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程颢程颐的名言.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54965691
  • 上传时间:2022-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程颢程颐的名言 程颢的名言大全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凡物有本末,不成分本末为两段事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置也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率性那么谓之道,修道那么谓之教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那么无序而不和 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那么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人苟以善自治,那么无不成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语其性,那么皆善也;语其才,那么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确定之谓也,确定那么不能恒矣 凡有动皆为感,感那么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 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由于富贵而孤高自大,纵然不好;由于有学问而孤高自大,害处也是不小 想要担当大任,务必是忠诚忠厚的人 教导别人,修养他的善心就会使他的恶念自然消散;治理百姓,引导他们互敬谦让就会使纷争自然中断。

      克制自己可以止住生气的毛病,明白事理可以制住畏缩的毛病 只要人刚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从哪里下手,已经学习很久了要知道从哪里收获 一个人假设学习不进步,只是不够大胆而已 一个人假设不学习就会很快衰弱 懈怠心志一辈子,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一个应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气之不成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那么天地之性存焉 弘而不毅那么无法则,毅而不弘那么隘陋 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那么为伪也 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 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著意,才著意,便是有个私心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成将公便唤做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为公那么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那么仁之施,爱那么仁之用也 忠恕所以公允造德那么自忠恕,其致那么公允 弘而不毅,那么难立;毅而不弘,那么无以居之。

      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内重那么可以胜外之轻,得深那么可以见诱之小 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那么由勉与不勉也 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论性不管气,不备;论气不管性,不明;二之那么不是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挚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工夫多 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 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 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非明那么动无所之,非动那么明无所用 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那么害于感通,所谓悔也 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 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那么行之果,行之果那么守之固 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那么才清,气浊那么才浊才那么有善有不善,性那么无不善 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 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读书那么此心常在,不读书那么终看义理不见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义理之学,亦须沉重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志小那么易足,易足那么无由进;气轻那么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心大那么百物皆通,心小那么百物皆病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展之那么大,易视之那么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 道的外面没有万物,万物的外面也没有道,所以天地间无处不弥漫了道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