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ppt
16页1.1.字音正读字音正读b bó ó1515 诫子书 诫子书y yí ín nchchí íl lú úf fú ú2.2.节奏划分节奏划分(1)(1)夫夫/ /君子之行君子之行, ,静静/ /以修身以修身, ,俭俭/ /以养德以养德(2)(2)非学非学/ /无以广才无以广才, ,非志非志/ /无以成学无以成学(3)(3)淫慢淫慢/ /则不能励精则不能励精, ,险躁险躁/ /则不能治性则不能治性明确、坚定明确、坚定达到远大目标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增长才干轻薄浮躁轻薄浮躁疾行疾行, ,指迅速逝去指迅速逝去消失消失怎么怎么4.4.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远大志向远大志向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动词,学习动词,学习名词,学业名词,学业介词,表目的介词,表目的介词,用来介词,用来5.5.文学常识文学常识(1)(1)《《诫子书诫子书》》选自选自 , ,作者作者 , ,字字 , ,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2)(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 。
《《诸葛亮集诸葛亮集》》 诸葛亮诸葛亮孔明孔明告诫儿子修身养性告诫儿子修身养性, ,生活节俭生活节俭, ,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D DA AD D4.4.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A.本文作者诸葛亮本文作者诸葛亮, ,字孔明字孔明, ,号卧龙号卧龙, ,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B.B.文中被人们当作文中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两句话是的座右铭的两句话是: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非志无以成学C.C.国学是以齐鲁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国学是以齐鲁文化为中心的文化, ,代表人物有孔子、诸葛亮等代表人物有孔子、诸葛亮等D.D.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有关他的故事情节有许多有关他的故事情节有许多, ,比如三气周瑜、空城计、舌战群儒等比如三气周瑜、空城计、舌战群儒等5.(1)5.(1)文中有两句话文中有两句话““ , , ””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 ,更是他对儿子的要求。
更是他对儿子的要求2)(2)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 , , , ,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B B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志无以成学6.6.翻译下面的句子翻译下面的句子(1)(1)静以修身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俭以养德译文译文: : . .(2)(2)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译文: : . .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 ,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二、课内阅读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阅读下文, ,完成各题完成各题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静也,才才须学也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不能励精,险躁躁则不能治性年与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意与日去,遂成枯落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多不接世,悲守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将复何及!振奋振奋立志立志修养修养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8.8.翻译句子翻译句子1)(1)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广才译文译文: : . .(2)(2)年与时驰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意与日去译文译文: : . .9.9.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说明了““淡泊淡泊”“”“宁静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要求, ,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B.““学须静也学须静也””的的““学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 ,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静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 ,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C.““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从反面说明了““淡泊淡泊”“”“宁静宁静””的重要性的重要性D.D.““悲守穷庐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D D10.10.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答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告诫儿子修身养性, ,生活节俭生活节俭, ,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三、课外迁移三、课外迁移 阅读下文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2(12分分) )周公诫子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周公诫之曰之曰:“往矣往矣,子无以子无以鲁国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之弟,成王成王之叔父也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矣然一沐三握发,一一饭三吐哺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德行宽裕裕,守之以恭者守之以恭者,荣荣;土地广大土地广大,守以守以俭者者,安安;禄位尊盛禄位尊盛,守以卑者守以卑者,贵;人众兵人众兵强,守以守以畏者畏者,胜;聪明睿智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守之以愚者,哲哲;博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智夫此六者,皆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天子,富有四海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而失天下,亡其身者亡其身者,桀、桀、纣是也可不慎欤是也可不慎欤?”12.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4分分) )(1)(1)不谦而失天下不谦而失天下, ,亡其身者亡其身者, ,桀、纣是也可不慎欤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译文: : . . . .(2)(2)然一沐三握发然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
犹恐失天下之士译文译文: : . . . .辅佐辅佐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 ,无意义无意义还还肃敬肃敬, ,谦逊有礼谦逊有礼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进而导致) )自己身亡的人自己身亡的人, ,桀、纣就是这样桀、纣就是这样,(,(你你) )能不慎重吗能不慎重吗? ?尽管这样尽管这样, ,我还常常一次沐浴我还常常一次沐浴, ,要三次停下来要三次停下来, ,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 ,接待接待宾客吃一顿饭宾客。
吃一顿饭, ,要三次停下来要三次停下来, ,接待宾客接待宾客, ,还唯恐因怠慢而失去天下的人才还唯恐因怠慢而失去天下的人才答案答案: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 (有了国土有了国土) )就怠慢、轻视人才就怠慢、轻视人才13.13.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2分分) )14.14.你认为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2?(2分分) )答案答案: :对晚辈谆谆教导对晚辈谆谆教导, ,懂得如何守业懂得如何守业, ,能够礼贤下士能够礼贤下士, ,是个智者是个智者解释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常见题型常见题型】】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2.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1.首先平时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的记忆首先平时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的记忆; ;比如本课学习的虚词和实词比如本课学习的虚词和实词, ,特别是注释下面的特别是注释下面的实词2.2.看到词语要将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解释看到词语要将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解释, ,如果解释不通如果解释不通, ,要考虑其特殊的用法要考虑其特殊的用法; ;比如比如, ,““夫学须静也夫学须静也””中的中的““学学””是动词是动词, ,学习。
学习3.3.如果是课外文言文如果是课外文言文, ,可以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比如可以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比如, ,““夫贵为天子夫贵为天子””中的中的““夫夫””在课内我们学过在课内我们学过““夫学须静也夫学须静也””, ,是句首发语词是句首发语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