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B淋巴细胞-本科教学内容.ppt
42页1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张红欣 免 疫 教 研 室 :62221512本章内容第一节 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第二节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第三节 B淋巴细胞亚群第四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3B 淋 巴 细 胞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或腔上囊)中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而来45(一)BCR的基因结构及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而产生数量巨大、能特异识别抗原的BCR 编码重链基因由V基因片段、D基因片段、J基因片段和C基因片段组成 编码轻链基因由V基因片段、J基因片段和C基因片段组成678Ig基因的重排9 等位基因排斥和同种型排斥10(二)BCR多样性的产生机制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重链或轻链V、D、J基因片段之间的重排;重链与轻链发生重排 例如VH:40(V)25(D) 6(J)6000多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3.体细胞高频突变:以点突变为主,常发生在V区的CDR区,导致抗体的亲和力成熟11(三) B细胞的分化发育分两个阶段:1)抗原非依赖期(骨髓)2)抗原依赖期(外周淋巴器官)121)抗原非依赖期(骨髓)13骨髓微环境的组成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 骨髓为B细胞选择性发育提供微环境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网状细胞作用方式: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通过粘附分子与造血细胞相互作用142)抗原依赖期(外周免疫器官生发中心)抗原浆细胞记忆性B细胞Ig发生类别转换成熟B表达完整的mIgM和mIgD活化的B细胞mIgD消失,mIgM保留无mIg表达mIgM1516(四)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无能或克隆清除:未成熟B细胞mIgM与骨髓中自身抗原结合,导致无能或凋亡 受体编辑:基因重新发生重排,改变识别自身抗原的特异性1718第二节 B淋巴细胞的表面 分子及其作用19B细胞表面分子根据其作用归为三类 1、与识别抗原有关的B细胞受体复合体 2、与活化有关协同刺激分子 3、其他表面分子20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信号 抗原刺激:BCR复合物识别抗原第二信号 Th2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 CD40L和CD40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211.BCR:即mIg ,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结合特异性抗原在同一个体内,其多样性高达108-1010,构成容量巨大的BCR库2.Ig(CD79a)和Ig(CD79b) 相当于CD3,胞浆区尾部含有ITAM,转导BCR识别抗原的活化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CR能够直接识别游离的抗原,空间构象表位,无MHC的限制性组成: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22BCR复合物23 BCR TCR BCR:Ig/Ig TCR:CD3配体受体相互作用 (抗原BCR) 三分子复合物(MHC抗原肽TCR复合物)直接结合游离抗原不能与游离抗原结合可与任何蛋白质抗原发生应答只能与MHC抗原肽复合物发生应答识别构象表位识别线性表位 BCR与TCR识别抗原的比较24二、B细胞共受体 CD19 /CD21/CD81组成多分子活化辅助受体作用:降低第一信号的域值,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 性CD21:即CR2,能与结合在抗原上的补体成分C3d结合,同 时将活化信号传给CD19 EB病毒受体CD19:B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将B细胞活化信号传入胞内 25ITAM共价结合26三、协同刺激分子1、CD40 表达细胞:组成性的表达于成熟B细胞 配 体:活化T细胞表面的CD40L 作 用:CD40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 的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对 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272、CD80、CD86 (B7-1、2) 表达细胞:活化的B细胞及其他APC表面 受 体:T细胞表面的CD28和CTLA-4结合 作 用:与CD28结合-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与CTLA-4结合-抑制信号 CD40CD40LCD80、CD86CD28(B7)B细胞的主要协同信号T细胞的主要协同信号强调一点28四、其他表面分子1、CD20 B细胞特异性标志 表达于除浆细胞外的分化发育各阶段的B细胞 作用:调节跨膜钙离子流动,在B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292、CD22 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 胞内含有ITIM,是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能负向调节CD19/CD21/CD81共受体3、细胞因子受体 多种CK参与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B细胞表面有IL-1R、IL-2R、IL-4R、IL-5R、IL-6R、IL-7R及IFN-等30C3bR(CR1):即CD35,表达于成熟B细胞,活化后的B 细胞上调表达C3dR(CR2):即CD21,EBV受体4、补体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EB病毒感染B细胞,使B细胞转化,达到永生化315、丝裂原受体 脂多糖(LPS) 鼠B细胞葡萄球菌A蛋白(SPA) 人B细胞 美洲商陆(PWM) T、B细胞326、MHC分子B细胞表达MHC类和MHC类分子MHC类抗原 增强B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 其交联过程参与信号传导,促进B细胞活化; 参与B细胞处理和提呈抗原33多数B细胞表达IgG FcR(FcR) -利于B细胞捕获结合抗原还可表达IgA FcR(FcR)和IgM FcR(FcR)活化后表达IgE FcR (FcR,CD23) -B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可能与B细胞 增殖分化密切相关7、Fc受体34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35 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将外周静止细胞分为两群细胞,分别称为B-1(CD5+)和B-2(CD5-)细胞,其中B-2细胞为通常所指细胞。
36分化为细胞,在骨髓发育,分布外周淋巴器官-属于适应性免疫细胞发育早,分化为细胞,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及肠道固有层,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属于固有免疫细胞胚胎干细胞胚肝37细胞的功能产生抗细菌抗体产生多反应性自身抗体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抗感染免疫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介导自身免疫性损伤功能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有三方面38(1)可通过表面抗原受体直接与多糖抗原交联结合 而被激活,IL5等细胞因子可作为活化第二信 号不需要Th细胞的帮助(2)48小时之内即可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3)在增殖分化过程中不发生类别转换4)不产生免疫记忆细胞抗体应答的特点39第五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40一、产生抗体 中和作用、调理作用、ADCC效应、激活补体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通过BCR结合可溶性抗原,摄取并处理抗原后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只有活化的B细胞才可提呈抗原三、免疫调节: 产生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及T细胞功能4142本章学习要点掌握:1、BCR复合体的组成及功能(第一信号) 2、B B细胞的重要膜表面分子(第二信号细胞的重要膜表面分子(第二信号) 3 3、B B细胞的主要功能细胞的主要功能 4 4、BCRBCR多样性的产生机制多样性的产生机制熟悉:B细胞的分化发育、B细胞亚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