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2.doc
3页济宁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议典型材料课堂活起来 学生动起来 ——王鲁实中“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开放性课堂教改实验 (鱼台县王鲁镇实验中学)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合作探究精神,就必须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效率方面下功夫为此,在市县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在镇教办的倾心扶持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我们于2008年秋学期开始大胆地进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开放性课堂教改实验一、转变观念,营造课改氛围“思想决定行动”,要想在改革上少走弯路,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因此,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新课改理念:一是采取会议学习,如校委会、教师例会、年级会、班会等;二是校内媒体宣传,如校内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手抄报等;三是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方式,使全体教师深入领会课改的先进理念,增强课改的自觉意识;四是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先后邀请市内知名专家、心理学教授、先进课改学校的骨干教师、县教育局教研室有关领导作专题报告;五是重视外出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如学校先后组织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课改年级的全体教师到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邹城六中等名校学习先进教改经验与教学管理经验,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为我所用;六是召开家长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及实施目的,使家长对课改有一定认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地推进学校的课改工作。
二、优化课堂结构,把讲台“让给”学生统一认识之后,我校于2008年秋学期开始率先在全县进行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学案导学”是指由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由一位或几位教师执笔编写出全程学习方案,将一周学习内容(2-3课)作为一个单元,分成预习形成、合作展示、检测反馈三个模块进行,循序渐进,递进式提高,以期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学案的编写模式是统一的,使用却是个性化的教师依据学案制定教案、组织教学;学生依据学案自主预习 、合作展示、检测巩固为了编好学案,我们一般提前分工编写,每周三进行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对下下周的学案进行集体研讨,对上周用过的学案进行小结,把使用时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总结、探讨、修正以便使后面的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及灵活性学案的编写是集体备课的成果,是各学科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力在课下,功在课堂统一编写的学案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要依据各班学生的学情、课堂变化等因素,灵活掌握学生动向,智慧地调整教学方案,这种统一学案个性化的使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为了切实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我校在对教师集体备课严格要求和把关的基础上,督促教师经常写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常规检查、优秀论文评选、名师评比等活动中,把每位教师所写教学反思的数量、质量作为衡量教师业务水平高低和评优选模的重要依据,并将含金量高的作品定期汇编成册,全体老师人手一册,产生辐射效应小组合作”是根据学校实际和班额,每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8人(个别9人、10人),桌子按“=”或“T”形摆放,学生对面而坐,四壁八块黑板每个小组成员的分配,均是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商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小组成员的领导能力,男女比例以及性格心理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每组设一个组长,是团队的全权负责人,组内再分别设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各学科组长,另外,还有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记录员等诸多职务各职务按照定期民主选举和老师指定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可以一人身兼多职,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是主人,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组合理分工之后,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即当教师的问题一抛出或依据学案设计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先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接着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大胆表述、积极展示根据学生表现,任课教师给予及时地评价和鼓励:奖励“红五星”,加盖笑脸、大拇指、组内评比表等都是各班自己想出来的自我评价的金点子。
这样,通过小组内的磨合与有效合作,老师慢慢地把讲台“让给”了学生,学生们通过主持、主讲、问答、质疑、互评等形式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大部分时间站在讲台下,观察学生、适时引领、精当点拨、合理评价,只有在学生有理解错误、表达不明、遇到难题时才“露一手”老师把讲台“让”出来的时间越多,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说话、动手操作的时间越多,课堂就有了源头活水,生动而多彩课堂的高效、大容量自然会水到渠成三、新的变化与收获“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在艰难的摸索、总结、前进中逐渐显示出它的生命力,让课堂“活”起来了,让学生“动”起来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有了新变化教师变了他们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他们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相互交往,这种互动代替了“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变了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头抬起来了,他们的手举起来了,他们的眼睛亮起来了学生在平等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都争着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在相互追问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碰撞中,学生们忽然发现,一个个难点突破了,一个个疑问解决了,一个个目标实现了。
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令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这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不再是师生沉重的包袱,真正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才的园地,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摇篮,师生相长、和谐亲密的精神家园发生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县教研室年度教学质量跟踪检测中,我校的综合评比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课改年级面向全县全学科开课两次,2009年5月,鱼台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鱼台县电视台对我校的教改事迹分三期节目进行连续报道2008年12月,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节活动受到一致好评,书法、美术、文学作品佳作荟萃,文艺演出精彩纷呈经典诵读《读<论语>,说感想》,诗歌朗读《青春中国》分别在全县评比中获二等奖、一等奖可以说,是良好的教育教学成绩,让我们的新课改受到群众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四、努力的方向一年多来,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收获很多、进步较大,但是,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惑今后,我们将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提高“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方面做文章,让集体备课制度化,教学反思经常化,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序、有效、精彩。
一句话:面对困难我们用热情与执著征服;面对问题我们将以自信与智慧化解,在前进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