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件(5)(第五章-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ppt
7页第五章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及编制,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教育评价表是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具体依据和尺度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表,是实施教育评价的关键步骤,主要表现在:① 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② 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③ 有利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一),,(1)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 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指标和标准必须能反映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的客观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2)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 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评价表中的指标要全面反映教育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不遗漏任何一项重要的指标;另一方面,要求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彼此独立,即各指标在逻辑上应是并列关系,而并非相互重叠、互为因果 (3)发展性与整体性原则 发展性与整体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或学校、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指标内容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要以整体的眼光看待评价指标,把指标看成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二),,(4)操作性与可测性原则 操作性与可测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指标必须是具体化的目标,它是指既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测量、评定的方式进行度量,又便于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操作。
(5)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 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是指要求设计的指标和标准不仅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化、通俗易懂、便于操作,为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都能接受,而且还要求采用这些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以后所得的评定结果具有可比的性质 (6)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 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是指编制教育评价表不仅要着眼于现在的教育活动,而且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于那些我们目前可能难以实施的,但在今后的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指标,也应作适当的考虑,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1)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指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2)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指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就叫做对应指标的权数(权重)确定权数的过程叫加权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标度三个要素构成的强度(定性标准)是指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行为的优劣程度;频率(定量标准)是指达到指标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标号是指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标度是评价的档次。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步骤和方法(一),,(1)确定教育评价的对象和目标 制定评价表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评价对象 ,即确定评价谁(什么)的问题在确定评价对象后,还必须明确评价的目标评价目标是通过评价达到的目的,是编制评价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初拟评价指标 评价目标明确以后,制定者的任务就是要依据评价目标,提出初拟评价指标提出初拟评价指标的方法主要有:① 头脑风暴法;② 因素分析法;③ 理论推演法;④ 典型研究法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步骤与方法(二),,(3)筛选评价指标 在初拟指标所分解出来的因素中,有的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有的则未必;有的算得上主要因素,有的可能只是次要因素;各因素之间出现交叉、重复、包含、矛盾、因果等关系,也难以避免因此,必须对初拟指标进行归类合并和筛选,以达到“少而精”的要求筛选指标目前常用的方法有:① 经验法;② 调查统计法;③ 模糊聚类法 (4)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对每项评价指标分配权重,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是制定教育评价表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定权重常见的方法有:① 关键特征调查法;② 两两比较法;③ 专家评判平均法;④ 倍数比较法;⑤ Q分类法 (5)设计教育评价标准 设计教育评价标准是建立评价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设计教育评价标准的方法有:① 分解教育评价表中指标所包含的主要内容;② 确定标度;③确定等级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