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阿Q正传》教案(共7页).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29463291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阿Q正传【重点】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创作思想     2理解典型人物阿Q的典型性格     3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性格化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4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5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难点】     1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2作品中涉及的国民性、革命、妇女、传统等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关于鲁迅及其创作  (1)少年时家道衰落;       青年时留学日本,希望以医学拯救祖国;       弃医从文,力求改变国人的精神;       从日本回国,创办《新青年》;       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短篇和大学杂文  (2)鲁迅的创作       鲁迅的作品大体可分为、教文、诗和杂文,现归类如下: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  二 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意  舂来(chōng)  鄙薄(bǐ)       犯忌(jì)    抵触(chù) 出豸(zhì)    擎起手(qíng)   鼾声(hān)       怃然(wǔ)    托庇(bì)       错愕(è)      2.解释加点的字  素不相能(向来)(和睦)  咸与维新(都)(参与)  初隽秀才(考取)  茶坊酒肆(店铺)  秋行夏令(时令)  三 通过预习、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  四 分析第一部分  问:《序》部分目的是什么?直接进入主题,舍去序言好不好?  总结:阿Q住在未庄,没有土地,没有名字,甚至姓什么都不清楚,属于雇农阶级《序》中阿Q的身份和地位为下文作了辅垫,使得阿Q的想要革命水到渠成第二课时  问:我们知道阿Q生活在未庄,未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回答  总结:  这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受封建思想严重封锁的村镇代表封建势力的赵太爷和曾经留过洋的假洋鬼子等统治着一切社会下层的农民面对剥削和压迫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甚至相互争斗未庄人看不起城里人,因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时放葱丝而不放葱段未庄人几乎不怎么进城,在革命的风波波及未庄时人们探头探脑地调查,把自由党说成“柿油党”,把证章说成“顶子”以及关于辫子的盘法等细节,都反映出未庄的落后、封闭的特点。

           问: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阿Q有什么样的表现?依据原文回答  总结:  阿Q头上长了癞疮症,别人奚落时,他觉得自己头上仿佛“是一种高尚的光荣”,别人还不配  阿Q被人揪住辫子打了,他总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当别人打他时要他说“我是畜生”,他就说自己是连畜生都不如的“虫豸”  他的洋钱被赌徒抢走之后,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于是又飘飘然得意地胜了  请用一些词归纳这种表现  总结: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自尊自大  欺弱怕强 自我陶醉   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在革命涉及未庄时也十分清晰地渗透在他的言行中  问:革命的消息是怎么样传到未庄的?  总结:  “举人老爷的船”趁黑来到了未庄,给未庄带来“大不安”,未庄人风传革命的消息  问:未庄的传闻有几种?  总结:  序号   传闻来源        船上载物    使命            结果  1    茶坊酒肆    举人老爷    逃难            不详  2    邹 七 嫂     破衣箱     寄存             退回  3    谣    言      箱子长信    排亲寄存      藏起来  问:邹七嫂真的知道内情吗?总结:  其实邹七嫂也许是依赵太爷的吩咐这么说的,因为不知城里局势如何,赵太爷希望极力摆脱与举人老爷之间的瓜葛。

      从中可看出恐惧、狡猾的封建头面人物的丑恶嘴脸问:革命风潮涉及未庄了,从中可看出举人老爷由于害怕革命而慌恐,赵太爷由于看不准形势而狡猾;那么未庄的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总结:  未庄人“大不安”“人心”“摇动”,可看出未庄百姓的怯懦、多颖、蒙味、闭幕和封建  问:阿Q生活在未庄这样一个环境,又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他对革命的态度是什么呢?  总结:  由“深恶痛绝之”到“神经”“快意”,以至于想“投降革命党”  阿Q对革命的要求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自发觉醒,但他同时又是带着小生产者的传统的和有观念来认识革命的  我们一起来看阿Q在谷祠中的四处心理  第一种:阿Q想像中的革命党人  问: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革命党人使用的武器,这种武器在阿Q的想象中出现,有什么特点?  明确:武器列举不厌其烦,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有“炸弹”“洋炮”“钩铺枪”“三尖两刃刀”武器的混乱反映出阿Q思想的混乱,混沌  第二种:阿Q想像的革命对象  问:阿Q的革命手段是什么?  总结:杀光  问:阿Q要杀的对头有谁?具体原因是什么?  总结: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小D和五胡,因为他们都曾欺侮过阿Q  阿Q将小D和赵太爷放在一起作业革命对象,可以看出他对革命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坚定的决心。

        第三种:阿Q的革命目的之一  问:阿Q对“宁式床”和“钱家的桌椅”的向往表现了什么?  总结:反映了阿Q的贪心,想改变现有地位的心态从中可看出阿Q的革命是为了营利  问:作者使用了“直走进去”“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可看出阿Q的什么心态?  总结:可看出阿Q不可一世的神气,代替赵太爷成为未庄的头面人物,摆起了架子  第四种:阿Q的革命目的之二  问:阿Q想象中对几个女人分别作了什么?  总结:赵司晨的妹子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        假洋鬼子的老婆不是好东西        吴妈太大        秀才老婆眼胞上有疤  问:阿Q是用什么标准去这几个女人的?  总结:封建意识和封建习俗  阿Q(处在社会最底层,希望改变现状) 想象   问:阿Q向往的是革命吗?如果阿Q真的“革命成功”,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总结:  阿Q所向往的并非革命,从他的想象中可看出他的革命只是对旧有封建制度的适应,只是要改变在现有社会中的低下地位这种革命目的,注定他的革命目标不够明确,信心不够坚定,也就不会成功  了解了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我们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阿Q式的人物,有时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也会看到阿Q的影子。

        思考:顺境时有无自我满足?        逆境时有无自欺欺人?        弱者面前有无自高自大?        强者面前有无自轻自贱?  作业:  阿Q死了,中虽没说他碰过女人,但阿Q并不像小尼姑所说的“断子绝孙”,据我们一些考据家研究,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你怎么看这个现象:写一篇700字的小文  【板书设计】阿Q正传  一、鲁迅及其创作  1鲁迅生平:   家道中落 →医学救国→弃医从文   2鲁迅创作  二、《阿Q正传》  1典型环境——未庄封建、闭幕、落后  2阿Q的“精神胜利法”     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自我满足 自我陶醉  3阿Q的革命     “深恶痛绝之”→“神经”→“投降革命党”  4现实意义探究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呐喊>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