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心理防御机制12.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845650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河北大学教育硕士何新赏[摘要]心理防御机制(以下简称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 木概念之-,其重要性已广为心理学家们所认可和接受关于防御机制,研 究者们已进行了诸多探讨本文拟对防御机制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不同 研究的争论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旨在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防御机制提供一 些参考[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类、作用、领域A的研究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 乂译为“防卫机制”、“潜意识防 御机制”、“防御机制”、我防御机制”,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 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极[1]1894年,S. Freud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 的概念,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冋避或克服木我和 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 己”1926年,弗洛伊德又重新关注防御机制问题[2]在《G我和本我》一文 中,他提出了人格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元结构,把防御机制归属于自我, 作为自我的一种功能根据他的观点,防御机制指的是“自我在解决可能导 致精神疾病的冲突中所采用的全部策略” [3]。

      这些机制通过总改或曲解现实 达到降低与排除焦虑、维护健康和自尊的目的1936年,S. Freud的女儿A. Freud在系统研究的基础.h扩展了心理防御机 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 情感和木能欲望,以调节压抑与外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口 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乂使外在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二、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A. Freud把散见于他父亲著作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归纳为卜*述10种:压 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 A. Freud研究Y防御的某些模式与不同形式的祌经症之间的关系、防御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添加另外的五种防御机制:禁欲作用、G我约束、对攻 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抵消作用除了以上提到的S. Freud和A. Freud提 出的防御机制之外,Kernberg和Klein于1973年描述/分裂、伴无能之全能、 简单的理智化、投射性认同和糈神病性否认等五种防御机制 后人在Freud 父女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防御机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 破性的进展,特别是Valliant的观点颇其代表性。

      Valliant于1971年对随 访30年的30名成年男性自我适应过程研究后,认为防御机制可分为如下四 个层次[5]: (1)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对现实的歪 曲;(2)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幻想、投射、被动攻击、疑病和潜意显现;(3)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理想化、潜抑、转移、反向形成、分离;(4)成熟防 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期望、利他和幽默等五种心理防御机制,这个分级 为美国某些精神病学教科书所采用Valliant于1986年又对随访40年的 307名男性作资料分析,又提出Y 3级分法:⑴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 压抑、幽默、期望和利他;(2)中问型或神经症性防御机制,拈转移、潜抑、 隔离、反向形成;(3)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 潜意显现、疑病和分离和以前的分级相比,取消了 CJ恋性防御机制,但差异 不大,这样三级防御机制的作用就超出A. Freud的观点|6]迈斯纳、麦克和塞 马尔于1975年的分类是:(1)自恋防卫(narcissisticdefense)伍括:投射;否 认;歪曲⑵对方不成熟的防卫(immaturedefens-es) 拈:行动化;阻断;疑 病:内射;被动攻击;退行;分裂样幻想;躯体化。

      3)神经质防卫 (ncuroticde-fcrises)包括:控制;转移;解离;外化;抑制;理想化;合理化;反 向;阻抑;性化;⑷成熟的防御机制(maturedefenses)包括:利他主义;予页期; 克制或禁欲;幽默;升华;压抑⑸其他几种为精祌分析重视的防御机制如: 固着;转换;自居或认同;激将行为[7]Bond于1983年[8],Peery于1989 年,Andrews于1989年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分级我们学者曾文星在《分析 的学理与治疗过程》一书中,利用一张表列出了四类共20种这20种心理 防御机制是:属于自恋(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的冇否定作用、外射作用、 歪曲作用;属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内射作用、退缩作用、体化作用、 幻想作用于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潜抑作用、解离作用、转移作用、 隔离作用、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抵消作用、补偿作用、仿同作用;属于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作用、升平作用、幽默作用、利他作用在西方,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有上百种根据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 现,由于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角度不同,得岀的结果也不同有人从心理防 御机制的作用出发,有人从心理防御机制的性质出发,但主题分类方向是从 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來划分。

      于是,分类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分类的方法越來 越精细化和准确化她把“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术语用来指代不同的防御过 程和策略三、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而对挫折、心理冲突和压力的应对与调节的反应体 系,是维系个体心身健康的重耍活动方式我岡的心理学专家将其表述为心 理防卫机制,并提出:“我们了解心理防卫机制后,可以冇意识地运用积极的 防卫机制应付挫折,如升华、补偿、幽默等积极的防卫机制足把挫折变为 前进动力的重要方式 [1]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有它积极的作用,也有它消极 的作用我们不可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宥助于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俱、嫉 妒等消极情感的伤害,冇助于我们维持情感的平衡或心理的平衡,在不能冇 效地控制情境吋把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例如,把一些不能忍受或会引起内 心烦恼或痛苦的念头尽量抑制下去,不去想它,可保持心境的安宁,并可使我 们集中精力而对现实问题;当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时,以开玩笑、说俏皮话等 幽默方式,进行CJ我解嘲,处理问题,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的局而能够 为我们获得喘息的时机冇的防御机制的运用还直接冇利于我们行为的改 善如想象、幻想机制的运用,在我们趋近某一 □标的进程不顺利或遇到暂 时闲难、挫折时想象到我们获得胜利时的情景,可增K我们衰落了的动机。

      有的学生记忆力不行,他就努力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来补偿;有 的学生体育活动不行,他就努力在文娱_卜.宥所发展,以获得某种a尊和优越 如升华机制的运用,冇的学生火恋后,把所冇的精力都转到学习上,成绩大幅 度提高,并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有的嫉妒心较强的人,将妒火移至奋发努力上, 以对社会的更多贡献来超过对手心理防御机制的消极作用:心理防御机制的消极作用宥如卜*四方而: ①它们总是冇意或无意地歪曲、掩盖或否认现实,如压抑否认、投射、文饰 等从现实定向防御转向自我防御吋,也就是从欺骗别人转向欺骗自己而 沉溺在自欺行为中是个体走向脱离现实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结果是使观念中 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与现实中的ft己的疏远渐渐加深,井最终导致心理疾 患②阻碍心理的发展,耗费了木来可以用于更为宥效的个体活动的心理能 量,特别是无意识水平上的自我防御更是如此,从而削弱了个体发展的灵活 性与适应性如反向机制是对焦虑的一种非理性顺应,为实现虚假的和伪善 的目的,消耗大量能量,歪曲现实,使人格变得既呆板乂固执当防御机制成 为反应的唯一支配形式时,个体就表现为人格顺应不良了③减少解决实际 问题的机会尽管心理防御机制宥助于暂时解决痛苦,抵御情感创伤,但是它 们曲解现实,并因此妨碍问题的冇效解决。

      一个依赖于防御机制的人吋能从 米学会更有效地对付现实问题的方法例如,把自己的敌对情绪投射到他人 身上可熊越米越从社会中退缩:由于扪绝承认自己的债怒情绪,他可能从未 认识到大多数人是好的,并且也从未现解他和他人可以发展满意的人际关 系达样,他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因此心理防御机制的过多 运用尤如我们常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上愁”④被压抑的感觉 和观念里然从意识的认知上被隐藏了,却仍然在心理的底层奋力地活跃着 在那里我们的意识无法控制它们它们经常溜出来,作为心理生活的一种牵 制力景在起着作用也就是说,现实的H己总会找到表现H己的方法,被防御 机制排斥在外的现实的a己会通过厌烦、失败、无名的焦虑、内疚、压抑、 无意识的动机以及与自我疏远的种种症状来顽强的表现自己最后,如果自 我防御的使用也不能减少日益增长的紧张和焦虑,那么,另外的叫做神经症 和精神病的防御系统就会发展起来这时个体就进人了不正常行为的范围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临床症状被看成是个体实际上是的那种人与个体希望 保持的那种人之间的显著差异所导致的冲突的副产品四、学术领域n的防御机制研究认知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对记忆的研究表明,没奋意识到的记忆仍 然影响着有意记忆和任务成绩。

      目前一些认知心理学家正在思考,像压抑一样的过程是如何发挥功能的[2]研究表明“认知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或在执行 过程后,未被意识所觉察” ;Bonano&Wxler发现,注意nj*能对刺激加以区分, 一种刺激在意识层面被意识到,另~种则不会;这样的注意区分是一种认知 过程,它推动了分裂机制的形成另外,尽管缺少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的 觉察,Greenwald对这种刺激的生理和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那些未被注意到 的刺激会影响行为[2]这也在潜意识的心理动力的激活研究中得以证明社会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防御机制在社会认知和其它理论框架的 支持下“被重新标注或被重新发现”特定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说认知失 调,都只是对防御机制研究的委婉的说法”,涉及到投射的认知过程已成为社 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只不过它更名为归因,后来也称为“错误的共识 效应”置换机制是“代罪羔羊”研究早期工作的基础,隔离机制作为“不协 调缩减”出现最近,否认的一些方面也被重新改造为“积极错觉”,抵消被 重新标注为“假设思维”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已经开始致力于对精祌分析 中的防御机制的整个领域进行研究,但是使用了不同的标签[2]。

      发展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防御机制会遵循一种 发展的模式(Cramer, 1991;Vaillant, 1992),儿童对防御机制的使用是以一 种发展的、可预测的模式而变化的,认知上较为简单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在 儿童早期占据着支配地位;而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更为复杂的防御机制则 占据着主导地位事实上采用认同而不是否认和投射的防御机制可以看作是 情感成熟的标志(Cramer, 1998a)[k通过将防御机制纳入到儿童的心理过程 中,就能理解以前一些令人迷惑的行为另外,实验研究表明,那些经历过失 败的儿童増加了对防御机制的使用;在经历同伴犯绝的体验之后,女孩社会 顺应不良的程度越高,就会使用越多的防御机制人格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对青春期晚期的宵少年来说, 那些处于同一性不认同状况下的青少年更多地使用防御机制,对个体同一性 的威胁导致个体增加了防御机制的使用此外,个体在防御机制的使用上存 在性别差异具冇强烈女性性别认的个体更可能使典型的女性防御机制, 而那些具有强烈的男性性别认同的个体则更可能使用男性防御机制研究还 表明,性别角色冲突与逐渐增多的防御机制的使用有关系,具有女性人格结 构的男性和其宥男性人格结构的女性比那些兵宥与性别一致的人格结构的 个体更多地使用防御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都倾hd于采用某种特定的 防御机制(Bond, 1992;Vaillant, 1992)心理学家将这种个人的模式称为“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