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常规要求及教材分析蒋礼燕.doc
3页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常规要求及教材分析 一、备课常规要求:认真备课,即使编写教案1、能提前一周写教案,体现课改方向实行集体备课制,集体备课是发言积极,教龄不满5年亲年教师必须手写祥案2、不能简单抄袭教案,教案附和教学实际,有指导作用3、有教学后记,教学而发每学期8篇教学反思,要求写出教学后的所感所悟,有感而发,有感而记二、上课常规要求:立足课堂,改变观念教师有绝对权威的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善与引导的课堂组织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并重;教师由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1、教师教学 织能力强,关注每位学生,多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2、教师上课有激情(学生有亲和力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能力3、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爱阅读,养成静心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4、对生字词要做到课课过关,人人过关一至四年级,做到每课听写三、作业常规要求: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正确、规范。
1、按要求布置作业,作业份量适中,布置精当,作业蕴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业形式做到“三结合”,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心作业与建议作业相结合,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2、作业量要科学合理每天作业量由班主任负责协调,各科积极极配合3、抓好作业质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语文老师要做到四点:①不允许学生拖欠作业,对拖欠作业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②要求书写公正严查应付作业现象;③严禁抄袭作业现象;④要作必改,及时订正4、抓好批阅质量,做到六点:①正确、规范并及时指出错误;②提倡对或进生要进行面批;③学生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批阅④批改作业实施“等级+评语”制,每次批改作业要注明日期⑤作业批发要及时,同时同类作业采用一本质⑥严禁生替代时皮的现象5、设立作业问题记录本用于批改作业时,及时记录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细致分析,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6、作文要求:作文分数本必写作文(一号本)及课外作文(二号本)书本上要求写的作文,各科任要认真指导学生写作,详细批改;课外作文教师也要批改批语要采用鼓励性批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听课评课常规要求:听课数量:组长:20节;教师:15节以上/每学期. 五、学生常规要求:1、教师要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学习困难的学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发展学生的长,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上期教材分析: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写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1)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出现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2)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里的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被学生认识为止。
3)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4)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5)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课文标注的是变调音或轻声,如,“黄澄澄”的“澄”,在课文里标注的是dēng,生字条里注音恢复本音大纲、教材教学要求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改措施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3、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4、重视朗读指导,给学生示范,听录音或范度,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培养语感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5、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交际的信心,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6、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 。
重点难点1、学会2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