯片自身具备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因为 甚至 因此 B.只是 也许 可见 C.假如 甚至 并且 D.虽然 也许 然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上个赛季失利之后,他们就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在这个赛季重新夺回了“新明月”杯B.春节过后,他就一直在医生的指引下进行治疗,通过三个多月的休养生息,今日,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C.新时期的创业需要大智大勇,仅凭匹夫之勇,是不能搞出任何名堂来的D.“新新快餐屋”自开业以来,天天门庭若市,生意十分红火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夜幕早已笼罩了大地,大嫂坐在床边,一边用清脆悦耳的嗓音哼着嘹亮的眠歌,一边用手轻轻地拍着怀里的孩子B.近日,两场太阳风暴接踵刮至地球,它们会给通信、民航和电力等行业导致不利影响C.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尚有是某些不懂得名字的树,如法桐、樱花、落叶松等等D.这届体育节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青年体育兴趣者为主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讲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者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代表作之一;郑愁予的《错误》则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我国古代边塞诗的老式。
B.我国当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穆旦的《赞美》等,都是新诗的优秀作品C.《致大海》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的伟大诗人;《我乐意是激流》的作者裴多菲是匈牙利诗人;《孤单的收割人》的作者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D.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的史书二、(12分,每题3分)7.阅读下面一首词,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霜天晓角 娥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注:娥眉亭在安徽当涂县北牛渚山下采石矶上,前对东西梁山,二山夹江对峙,形似天门,又称天门山从亭上望二山,如两道娥眉,故名A.上阙前两句用夸张的艺术手法,高度概括了采石矶、娥眉亭天水相一,雄奇险要的地理形势B.上阙后三句利用拟人的手法,写远望天门山的感受凝”字写天门山为中原沦陷紧锁双眉愁与恨,几时极?”假托向青山问话,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的渴望C.下阙前两句,交待愁与恨的缘由当涂”地处祖国腹地,如今却听到了边防军的笛声,饱含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叹。
D.李白曾游天门山,晚年借居当涂,本地有不少李白的遗址下阙后三句,用设问的方式,体现了作者再也无处寻觅李白踪迹的感叹 8.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家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家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对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家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家乡的土地上,洒落在家乡的梦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0题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衰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奠心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肖:贤 贤于长安君:超出 B.窃爱怜之:溺爱 则为之计深远:打算 C.妇人异甚:厉害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得到 D.祭奠必祝之:祈祷 必勿使反:同“返”10.对文意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触龙说太后,最核心的是寻出“爱子”话题,引起太后的兴趣,拉近相互的感情距离 B.触龙明知太后更爱幼子,却故意正话反说,说她更疼爱女儿,逼得太后赶紧申明:“不若长安君之甚” C.左师公年老体迈,担心儿子舒祺年少不肖,难以找到好工作,请太后安排工作以解除后顾之忧D.太后上钩而不自觉,核心在于左师公摸透太后心理,用爸爸疼爱小儿子的心情翻转来引起了太后的关注和同情,使得太后将左师公视为知音三、(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
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怎样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1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歆称之 称:称赞B.躬率妻子 躬:亲自C.不共报德 德:品德D.冀当退却 冀:希望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②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B.①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②君既若见录,很快望君来C.①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①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3.如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所有体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天天有四次集市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重视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犹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15.断句、翻译(7分)(1)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点断(2分)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2)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2分)译文: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3分)译文: 16.默写(7分)①《荷塘月色》中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描写“荷香”的一个句子(2分) 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2分)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3分) 17.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下面这首诗4分)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五、(18分)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一夜芳邻王充间说来也是一桩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机会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与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我投宿的小客栈与教堂隔着一条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对着三姊妹的旧居(现为勃朗特纪念馆),抬起头来便能望见面的灯光实在难以想象,这么几间看不出什么特色的一般石屋,从中竟升起了卓绝千古的文学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凡是读过《简·爱》、《咆哮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的人,有谁不为三姊妹天马行空般的瑰奇诡异的想象力,为她们书中捍卫独立人格、体现强烈爱憎的蕴涵,美得苍凉、布满着诗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