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X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7页紫云县惠兴高速辽青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建设地点 11.1.3 项目业主 11.1.4 可研编制单位 1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 11.2.1 县域概况 11.2.2 城市道路现状及规划 21.2.3 城区现状排水及规划 21.2.4沿线建筑物和公用管线 31.2.5项目建设背景 3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52.1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52.1.1 项目建设地点 52.1.2 交通条件 52.1.3 自然条件 52.1.4 工程、水文地质 62.1.5 施工条件 6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2.2.1 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地区交通的需要 72.2.2 是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状况的需要 72.2.3 是发展地区经济、旅游、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 72.2.4 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的需要 7第三章 工程建设方案 93.1 设计原则 93.2 设计依据 93.3 工程建设规模 103.4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113.5 工程建设方案 113.5.1 工程范围 113.5.2 道路工程 123.5.3 交通附属设施 123.5.4 桥梁工程 123.5.5 排水工程 133.5.6 给水工程 163.5.7 管线综合 213.5.8 交通工程 223.5.9 照明工程 253.5.10 绿化工程 27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294.1 环评分析 294.2 环评依据 294.3 环境影响因素 304.4 环保措施及建议 314.5 环境评价 334.6 水土保持 33第五章 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 345.1 项目招投标 345.1.1 实施原则 345.1.2 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 345.1.3项目招投标方案 355.2 项目实施进度 36第六章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量 37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工程投资估算 387.1 编制范围 387.2 编制依据 407.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407.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407.5资金筹措 41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 428.1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 428.2 经济效益 428.3 环境效益 428.4评价结论 42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449.1 结论 449.2 建议 4444 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名称紫云县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1.1.2 建设地点紫云县县城1.1.3 项目业主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1.1.4 可研编制单位贵州智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县域概况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跨东经10555′—10629′,北纬2521′—2603′之间,隶属于贵州省安顺市。
其境东邻长顺、罗甸两县,南接望谟县,西靠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抵安顺市,南北长76.1km,东西宽57.6km,总面积2283.7km2紫云县城距安顺市公路里程为67km、贵阳市176km、长顺74km、望谟111km,县境内南北向有209省道、东西向有309省道在县城交汇呈“十”字形通过2010年县域总人口36.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万人,占6.39%县域城镇人口8.8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4%全县辖5个镇,7个乡,22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999个村民小组紫云县是贵州省的贫困县之一,现有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76元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6.83亿元,占45.2%;第二产业2.27亿元,占15.4%;第三产业6.01亿元,占39.76%三次产业结构构成由2009年的48:13:39调整为45.2:15.4:39.76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18元;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1.2.2城市道路现状及规划老城区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现发展局限性很大。
主要受城中村的制约,牛车、马车于城区造成交通混乱、阻塞为改善城区交通态况,现于区北部规划一新城区,为使两城区有机、紧密联系,新建一条城市道路势在心行根据规划,位于紫云县城北部的规划新城区,道路路网布局主要采用方格网的路网形式按规划的意见划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道路整个新城区路网骨架由“五纵四横”组成在对外交通方面:(1)规划建设西环路、南环路重点解决南北向安顺至望谟公路(即209省道)的过境交通,现209省道在紫云城区由新东路过境今后随着新东路逐步成为城区的生活性主干道,规划209省道在城区过境道路西移,穿越城区段具体走向为:教场路—西环路—南环路—新东路2)309省道穿越城区段具体走向为:西环路—南环路—新东路—三号路1.2.3城区现状排水及规划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区内雨、污水经排水管(沟)收集后排入穿过城区内的自然排水沟,由西面排除规划区由于污水未处理,已经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城市发展及规划要求,新城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污水经区内污水干管收集,终汇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雨水经区内雨水干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1.2.4沿线建筑物和公用管线本次拟建的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为新建市政道路,沿线上无文物古迹,路线所经过的地段多为山地丘林与耕地,在途经椅子山垭口与格凸大道时涉及部分房屋拆迁,主要为1~3层民宅及商业用房,有一定的拆迁。
1.2.5项目建设背景紫云县是贵州省的贫困县之一,现有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促使区域内交通条件建设和衔接都得到极大的改善,紫云县交通条件得到质的飞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持续,黔中新兴产业聚集机会显现,黔中经济区确定和贵安一体化的构想,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契机贵州省在2010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强省的政策,《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中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以27个经济强县和快速通道沿线交通节点为重点,新建30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申建4个国家级园区,建成1个综合保税区、2个出口加工区、2个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和2个“无水港”,并根据资源、环境、区位和产业特点,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努力在全省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县县有园区、园园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格局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契机,结合惠兴高速公路实施,紫云县政府实时调整了规划,修编了《贵州省紫云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
规划增加了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的道路,以求改善紫云县对外连接的交通环境在以上建设背景下,2011年8月,受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委托,我公司对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2.1.1 项目建设地点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紫云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惠兴高速紫云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K1+340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K2+770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K2+834.07,全长2834.07m2..1.2 交通条件 惠兴高速辽青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位于紫云县城西部,道路沿线有多条公路过境或横穿,交通条件便利2.1.3 自然条件 2.1.3.1 地形地貌城区位于紫云县中部,处于山盆期第一亚期剥夷面上,四周为峰丛谷地,中间为平坦的山间小盆地,地势较平缓,高程1150-1175m,四面环山,植被覆盖较好,高程1300-1450m,相对高差100-150m,地势三面高西面略低2.1.3.2 气候水文紫云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两个农业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干湿明显。
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照较好、热量丰富,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455.3小时,居安顺市第一位;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无霜期288天,县内年平均降水量1337.1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全年干、雨季节之分明显,干季平均降水量为135.2毫米,雨季平均降水量为1201.9毫米2.1.3.3 地震效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贵州幅)、《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贵州幅)划分:城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2.1.4 工程、水文地质2.1.4.1 地质构造项目所在地城区区域构造处于火烘背斜的北西翼,拉王向斜的末端地形受构造严密控制,峰谷延伸方向与背斜轴向基本一致,形成一系列平行的山岭与谷地城区位于总体构造线呈NEE向SN转向的交叉接触部位,岩层平缓,倾向北西,倾角10-20左右赋存基岩裂隙水、溶蚀裂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较均一,地表、地下水自北向南流区内无大的断裂,区域构造简单2.1.4.2 水文地质城区地层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为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和碎隙岩,其地层厚度及分布面积大致相当其中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地层岩溶较发育,赋存溶蚀裂隙水,富水性较好;碎隙岩地层赋存基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弱。
地下水埋藏较浅,运动方向为从北向南城区内无大的河流通过,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城区内无构造影响,上游河道由于碎隙岩的存在,无渗漏问题,下游河道基岩多为碳酸盐类岩,具一定的渗漏性2.1.5 施工条件本工程所处场地交通便利,筑路材料丰富,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距离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项目用水可从沿线河道或城市供水管网取用本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工程建设条件良好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地区交通的需要紫云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它是一重要的交通结点,北达安顺,西至黄果树,南至兴仁、望谟,东至麻江,是209、309省道的必经之地紫云县老城区由于受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影响,现城区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很大,加上受城中村的制约,道路上牛车、马车与机动车混行,造成城区交通混乱、阻塞,交通服务水平低为改善城区交通态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现于区北部规划一新城区,为改善新城区与惠兴高速辽青匝道的交通环境,并使两城区有机、紧密联系在一起,需新建一条城市道路2.2.2 是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状况的需要紫云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她是一重要的交通结点,北达安顺,西至黄果树,南至兴仁、望谟,东至麻江,是209、309省道的必经之地。
由于现状城区道路骨架不完善,造成城区人车混行,交通阻塞惠兴高速辽青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为沿线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2.2.3 是发展地区经济、旅游,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紫云格凸河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