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国家学派.docx
2页回归国家学派当代西方政治学流派之一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特别是其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和多元主义 的理论和方法,在美国占主流地位它们的突出特点是在解释政府活动时采取社 会中心的方式其学者们集中研究社会对政府的“输入”及作为政府将政府视为 竞争社会“对社会分配结果的“输出”至于政府自身,他们则权当“黑箱”搁 置多元主义的极端观点仅仅将政府视为竞争社会“利益集团的对应物”他们 都把国家当做法律规范主义研究所使用的过时概念结构功能主义者曾试图将自己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分析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 但并未取得成功,结果是不得不关注国家建设问题塞缪尔•亨廷顿当时就转向分析政治制度及其自主性问题,雷恩哈德•本 迪克斯则明确转向了以国家为研究中心的解释方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1968年,美国学者内特尔发表了《作为概念变量的国家》,提出国家的概 念是不可代替的,拉开了回归国家学派兴起的序幕1982年2月,美国学者在 纽约召开了题为“当今国家理论研之实质”的学术谈论会1985年,埃文斯等 人编辑出版了《让国家回归》一书,标志着国家回归学派的正式形成免流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锡德•斯科克波尔,内特尔,彼德•埃文斯,埃利克•诺 德林格,乔尔•米格达尔,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联邦制与民主:超越美国模式〉, 雷尔哈德•本迪克斯和查尔斯•蒂利等。
国家回归学派将国家定义为对特定地域及居住于其中的人们实行暴力控 制和政治统治的组织这个定义虽吸收了马克思国家定义的一些内容,但更多的 是对马克斯•韦伯国家定义的继承和延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斯蒂潘对国家的 定义:“绝对不能把国家等同于‘政府'国家是一个继续不断的行政,法律和 强制制度它不仅试图构造政治实体内的市民社会和公共权力当局之间的关系, 而且也试图构造市民社会中众多关键的关系该学派主要从两个方面,即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来分析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谓自主性指的就是国家机器所拥有的权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组成生 产关系的社会权力专门研究国家能力发展的要属米格达尔他直接受到了阿尔 蒙德等人国家能力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国家能力是“国家通过种种计划、政策 和行动实现其领导人所寻求的社会变化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影响社会 组织、规置社会关系、抽取资源和拨款或特定方式使用资源”等方面回归国家 学派强调了“国家在政策制定和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却忽视了国家的另一个重 要方面,即其在社会中的合法性问题,或者视国家合法性为当然,批评者认为这 不免有失偏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