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
6页《丝 绸 之 路》教学案例金台区陈仓路小学 屈宁【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我在教学起始以实物激发交流欲望,以故事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进入课文在重点部分采用让学生自读感悟,小组交流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课文重点段,展开合理推测、想象,体会、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学重点】1、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
2、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感悟人物思想品质教学难点】通过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体会张骞是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以及他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准备】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故事导入1、板书“丝绸”, 生齐读2、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新“皇帝的新装”》(课文撒凯大帝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设计意图: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个环节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识记情况朗读词语: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3、读后交流:读了课文,谁知道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认字识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并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情感三、细读体味,感悟丝绸之路开辟的艰辛 1、学习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识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1)生个别回答补充板书“之路”,齐读课题师:刚才的这三句话,承接上文,回答了第三自然段的这个问题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这条路的开辟者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
理解“探险家”、“外交家”,这两个词语,多媒体出示完整的解释过渡: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是如何开辟丝绸之路的呢?请大家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他感人的故事 2、用读-思-画-议的方法学习5―7自然段:(1)、自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张骞是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表现在哪些地方?举出事例,画出重点句子,找到一处就标上①,第二处就标上②,以此类推,看谁找的多再读读这些句子,理解重点词语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此次出使西域不辞辛劳;(2)从“张骞被软禁在在草原上放牧牛羊十一年,学会了匈奴话,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能体会到他是一个有心人,随时都在为以后的抗击匈奴做准备,为外交打下基础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运用读-思-画-议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丝绸要运往欧是要经历千难万险的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文中找重点句子,画重点词语,交流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张骞的伟大,并从文中积累词语,句子 四、学习第8自然段:1、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学生思考:张骞经过千难万险开辟了丝绸之路,那它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板书:亚欧交流、人类文明)3、学生齐读最后一句,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意义4、回顾板书,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他是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这一句话我们刚才已经知道它是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那这句话和我们学的后半部分内容有什么关系?生:引起下文师: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和过程衔接起来,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起到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承上启下5、小结1)讨论: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2)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难万险,打通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像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一名陕西人,我们更应该感到自豪,因为长安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动笔画出丝绸之路的意义,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五、听音乐拓展延伸1、播放音乐《丝绸之路》,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学生默读多媒体出示资料: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的使命,但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军事的情况,了解了匈奴的许多内情让汉武帝知道和中亚、西亚各国如何打交道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战事中张骞才能以他对匈奴的广博知识节节获胜……(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2、张骞开辟的这条路的名字是(学生全体说“丝绸之路”),这个题目很富有诗意,不但简洁、鲜明,而且能让读者产生很多联想,你能给这条路起一个新名字吗?3、是啊,这真是一条神奇的路,现在我们与欧洲交往有了新的通道,多媒体出示:亚欧大陆桥图片,师生共同认识它设计意图:在古朴的音乐声中默读补充的资料,第一放松了学生的心情,第二拓展了学生视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张骞的伟大;启发学生给这条路起名字,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能力;再次通过看图感受这是一条神奇的路。
六、布置作业1、把丝绸之路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要求:在讲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话来说,同时用上课文当中的重点句子,能够体现出张骞是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的特点,把故事讲完整2、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班内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设计意图: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示板书: 罗马 丝绸之路 张骞 长安 亚欧交流 人类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