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物流园区建设调研报告.docx
26页区物流园区建设调研报告现代物流业对服务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显着的作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八大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的决策部署,交通运输厅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八大物流园区建设的具体措施,着力推进我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在园区顺利建设的同时也出现园区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优惠政策缺乏等问题一、八大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一)宁夏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国际贸易服务型物流园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5800亩,概算投资47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概算投资4.8亿元,目前已投资2.8亿元,完成了5000亩征地,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综合办公服务楼也将于今年5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宁夏邮翔国际物流快递公司入园并完成了1.6万平米监管仓、保税仓、国际快递中心等建设,中国外运集团公司、马来西亚物流公司、陕西国际货运公司、宁夏艾伊莎(鑫中成)公司已与园区达成投资合作意向二)银川陆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项目规划总面积2400亩,概算总投资12.0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了园区口岸联检办公楼、集装箱堆场以及其它附属设施,改造了海关、检验检疫货物暂扣库和中转库等,设立了口岸办事大厅。
银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外运集团公司达成共建银川陆路口岸协议,将于4月底前组建成立银川中外运陆港物流有限公司;相继引进了宁夏储备局、香港中盈投资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公司和宁夏供销社等企业,投资建设园区内物资储备库、保税物流中心、集装箱场站等项目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区功能定位为工业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目前,已完成了园区路基和给排水基础建设,初步完成了市场调研报告,园区整体规划和办公辅楼的设计及园区内的场地平整、绿化工作也已全面展开目前就煤化工下游产品营销企业及铁路货运企业的入园有关问题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接洽四)石嘴山惠农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该项目以惠农陆路口岸为依托,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500亩,概算投资15亿元,已完成1.4亿元目前,惠农陆路口岸已封关运营,为口岸提供相关服务的铁路、银行、保险、船代、货代等相关单位已落实中海集团等船运公司已经进驻,园区与天津港集团合资成立了宁津国际物流公司,正在协调中邮等物流公司进驻并开展业务五)中卫迎水桥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占地XX亩,概算总投资7亿元宁夏昊丰伟业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已投资2700万元,完成了联网项目建设前期调研与论证、园区规划设计和可研报告编制、铁路专用线规划设计和项目报批以及其它申报审批工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工作现已全面展开。
六)海原新区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货运服务型物流中心,分为物流中心、农贸市场和民族商贸城三个部分园区总占地面积663亩,概算总投资1.8亿元宁夏李旺汽车贸易公司已投资8200万元,建成了园区三通一平,部分库房、营业房、营销中心、交易大厅等工程七)宁夏交通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占地4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规划占地XX亩,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宁夏交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企业注册,全面开展物流园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办理园区一期XX年 1000亩用地审批手续,计划XX年开始建设,XX年投入运营八)永宁西部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为大型现代化多功能商贸物流中心园区总体规划占地5410亩,概算投资90.75亿元,XX年计划投资34.85亿元目前,园区内宁夏乐丛北方国际家私城、宁夏北方国际建材商贸物流园、中国万商汽车城、宁夏永宁四季鲜果品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宁夏望远现代金属物流园、宁夏路丰建材物流园、宁夏望远商贸物流园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物流园区缺少统筹规划目前,首府银川东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南有永宁西部商贸物流园区、西有银川陆港物流中心、北有交通物流园区,空中有宁夏空港物流中心,形成了东南西北四足鼎立、空中接应的立体物流格局。
但这五大物流园区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缺乏统筹规划,且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存在交叉现象一旦建成并投入运营,将出现都“吃不饱”的现象二)物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缺乏《宁夏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已于去年8月发布实施,由于物流业涉及部门多,沟通协调难度大,规划执行进展缓慢比如物流政策法规不完善,影响物流发展的土地、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园区软环境建设滞后,对入园物流企业缺乏吸引力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目前,我区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存在信息化水平低、局域网建设不规范、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全社会提供各方面物流信息资讯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四)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较少我区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服务功能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物流需求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造成物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没有骨干物流企业带动,成为制约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瓶颈”三、对策建议我区物流园区建设己经进入起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很快,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对于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发挥好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面的作用,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好参与物流园区建设的各方关系,保持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规划物流园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在了解货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银川市和我区实际情况,对八大物流园区特别是银川周边的五大物流园区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目标服务客户锁定,做到有的放矢,反对落后的和过分超前的规划二)出台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尽快制定《落实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贷款、贴息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税收优惠,保税区建设,工商、海关、商检支持等具体问题,为加快八大物流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三)加大财政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三时间,每年安排五、六千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自治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用于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加大协调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物流园区建设四)建设宁夏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明确牵头部门和协助部门,整合和连接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间的信息资源,建设宁夏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我区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五)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进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网上招商、新闻发布会和到东部招商、到国外招商等措施,引进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管理运作规范、网络化程度高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进驻各大物流园区,促进我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为了搞好“如何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县工业园区组织专门班子先后3次召开园区、企业和行政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同时,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12条现将关于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园区发展现状(一)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2年底,完成基础设施总投资7477万元其中,硬化道路10条,实际通车里程31公里;建设通讯管道6.4公里;铺设供水管道400米、排水管道1000米;栽植路旁绿化树木580棵;安装路灯110盏;架设高压线路10公里;建设桥梁8座、涵洞15座;建设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二)园区项目建设有了一定进展截至2012年底,园区内企业34家,在建25家、投产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累计完成税收1012万元,涉及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其中,青岛入园项目1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0万元三)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2012年初,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成立了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局、财政局,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对企业实行封闭管理。
同时,成立了园区派出所回顾园区的建设发展,有以下经验体会: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举全县之力发展园区”的战略决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园区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园区建设指挥部,同时,将园区建设的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掀起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青岛市委、市政府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采取12区市对园区实行包片开发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2年底,共帮扶资金3536万元,落地入园项目1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三、县直部门密切配合县直各有关部门,站在振兴曹县的高度,服从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建设县交通局、公路局、水务局、供电公司和网通公司,多方筹资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建工局积极协助园区做好土地征用、附属物清点、规划建设、工程招标等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发展局、环保局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及时完成了20家入园项目的注册、立项、环评等工作四、园区全体干部顽强拼搏园区工作人员面对任务重、困难多,人员少的局面,一人当作三人用,一天当作三天干。
去年,共为道路和项目建设征地2200亩,拆迁房屋17户,迁移坟墓948座,清理树木8.1万棵,兑付补偿金600余万元;帮助客商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等手续50余份,帮助客商解决临时住宿、资金贷款等困难20余件;对扰乱企业正常施工和生产的强买强卖、强装强卸行为给予了重点打击,为入园项目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了20余个项目顺利落户园区二、存在问题(一) 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起步区内80%的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二)园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仅建设10条道路,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如:路灯只是立设了灯杆,电缆至今未埋设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如:2012年,由于雨水较大,排水管道没有配套,造成企业排水不畅,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施工三)入园项目规模小、投资强度低1、入园项目规模小截至2012年底,园区共有企业3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平均投资规模1059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正和车辆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规模最小的奇源木业固定资产投资仅500万元。
2、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如:青岛16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4.4亿元,总占地面积786亩,平均投资强度仅为56.06万元/亩四)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1、财政体制未独立园区未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如:园区工作人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正常办公经费没保障,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园区与县财政存在往来借款,也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遗留问题,等等2、派出机构未设置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县直部门还没有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搞好服务,如: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办理,由于缺少派出机构,影响了工作效率3、园区人员力量薄弱目前,园区现有工作人员仅32人, 除了完成相当于一个乡镇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每天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个人顶三个人干,一天当作三天用尽管如此,有些工作仍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