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考后反思 李明波 本次考试是分班后的第一次月考,我所教的两个班班情不一样,一个重点理科,一个普遍艺术文,学生的语文根基有确定差距,从考试的劳绩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一班80分以上的有24人,而十一班仅有13人 本次考试的语文试题时间短,只有120分钟,根基全都是选择题,课外阅读难度适中,大阅读是“我们这么远,我们这么近”,作文是半命题作文从得分处境来看,主观题,更加是默写、诗歌鉴赏得分率不高作文存在着文章的布局不清,书写不专心、不领会,片面学生存在偏题,跑题现象但从整体来看,本次检测试卷的布局是合理的,难度是适中的,它可以很好的检测出学生学识的积累和才能然而当我留心研究了学生所答的试卷和分析学生得失分的理由之后,我察觉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太多的漏洞和缺乏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给学生如何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才能,却忽略了对这些学识点的强调即使是有,也只是在文章当中一笔带过只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行进,并没有对文章当中展现的这些学识点举行系统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不知道语文到底学些什么,更不知道语文到底考什么 其次:在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才能上,学生也能够体会出文章的内容,但由于他们的概括才能不强,所以他们总是畏缩自己所概括的是错误的,在答卷时迟迟不敢下笔 第三:布置作业针对性和选择性不强,只是让学生做一些配套型练习题题目没有什么延迟性和拓展性,也没有别致性和技巧性,这致使大片面学生在遇到脱离课本的题目时便无从下手 第四: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紧扣课本,没有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让其来阅读和自学,学生积累量少、阅读面窄,语言才能匮乏,即不能很好的概括总结,更不能精练的写作 针对教和学中展现的这些问题,我筹划从以下方面入手对此举行化解: 一、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措施,即要抓学生对根基学识的训练积累,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才能和巩固学生总结概括的语言功底 二、科学设计每一节课的教与学的目标,让学生明白上课该干什么,该学什么,使学生所花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有针对性的精选训练题,不让学生做一些无用功 三、充分利用好阅读课,有目的的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学识面,让学生多看杂志报刊,多多练笔,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和写作才能。
篇二:第一次月考反思 第一次月考反思 (黄登江) 我任高一(9)班与高一(10)班的数学教师,本次月考考得并不梦想经过同学生的交流与自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初涉教师职业,没有阅历,把握不住学生的学情以及知 识点讲解梯度的掌控; (2) 语速显得有点快,接课时比其他老师进度慢,为赶在月 考前上完月考内容,给学生讲解习题时间少; (3) 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时间较少; 提升措施: (1) 多听有阅历教师的课,做好听课记录,多请教,多交流; (2) 多看教学视频; (3) 专心写教学反思; (4) 多关注学生学情; (5) 经常与学生沟通; (6) 建立扶差、培优方案并执行实施; (7) 积极加入教导教学培训 2022/10/22篇三: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时间:2022-10-11 一、劳绩分析数据 表一:高三各班劳绩统计(微机室供给) 二、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的学习内容。
同时兼顾了语文读本及本年级倡导的课外读书的《论语》和古诗词背诵40首中的片面背诵篇章其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课本原文原段,现代文大阅读那么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其它试题那么兼顾了课内与课外作文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 2.试题命制形式完全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七道大题21道小题分别为语言根基学识、文学作品小阅读(高考一般为科技问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现代文大阅读理解、语言学识运用及表达、作文分值的设置也根本上是按照高考试题的设置方案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难度理应说适中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比较较简朴,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专心学习、听课、作业,就确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学识向课外的延迟和拓展 (二)数据分析结论: (三)倾向性问题: 1.根基片面病句、成语等都是薄弱环节 2.对课本的重视程度不够,换一个角度提问就会无所适从 3.诗词鉴赏分外薄弱,鉴赏的才能要日积月累 4.现代文阅读理解才能不够,向课外延迟拓展的才能相当缺乏,更加是艺术手法的鉴赏更待提高。
5.话题作文对主题的把握不准、材料不别致、语言表达文采缺乏、书写不够感激美观 (四)下一步应对策略和教学中应留神的问题: 1.根基片面的重心持续降低,强化根基,包括课下解释;多做根基小练习,多安置根基性的作业 2.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重课本、课文的学习,熟悉语文课文的人文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开发课本、课文、读本的考评价值强化语文高考题目在课外、学识在课内、才能在课堂的主导意识 3.诗词鉴赏从根基开头,重视诵读以及在诵读根基上的领悟,再循序渐进地开展鉴赏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结合诗词的特点,从积累诗歌的意象、解读意向、体会意境开头逐步强化 4.以“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高一”为引导,激活学生读课文、读读本、读《论语》、读课外书籍的动因,指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有了阅读量的积累,文学素养、赏识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课内向课外的延迟拓展要有意而为之,巩固学生的迁移意识,联想想象、内外沟通、形成模范、提防运用 5.作文训练是一个一向要强化的永恒的主题加强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意识。
作文训练坚持序列化、模范化,多练细评精讲循序渐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加强课外练笔的落实、促使、检查,大作文与课外练笔、整篇作文与片段作文相互配 合和补充提防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和文采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应试作文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