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机点动控制》PPT课件.ppt
25页任务三任务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 点动控制点动控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点动”的基本概念2)、能读懂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原理图,会分析其电路的工作过程2、技能目标:、技能目标:能够按照工艺要求,根据原理图或布线图进行控制线路板的安装与调试3、情感目标:、情感目标:(1)、严格按照职业操作规范及要求进行实操,养成严谨、负责的职业行为习惯注重组员间的合作与协助,感悟团队合作的意义,养成良好的预习、倾听、发言、质疑等习惯2)、遵守实训室安全用电守则和纪律要求认真执行生产现场7S管理标准:安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节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电动机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根据原理图装接电动机控制线路和排除出现的意外故障一、按钮一、按钮 动触片动触片 弹弹簧簧SB常闭触点常闭触点动断触点动断触点SBSB常开触点常开触点动合触点动合触点联动触点联动触点静触片静触片一、电路元件一、电路元件1.功能:用来接通或切断电动机或其他负载的主功能:用来接通或切断电动机或其他负载的主 电路的一种控制电器。
电路的一种控制电器二、接触器二、接触器 常开触点常开触点 常闭常闭 触点触点 主触点主触点 辅助触点辅助触点 线圈通电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衔铁被吸合 触点闭合触点闭合或断开或断开 接通或断开接通或断开 被控制电路被控制电路 静铁心静铁心 吸引吸引线圈线圈衔铁衔铁 2.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具有灭弧能力具有灭弧能力3. 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KM 常开触点常开触点 KMKM常开触点常开触点KM 常闭触点常闭触点 KM线圈线圈主触点主触点 辅助触点辅助触点 接触器的技术指标接触器的技术指标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 三、三、 断开断开 功能:过载保护功能:过载保护 常闭触点常闭触点 FR发热元件发热元件 FR三、热继电器三、热继电器 iM3 3 M3 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L1 L1 L2 L2 L3L3QSFU2FU1KMKMSBSBKMKM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原理图介绍)(原理图介绍)主电路主电路主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按按 钮钮空气空气开关开关主触头主触头熔断器熔断器熔断器熔断器接触器接触器线圈线圈电动机电动机主电路:主电路:通过强电通过强电流(电动流(电动机)的回机)的回路。
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弱电通过弱电流的电路流的电路M3FRFRFRFRL1 L1 L2 L2 L3L3QSFU2FU1KMKMSBSBKMKM1 1、点动控制工作原理分析、点动控制工作原理分析线圈通电线圈通电电机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停止电机停止松开按钮松开按钮线圈线圈失电失电至此,整个动至此,整个动作过程结束作过程结束电路恢复原始电路恢复原始状态原理图原理图1、合上空气开关、合上空气开关QS按下按钮按下按钮SB电动机得电运转电动机得电运转KMKM线圈通电线圈通电KMKM主触头闭合主触头闭合2、启动、启动3、停止、停止松开按钮松开按钮SBKMKM线圈失电线圈失电电动机失电停转电动机失电停转KMKM主触头断开主触头断开工作原理:工作原理:M3FRFRFRFRL1 L1 L2 L2 L3L3QSFU2FU1KMKMSBSBKMKMM3原理图原理图(标线号)(标线号)1 1、点动控制线路(标号)、点动控制线路(标号)U13 V13 W13U13 V13 W13U V WU V WU12 V12 W12U12 V12 W12V11V11W11W11U11U112 21 10 0FRFRFRFR任务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一、教学目的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理解自锁的概念 在要求电动机启动后能连续运转时,采用点动正转控制就不行,为实现电动机的连续运转,可采用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当按下启动按钮SB2后,电源U1相通过热继电器FR动断接点、停止按钮SB1的动断接点、启动按钮SB2动合接点及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接通电源V1相,使交流接触器线圈带电而动作,其主触头闭合使电动机转动同时,交流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头短接了启动按钮SB2的动合接点,保持交流接触器线圈始终处于带电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自锁(自保)与启动按钮SB2并联起自锁作用的常开辅助触头称为自锁触头(或自保触头)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及自锁正转控制布线工艺要求布线工艺要求1 1、布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布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2 2、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3 3、布线时应横平竖直、直角转弯、分布均匀、不得交叉布线时应横平竖直、直角转弯、分布均匀、不得交叉4 4、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5 5、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不露铜过长。
圈,不露铜过长6 6、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节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安装步骤及工艺要求安装步骤及工艺要求1 1、识读电路图,熟悉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和作用识读电路图,熟悉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和作用2 2、理解线路的工作原理理解线路的工作原理4 4、绘制元器件布置图以及接线图绘制元器件布置图以及接线图5 5、根据接线图及工艺要求,安装接线根据接线图及工艺要求,安装接线6 6、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完成自检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完成自检7 7、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通电试车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通电试车3 3、在原理图上标出接点号(线号)、在原理图上标出接点号(线号)。
