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第三轮复习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2500字.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86477037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4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第三轮复习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2500字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二、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 .古义: 跑 今义:行走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3、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冷暖,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 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7、齐楚之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指优秀人才8、可怜焦土 ..古:可惜; 今:怜悯,同情三、重点实词1、六王毕,四海一(结束,这里指被灭亡)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 (通“剽”,piāo,掠夺、夺取) .9、奈何取之尽锱铢 (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族秦者秦也 (灭族 ) .(三)数词用作动词: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动词作名词: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动词意动用法: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五、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副词)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④国事至此,吾不得爱身(爱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 .5、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6、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7.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8.而(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 .(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连词,表承接)9.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 .5.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 ..(3)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 .六、特殊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二)省略句3、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省介词“于”)4、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 (省介词“于”)5、谁得而族灭(秦国)也 (省宾语“秦国”)(三)状语后置6、(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介宾结构后置句)(四)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 .(五)宾语前置句秦人不暇自哀(哀自,) .四、文言翻译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刘邦攻破;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族灭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而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假使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假使秦国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又能够灭亡他呢?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的话,那么后代的人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第二篇: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 3500字《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1、本文有以下通假字,请关注它们各自出现在文中何句中:从(纵)衡(横)景(影)甿(氓)倔(崛)棘(戟)有(又)没(殁)2. 古今异义词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今:指山东省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3.词类活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名作状)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云集响应(名作状)内立法度(方位词作状语)外连衡(方位词作状语)南取百越之地(方位词作状语)斗诸侯(动词作使动用法)序八洲而朝同列(动词作使动用法)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用法)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用法)4、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被动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3)宾语前置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5、难句译注1)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动用法,使??争斗.文言中,不及物动词的后边有宾语时,这种不及物动词大都是使动词.这里,在“斗”的后边带有宾语“诸侯”.译文: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来使(其他六国)诸侯相互争斗.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连词,相当于“因而”“之”,助词,的.。

      译文:这样一来,秦国就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魏国)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3)会盟而谋弱秦会盟:聚在一起订立盟约.“盟”,动词,订立盟约.文言中,当用“而”把(或动词短语)和名词连接起来时,这种名词就用作动词.弱:使动用法,使??弱译文他们便)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的势力)4)追亡逐北亡:逃亡的败兵. 北:败逃,这里指溃败的军队.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追”和“逐”为互文,“亡”和“北”为互文译文:追逐逃亡的败兵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臣:可靠的大臣.陈:陈列,布置.利兵:锐利的兵器.而谁何:即“其谁奈之何”,也就是“那(阵势)有谁敢惹他”.译文:用忠臣的臣子,带领精锐的士兵,陈列着锐利的武器,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为:当作,云:作“集”的状语,译为“像云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译文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他们的号召),(大家)担着粮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他们起来造反).7)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于:介词,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相当于“比”.译文:锄头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六国论》知识点总结一在古今异义词下加线并解释1秦以攻取之外[攻战取得]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它的实际数目]3思厥先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古今异义,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5至于[古今异义,以至于到]颠覆,理固宜然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孤危,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二在通假字下加线并写出本字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三指出加线词属于哪种活用并解释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使亏损,削弱],破灭之道也2盖[连词,承上文,表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小城镇],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月月]割,以趋于亡四指出加线虚词的含义及用法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威势]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自己]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用][ .以,同"于"释为“在"]攻[攻战]/取[取得]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思厥[相当于“其”,他们的]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表结果,才]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5洎[等到]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以致]趋于亡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2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可是]秦兵又至矣4奉之弥[更加,越来越]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6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7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8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9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0其势[势力]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