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4.光从哪里来教案.docx
8页第四单元 光 “光”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本单元是在中年级学生认识了光和影子之后,进一步认识光的传播及光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现象等本单元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指导学生先建构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太阳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等科学知识;再运用科学知识,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七色板等科技作品14.光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的反射光2.能说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科学探究1.能从光与生活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设计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方案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5.能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光从哪里来产生探究兴趣2.能实事求是,以多次实验现象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设计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光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教学重点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的反射光2.能说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教学难点能设计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方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窥视孔内部涂黑的实验盒3个、写字的卡片、带开关的发光物品、手电筒、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生活中用到光的各种场景图片)我们的生活中有了光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光?2.观察:(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中各是什么光3.讲述: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很多不同的光,我们把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4.讨论:哪些光是来自光源的光,哪些光是来自物体的反射光?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5.思考:不管是来自光源的光,还是来自物体的反射光,我们的眼睛为什么都能看到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眼睛是怎样看见光源物体的1)掌握方法将实验室的窗帘拉好,灯关闭将带开关的小夜灯放进内部涂黑的实验盒里,关闭小夜灯开关,盖上实验盒的盖子,从窥视孔观察,记录观看到的现象打开小夜灯开关,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注意保证较暗的实验环境,发光物体选用亮度较低的,以保护学生的眼睛不受亮光的刺激)(3)得出结论汇报:说一说你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两次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小结: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2. 眼睛是怎样看见非光源物体的1)提出问题引导:刚才实验中的物品是光源,如果不是光源,我们怎样才能看见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作出假设假设:如果物体能够将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我们就有可能看到该物体3)设计实验讲解:出示实验案例图片并讲解设计思路A.分析实验类型该实验是对比实验,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一个实验中可视物能够反射光,另一个实验中可视物不能反射光,其他条件都相同B.确定设计点可视物、窥视孔、进光孔都是可变的,但除了进光孔不同之外,其他条件要保证相同要求:用简图表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模型;设计方案要考虑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提出修改建议改进:根据大家的建议改进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4)实验观察提示: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轮流观察;实验中要保持安静、有序。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光孔要开在距离窥视物较远的位置,且靠近盒子上侧,这样可以保证进入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到窥视物上,以保证实验现象明显)(5)实验结果汇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两次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小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该物体6)得出结论思考:综合以上两次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总结: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光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光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是自然界还是人工世界的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下面我们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并将交流的结果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3.小结:不论是天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那么光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眼睛中的呢?课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课程资源光的科学光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光也是由一种被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具有粒子性,因此我们称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1905年3月,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一文中提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性;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板书设计14. 光从哪里来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怎样看到光源物体: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怎样看到非光源物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该物体。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