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
23页第 七 单 元 教 学 计 划教材分析: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则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字写字,能够认写19个生字,并正确读写“塑料、乐谱、企盼、干脆、埋葬、气概”等词语2.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能力与方法:3.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4.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动物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2. 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单元课时安排:《老人与海鸥》2课时《跑进家来的松鼠》1课时《最后一头战象》2课时《金色的脚印》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七》3课时《回顾·拓展七》1课时课时计划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和课题: 21 老人与海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8 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教学重点:1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方法: 朗诵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和学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播放动物的视频短片 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三、再读课文,质疑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2.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设计思路通过这两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本单元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预习《老人与海鸥》课后作业:书写生字板书设计:21.老人与海鸥老人 爱 爱海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和课题:21 老人与海鸥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教学方法: 品读法教具和学具: 课文插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二、学习1至13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三、学习第二部分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汇报结果可能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四、拓展: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设计思路读思结合自主学习后汇报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预习《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后作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就以上内容写一篇习作板书设计:21. 老人与海鸥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老人对海鸥的亲昵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和课题: 22.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和学具: 课件教学过程: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设计思路问题切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整体感知布置作业: 预习作业:预习《 23 最后一头战象》课后作业:书写生字板书设计:22.跑进家来的松鼠松鼠在我家的三件趣事松鼠的可爱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和课题:23 最后一头战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 会写11 个生字2. 过程与方法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教学重点:1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教学方法: 讲解法、朗诵法教具和学具:有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